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傳記片導演丁蔭楠為《花戲》題寫片名

2月22日,我國著名偉人傳記片導演、78歲的丁蔭楠在北京清河寓所應邀為我市鄉土文化片《花戲》題寫了片名。

丁蔭楠是我國第四代導演中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二十世紀末期因執導《孫中山》、《周恩來》、《鄧小平》偉人三部曲,而盡掃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等國內電影界最高獎,在他的影片風靡的時代叫好又叫座。他不拘泥於講述故事,而是從人物性格出發,深入刻畫偉人的內心波瀾。進入二十一世紀,他更加細膩而溫婉地表達中國傑出文化人物《魯迅》、《啟功》、《郭蘭英》、《裴豔玲》等文化符號型人物。尤其是山西省投拍的12集電視連續劇《郭蘭英》,丁蔭楠也傾注了較大的熱情。

晉中市鄉土文化片《花戲》,是由北京星河公益基金會策劃製作、太谷紀錄存在工作室拍攝的,得到了山西省歌舞劇院、忻州師範學院舞蹈系、左權民間花戲班社的大力支持。以小花戲泰斗李明珍的成長與藝術創作為主線,介紹了花戲的地緣、史脈、藝術特色、風格、主要劇目等。《花戲》2016年5月開拍,到今年2月元宵節期間基本完成了外景拍攝任務,進入後期剪輯階段。預計該片將於今年6月“文化遺產日”期間與觀眾見面。

為了這部片子的拍攝,已經76歲的李明珍老師,及其丈夫、鄉土音樂專家劉瑞琪,他們的女兒、舞蹈家劉瑜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尤其李明珍老師克服了年齡大、身體老化等困難,以飽滿的熱情和劇組一起工作。紀錄存在工作室獨立導演楊睿峰、首席攝影師趙飛、首席剪輯師陳曉宏為了更完美地將小花戲藝術呈現於熒屏,反覆推敲方案,多次深入花戲的發生地左權縣跟蹤採訪,力爭將《花戲》拍成傳播我市非遺的精品。

鄉土文化片《花戲》分為紀錄片和教學片兩部,教學片以李明珍和家人共同完成的2015版《左權小花戲》藝術為基本思路,詳細分解了小花戲的舞蹈動作,編配了適宜學習的舞蹈組合,將成為難得的傳播、繼承小花戲遺產的經典教材。

北京星河公益基金會在拍攝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他們將在此基礎上編寫一部《跳花戲的圪蛋親》作為“星河鄉土文庫”第二集,於今年9月印行,免費提供給我市,尤其是左權縣的文化教育工作者,以使左權小花戲的經典能代代相傳。

丁蔭楠導演題寫片名之後,非常關注影片的製作。他說:“你們做傳統文化很不容易,需要我做什麼,我將全力以赴,並共同繼承好優秀傳統文化遺產,讓民族精神弘揚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