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機為轉機——培訓機構如何扛過疫情期間


化危機為轉機——培訓機構如何扛過疫情期間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突如其來的疫情,把培訓機構去年年底制定的計劃通通打破,面對遲遲不能開業的校區,學生又不能返校銷課,每天沒有進賬,還得面對房東催繳房租,承擔老師工資發放,部分家長要求退款等等棘手的問題,相信所有培訓機構老闆都束手無策,心神不寧。為了發揮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大眾文化發展工作委員會的職能,當好所有培訓機構“孃家”,特召集全國藝術特長生等級測評認證中心所有負責人,聯合文化,教育,工商,民政,法務等部門 商議探討,為所有培訓機構排憂解難,出謀劃策,希望大家積極建言獻策,群策群力,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聯合起來,共渡難關。

疫情期間,行業發展,必須要解決的幾個痛點問題:

一,金流問題:因為只有現金流,才能讓機構活下來,大多數機構,靠現有現金撐不過三個月,一旦資金斷鏈,機構就只能賤賣或者轉讓股東,甚至於關停,機構要想生存下去 ,必須要有三至五個月的儲備資金,並熟記機構生死線,做到“倉中有糧,心中不慌;所以,每個機構與投資人高層建立有效溝通渠與信賴關係,給與投資人以未來發展的信心,共同面對危機。

二,創始人的格局問題:面對疫情以及不可抗力的因素,我們作為機構創始人或者法人,必須淡定,果斷的做出機構運營的所有決定,比如:鼓勵員工休假,員工返崗,心態建設,疫情期間的工資標準制定,房租的減免商議,以及開學後的招生計劃等等。

三,合作共享意識的問題:當下商圈,提的最多的是合作共贏,共享共建,抱團取暖,例如:線上平臺搭建,運營,管理的共享,學生資源的共享等

四,如果面對危機公關的問題:疫情期間,肯定有部分家長會申請退費,有部分老師會離職,以及復課後的人群交叉感染等。常見而簡單的可能會遇到退費,面對這種問題,我們沉著,冷靜,充滿對機構的自信心,並做出接下來的詳細規劃,讓家長看到希望;也可以與其他機構合作,共享產品,銷售裂變減少退費。

五,線下改為線上課的問題:為了留住老顧客,發展新客戶,在做好家長群打卡的同時,有些適合線上教學的專業,我們也得全力以赴的去做,因為有些方法不是有用才去做,而是做了才有用,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有一絲希望,就用十分的熱忱投入。例如:直播課可以消耗同等課時或者優惠,錄播課折價或者全免等

六,招生,招商等營銷問題:“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營銷是沒有模板的,只有適合自己機構和顧客的才是最好的。面對每一次營銷活動策劃,我們必須要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市場摸底調查,家長問卷調查以及學生隨機抽查,掌握客戶的消費能力以及需求,從而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七,危機面前兩個東西不能減的問題:一個是對產品服務的創新投入不能減;二是人才的收入不能減,當然這種收入是指總收入,可能減少短期收入,但是要增加股權激勵和長期激勵。

危機時,培訓機構不能減少核心人才的收入,減收入的話,人才是一定要流失的,這個時候,恰恰要適度提高待遇,吸納行業裡面的優秀人才加盟;不能簡單裁人,而要把優秀人才吸納進來是最容易的,因為行業不好,優秀的人才願意出來,發掘人才的代價是最低的

疫情的確給培訓機構帶來了危機,我們只有敢於嘗試,升級自我,調整業務以及組織架構優化,發現優秀和平庸,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才有可能化危機為轉機,希望能為所有培訓機構帶來希望,化解危機盡綿薄之力,只有我們共同努力,培訓機構行業才會良性,有序的發展,從容面對所有挑戰和壓力,我們負重前行,為培養好未來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而奮鬥終生。

面對危機,你有啥高見?歡迎下方留言評論,一起探討。接待電話:18073191918

化危機為轉機——培訓機構如何扛過疫情期間


化危機為轉機——培訓機構如何扛過疫情期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