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偏北-4000公里單車騎行記2

西北偏北-關山以東

西北偏北-4000公里單車騎行記2

【關山】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誰能瘦馬關山道,又到西風撲鬢時。

百度搜索關山,除了幾個娛樂相關的詞條,與地名有關的,大多指河南輝縣的關山國家地質公園,但都跟上面這些詩句沒什麼關係。


關於關山

從哪說起呢?

中華文明的千年傳承裡,關山這兩個字,早已經超越了一座山的範疇,被寄予更多的涵義。

每當提起關山,腦海裡,總能想到金戈鐵馬,壯志豪情,家國情懷,塞外胡人,英雄氣概......


但,如果真有一座山,能只以一座山的名義,孕育這些情懷,大概就是我下面要說的這座山了。


關山,六盤山南麓支脈,古稱隴山,因關隘險峻難以逾越,故名關山。

橫跨兩省四縣,是陝甘的天然屏障,西出長安第一關,物產豐富,植被茂密。


這座山很久。

秦人在這裡放馬練兵,跨越關山,滅六合而一統。

漢家兒郎從這裡越關山,過回中,復我祁連山,平定河西,封狼居胥。

直至唐代,這裡都是皇家最好的養馬場,為帝國培育一匹匹馳騁疆場的戰馬。

汭河從這裡發源,是涇河重要的支流,孕育八百里關中平原。


這座山很美。

陝西隴縣,關山草原天高雲淡,綠草如茵,在白雲下,騎一匹駿馬,感受來自皇家馬場的威武。

甘肅華亭,蓮花臺奇石嶙峋,古樹參天,焚一支檀香,在始皇祭天的山峰下,默唸一句國泰民安。

甘肅莊浪,雲崖寺香火鼎盛,信眾如織,在高山流水裡,聽一聲晨鐘暮鼓,忘卻所有塵世繁雜。


關於這座山的故事,很長很長,長到從秦時明月,穿越漢唐盛世,直至今天。

如果你有興趣,歡迎你來看看,我和你一起,沿著回中古道的點點遺蹟,越過古今,感受歷史,親近自然。

B站有部紀錄片《關山尋蹤》,雖然強烈懷疑它是家鄉華亭製作的宣傳片,但也覺得不錯,有時間的話,你也可以看看。

西北偏北-4000公里單車騎行記2

【隴東】

省內地域分歧這事,真的是無解啊。

隨便說幾個,蘇南蘇北,閩南閩北(當然福建自稱八閩大地,其實數破天也就一隻手)。

“潮汕的廣東”更是除我之外都是北方人(開個玩笑別打我)。


但在甘肅,這事就沒那麼重要了。

大的來說,以關山(六盤山)為界,甘肅分隴東和河西,但大哥蘭州懟天懟地懟空氣,拉著周圍幾個小弟硬是有了隴中,不過這不重要。

除了網上的段子,其實隴東和河西真沒啥鄙視不鄙視的,畢竟太遠了。

你問我媽嘉峪關在哪?可能她都不一定知道在甘肅。


知乎有個問題《甘肅各個城市之間有哪些梗》

貼一個平涼地區的段子回答給大家樂樂:

平涼:我們是老秦人,我們要脫甘入陝,省裡只重視蘭州和河西,甘肅新聞基本不管我們隴東。

我們想建條鐵路省裡也不協調解決!(天水到平涼123公里修了7年,還是為了運煤,又過了3年才開通到蘭州客運)

我們有崆峒山!我們有特別大的火電廠!我們有燒雞!我們看病都去西安!

蘭州氣候幹,飲食差,說話聽不懂,去一趟還要穿越寧夏,總之蘭州被西安完爆!

河西人說話聽不懂,沒認同感!還有拉麵什麼鬼,沒吃過。

Ps:我在下面評論了句“華亭撤縣設市後,平涼退出了群聊‘甘肅城市爭霸賽’”。

至於這句話什麼意思,等會再聊。


其實上面這個段子,不只說平涼。

隴東三市,天水、平涼、慶陽,都是差不多的處境,硬要比的話,也只是誰更慘而已。

但現階段看,還是平涼在比慘大賽中獨佔鰲頭啊。


現在說的三秦大地,其實跟歷史沒太大關係。

你問問陝南安康漢中的年輕人,他們可能連秦腔都不一定聽過。

康熙四年,慶陽劃歸甘肅管轄。

康熙八年,平涼併入甘肅佈陣使司。

至於天水,人家正兒八經的秦人老家。

直至今天,隴東三市脫甘入陝的段子還有很多人在爭論,但仔細看看,其中沒幾個隴東人自己吵吵,還是要謝謝大家對我們“老秦人”的關心哈。


我要說什麼來著?

好像都說完了,就只是個段子,大家樂樂就好。


你說爭根正苗紅?大家都是中華兒女炎黃子孫,我自己還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呢,我自豪了嗎?

又說經濟落後要抱大腿?都2020年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抱負才更重要好嗎?

至於認同感?

我有告訴過你其實我家地理位置屬於北方地區而非西北,

我靠一口方言在寶雞吃涼皮都能讓老闆便宜一塊還能一起鄙視下不倫不類的西安話,

我25歲之前就沒見過戈壁沙漠更沒騎過駱駝嗎?

但我介紹自己總要加一句純正的西北甘肅漢子,因為我驕傲啊。


如果可以,我想在西北偏北的遊記裡,聊完甘肅所有的城市。

畢竟每座城市,光是名字,都是一首蕩氣迴腸的史詩。

西北偏北-4000公里單車騎行記2

【華亭】

我是王婆,啊呸,我是王老漢,我要賣瓜了。

我喜歡旅行,這個大家都知道。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出不了門的時候,我看地圖雲旅行。

對了這裡推薦個軟件“圖新地球”。

對於下不了谷歌地球又跟我一樣強迫症不想下載官網以外軟件的人,簡直是驚喜。

它內置谷歌騰訊等等的各種地圖圖層,可以任意疊加,蠻好用的。


說回我的瓜。

從衛星地圖上看華亭,真的挺獨樹一幟的,大西北的東南角,一片土黃色中間,被關山和六盤山圍繞起來,一抹狹長的綠色。

所以,華亭森林覆蓋率36.6%,降水充沛,物產豐富,冬暖夏涼。


是陝甘寧三省交匯的咽喉之地。

所以這裡,關中的麵食正宗地道,回族的小吃琳琅滿目。

當然,西北的洋芋我自己都能烹飪出十八種做法。


說說涼皮。

魏家涼皮和冰峰肉夾饃一起,成為西安的城市名片之一。

但在關中其它地方或者我家,沒有涼皮的叫法,只叫麵皮。

根據做法細分,有擀麵皮、軟麵皮,烙麵皮。

我家這邊,根據食材,還有面皮和米皮的區分。

但吃過各種各樣的涼皮也好,麵皮也罷,還是覺得,華亭的擀麵皮真的是最好吃的。

不信?

有機會你來找我,我帶你去東昇市場。


說起那東昇市場,兩口子賣大煙啊......

抖個機靈,說起那東昇市場,

往前數十年,在華亭人的心裡,今天的萬達跟它比,簡直弱爆了。

雖然今天,它只有裡面的小吃還依然堅挺,但哪怕只剩下一家麵皮攤,它也是每一個歸家的遊子,必須先去打卡的地方。

以前離家時會去打包一份路上吃,回家後會先去點一份並告訴老闆“辣子重一點”完成回家的儀式感。

如果你來,我帶你去吃:

擀麵皮、軟麵皮、炒麵皮、米皮、涼粉、炒涼粉、麻辣粉酸辣粉、洋芋攪團洋芋粉、醪糟酒醅菜夾饃啊。

還有回族同胞的蘿蔔燉羊肉,那味道,簡直要上天。

以前臉皮厚的時候,喜歡去蹭回族人家的宴席,只為那一碗抵抗不了的滋味。哪怕不認識,但來都來了,主人家也不能趕你出去,對吧。


又因為,這裡長期以來都是重要的商業和製造業中心,很多天南海北的外地人在這裡謀生。

當然,也少不了勤勞勇敢的蜀地人民。

所以,川菜在華亭,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大街上川菜館和牛肉麵館一樣多,味道,我就不自誇了。

但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

在南方待久了回來,真的忍不了米飯一小碗一塊,現在還漲價了,兩塊。

你想吃第二碗,不好意思,還得兩塊,簡直暴利。


古早古早以前,這裡是慶陽湖邊樹木參天的原始森林,你問我慶陽湖是什麼?

百度去?順便還可以瞭解下黃河古象的故事。

所以,數十萬年後的今天,這裡是全國十三大產煤基地之一,大大小小几十家煤礦養活了方圓數百里甚至全國各地大大小小數十萬個家庭。

從明代到今天,礦洞蜿蜒了多長,可能沒幾個人知道。

但這裡的煤炭給工業帶來了多少便利,給大西北的冬天帶來多少溫暖,我們看得見。

你說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不值得炫耀?

之前看過一句話,石器時代結束了,不是因為石頭沒了。

真到煤炭或者石油沒了的那天,一定會有更好的能源的,而且,一定不會等到沒了的那天。


四野之內皆烏金,八方之外盡商賈。

這句詩前半句說華亭的煤炭資源豐富,後半句說什麼呢?

往前數幾十年,很多人不知道華亭,但隴東甚至關中大地,很多人都對安口這個地名不陌生,因為陶瓷。


安口窯又稱隴上窯,可能你沒聽過,但千年前,它為皇家燒製御用瓷器。

徐霞客說“所燒土瓷自秦虞瘀父,為周陶正創迄今。”

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評價天下窯土:“凡白土曰堊土,為陶家精美器用,中國出惟五六處:北則真定定州,平涼華亭,開封禹州;南則泉郡德化,徽郡婺源、祁門”

直至清代,安口窯的爐火依舊晝夜長燃。


關山唯一貫穿全境的縣就是華亭。

所以,這裡有秦皇祭天第一臺蓮花臺,有保存完好的北魏石拱寺石窟。

麻庵河谷裡,站在回中古道的遺蹟旁,彷彿還能看見來自秦漢的漢家將士,士氣恢弘越過關山的場景的。

馬峽車廠溝,站在山頂山,沿著歷史追溯,依然能感受千年前呼池馬苑的萬馬奔騰的壯觀。


歷史往前走,迎著五星紅旗,偉大的新中國誕生了。

這裡是中國的內陸腹地,所以在規模空前的三線建設中,華亭一個叫石堡子的峽谷,成了這片土地的寵兒,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時間往前走,不急不緩,帶著這個世界一起。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華亭掉隊了。

關山的馬隊沒了,隴上窯的爐火滅了,三線廠的工人搬走了。

好像這個千年來被祖先庇佑,被自然恩寵的小城,突然被冷落了。

從此後,和整個大西北一起,只能活在對昔日榮光的追憶裡。


我去,終於矯情完了,也沒啥可吹的了。

不知道怎麼寫著寫著就變成了上面這個調調,不過總算正常了。

上回書說到,華亭拋開歷史的榮光,在經濟建設如火如荼的今天,沒落了。

但是!

有句話叫瘦死的駱駝還能吃肉。

因為有華亭,平涼這個哪怕在隴東也沒啥存在感的城市,才能吹一句建設隴東煤電一體化能源基地。這也是我上面說華亭撤縣設市後,平涼退出群聊甘肅城市爭霸賽的原因。


關山給了華亭人太多的饋贈。

宜人的氣候,充沛的降水,沒有風沙地震泥石流的安逸。

還有最好的自然環境,可以培育很多名貴中藥材,今天的政府,也將建設隴東藥材基地作為發展目標。

時至今日,哪怕外面的世界再亂,壓力再大,華亭人家還是有個男人在煤礦,一家人就可以生活無憂。


但我想從另一個層面來說說。

上次去慶陽,路上跟同學打電話吐槽路,好歹也是三省交匯,工業基礎也不差,怎麼就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到哪都近,去哪都遠。

唯一一條小鐵路,還是為了運煤建的,你說也有客運火車站,算了不說了,跟沒有一樣。


有次在地圖上看路網,發現件很有意思的事,所有的路,到華亭這裡就斷了。

往北,寧夏固原有高速有國道,往南,陝西隴縣也有。

但這兩個中間,華亭,沒有,你說氣不氣。

關山和六盤山環抱,在農耕文明傳承的千年裡,的確是難得的世外桃源,但在萬物互聯的今天,大山裡沒有路,卻也是華亭經濟停滯的重要原因。


不過,一帶一路的東風吹過來,兩條高速和一條鐵路同時開建,往平涼市區的一級公路也建設過半,正好又撤縣設市了。

對華亭人而言,這感覺就像是公園相親角,完全無人問津的窮矮挫一下子成了香餑餑。


好像忘了說人。

不想寫了,就說兩件事吧。

華亭人眷戀故土,你說我們守舊也好,不思進取也罷,但我們就是喜歡這座小城,別處的父母趕著孩子去外面的世界闖蕩。

而華亭的父母會說:“你跑那麼遠死起家嗎?趕緊往回走。”

華亭人喜歡喝酒,滿大街都是小酒吧和燒烤攤。

一個人喝酒無聊?沒關係,走進酒吧隨便找張有人的桌子坐下來,打一圈官你就是兄弟了。

就這樣吧,打字好累。


最後。

開心,終於到最後了。

比起南方的四季如春,我更喜歡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樣子,春的溫暖,夏的炙熱,秋的涼爽,冬的凜冽。

在季節的變幻中,景色更替,生活和情緒,也能有不同的轉變。

但華亭,夏天不會太熱,冬天不會太冷,在這,會更舒服。

比起外面的奔波忙碌,這座小城從來都是安逸自在的。

比起更西更北的大漠荒涼,這裡卻又山清水秀,景色秀麗。

歡迎你來華亭,我帶你玩啊。

故事還長,我慢慢講,請你緩緩聽。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你關注我的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