老区鱼水情 军民一家亲——旬邑县创建双拥模范县工作纪实

旬邑是一方古老的土地。古称豳,秦封邑,汉置县。周人先祖后稷四世孙公刘曾在此开疆立国,开创了古代农耕文明。

旬邑是一方红色的沃土。革命战争年代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习仲勋、汪锋、贾拓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全县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9镇1办,179个行政村、30万人口。一直以来,生活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的人们,秉承先辈的爱国情愫,和人民子弟兵相濡以沫,鱼水情深,传承双拥工作良好传统,厚植双拥工作坚实基础,在历史长河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的动人赞歌。目前,全县有驻军单位4个(含消防大队),各类优抚对象5480名。连续四次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县”,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市军分区命名为“双拥先进县”。

老区鱼水情 军民一家亲——旬邑县创建双拥模范县工作纪实

红色基因代代传 夯实军民融合主基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历年来,旬邑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政军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单位文明创建和创先争优活动,成立了由县委领导任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坚持召开2次双拥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双拥工作难题,部署安排年度工作任务,议定工作措施,夯实责任,在全县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领导配合抓、军地协调共同抓的良好格局。修订完善了党政军联席会议制度、党政军领导互访制度、双拥工作制度、双拥活动月制度等,使全县双拥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县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征兵经费,保障全县征兵工作顺利开展,并先后拨付260余万元,支持县人武部建设;投资5000余万元实施县武警中队建设项目,极大改善了县武警中队的办公、训练条件;完成了县消防救援大队营房改造等任务,购置车辆5台,配置各类装具器材820余件(套)。县医院每年为驻训官兵、孤老优抚对象进行2次免费体检;全县各旅游景点对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免费开放。同时,各有关部门立足职能,克服困难,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优先解决部队随军家属工作调动、落户、就业和子女入学入托、退役转业安置等问题,彻底打消了部队官兵后顾之忧。

老区鱼水情 军民一家亲——旬邑县创建双拥模范县工作纪实

拥军爱民手拉手 打造军民融合主阵地

“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切切嘱托和冀望。旬邑始终把宣传教育贯穿于双拥工作的全过程,完善了《爱国教育实施细则》和《国防教育规划》,在县委党校、马栏干部学院、驻旬部队和中小学校开设了国防和双拥教育课程,利用“旬邑大讲堂”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国防知识培训。每年“八一”前后,积极组织县级领导与驻旬部队同过“军事日”,实地体验军事生活,广泛动员各镇办部门深入宣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军人道德规范》等,有效提高了军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全县干部群众国防意识进一步增强。

将每年元月份、八月份分别定为“双拥活动月”和“国防双拥宣传月”,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开办电视专栏、举办专题讲座和召开工作交流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宣传双拥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在城区建成双拥文化广场1个,制作安装双拥铁艺剪纸7幅;在县境内交通主干道、县城主街道设置大型“双拥”宣传牌140个,安装“双拥共建、双拥奉献”等宣传标语47条。在县各汽车站、医院、银行、政务大厅等公共服务窗口设置了“军人优先”“军人窗口”标牌标识。组织举办全县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扬优秀退伍军人、好军嫂等先进人物事迹,树立了马栏武警中队战士郑明岗等一批双拥先进典型。

依托马栏革命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优势,建成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坚持每年“清明节”“全国烈士公祭日”“八一”等节点,组织县级领导、干部职工、驻地官兵、师生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在马栏革命纪念馆、县烈士陵园举行公祭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党性体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县财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进马栏革命纪念馆布展提升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关中特区、关中分区革命史实,再现了习仲勋、汪锋、李维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维修改造了旬邑起义纪念馆等烈士纪念设施,2019年,县烈士陵园被省政府批准成为第三批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老区鱼水情 军民一家亲——旬邑县创建双拥模范县工作纪实

拥军优属实打实 筑牢军民融合主战场

建立了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定补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抗战老战士、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退役人员的抚恤补助标准和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抚恤补助标准。四年来,共为886名义务兵家属发放优待金2584.8万元,为393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1264.4万元,为125名优抚对象发放“解三难”资金61.2万元,54名符合政府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启用了陕西省优抚对象医疗保障系统,和县医院签订了定点医疗机构协议,开通了一站式救助渠道,住院补助按照参保(参合)和大病医疗保险报销后剩余部分的救助标准提高到80%、70%,累计医后补助612人次,发放补助资金192.8万余元。

制定了“强军优属九件事”和为驻军“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了全县现役军人电子档案,扎实开展了由县级领导带队上门为义务兵家属送优待金、送喜报、挂“军属光荣”牌和走访慰问活动。四年来,累计走访慰问各类优抚对象500多人次,发放慰问金50万余元。为荣获优秀士兵、荣立三等功的14名士兵家属发放奖励金1.4万元,悬挂光荣牌4593块。组织62名重点优抚对象在省荣军一院、市光荣院参加了集中休疗。近年来,全县无一名优抚对象参与集体上访,未发生过一起军地军民纠纷。

老区鱼水情 军民一家亲——旬邑县创建双拥模范县工作纪实

军民团结心连心 唱响军民融合主旋律

近年来,全县由原来共建文明街、文明村、文明学校逐步拓展为军民共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企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军地双方共结成文明单位5个、文明社区10个,共建单位中有4个被评为市级拥军拥属先进单位。县武警中队与光荣院结成共建互助对子后,定期帮助孤老优抚对象叠被洗衣、打扫卫生、义务理发;光荣院孤老优抚对象经常向驻旬部队官兵讲述革命故事,鼓励他们弘扬优良传统,服务地方建设。

老区鱼水情 军民一家亲——旬邑县创建双拥模范县工作纪实

驻旬部队先后与东关社区、旬邑中学、县医院、长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2家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每年义务为中小学生开展军训、国防教育、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和消防安全检查。县图书馆坚持文化拥军,为官兵免费借阅图书,并武警中队捐赠图书500余册;县博物馆坚持知识拥军,为官兵提供免费参观、讲解。同时,社会各界积极与驻旬部队开展共建活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燕家河煤业为武警八中队送去燃煤40余吨,解决部队冬季取暖问题,县交通局为县武警中队7名现役军人免费提供汽车驾驶证照学习培训,县羽毛球协会、信天游协会等社团组织经常组织开展军地羽毛球比赛、文艺演出进军营活动,形成了军地共建促和谐的良好局面。四年来,县内驻军积极参加绿化造林,先后植树10400棵。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任务,县人武部集资50余万元,为马栏镇金盆社区、回民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为张洪镇张洪街村爱心超市投资5万余元,购置日常生活用品1000余件;为马栏镇九年制寄宿学校投资50余万元,购置各类教学设备,建成多媒体教室一间。

老区鱼水情 军民一家亲——旬邑县创建双拥模范县工作纪实

县武警中队主动照顾城关街道崔家河村抗战老战士,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联合县职教中心对在校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知识讲座、新生军训等活动。武警八中队积极参与适龄儿童帮学助困,为马栏村3名贫困儿童提供学费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安全监督检查120次,灭火救援31次,抢救人民财产230多万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旬邑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1600余名退役军人参与社区消毒、疫情排查等工作,32名退役军人向一线医护人员和防控工作人员捐赠价值40余万元的口罩、防护服、消毒液、食品、药品等抗疫物资,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巍巍马栏山,见证着一个个动人的双拥故事;悠悠汃河水,谱写着一曲曲浓浓的鱼水新歌。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现代、文明、幸福的关中最美县——旬邑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渭北高原!(编辑/张莹 监审/井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