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解讀蘇57彈艙為何無法發射空空導彈

自 俄羅斯 蘇57戰鬥機 於2010首次公開亮相開始, 其獨特的彈艙設計就一直是外界爭執的焦點, 正方觀點認為 蘇57 的彈艙設計非常合理地利用了空間, 比 F-22 和 殲20 的彈艙好多了. 而反方認為, 蘇57 的彈艙從來沒見使用或展示過, 而且中美都沒采用這種設計, 那麼它肯定有問題的.

這樣的爭論直到 2018年5月25日, 俄羅斯國防部 發佈了一段 蘇57 彈艙投放重型巡航導彈的視頻, 使正方在 "彈艙之爭" 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3分鐘解讀蘇57彈艙為何無法發射空空導彈

蘇霍伊: 說我蘇57是假彈艙的出來走兩步.

這時候, 反方的理論基礎就只剩下了中美都沒采用這種設計, 那就肯定有問題,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 F-22 無法內載重型對地彈藥以及 殲20 主彈艙掛4發空空導彈的情況逐漸明朗, 難道一貫正確的中美設計, 這次真要敗給俄羅斯了?

3分鐘解讀蘇57彈艙為何無法發射空空導彈

就在反方的內心確信快要崩潰的時候, 俄羅斯戰術集團戰術導彈武器公司 奧布諾索夫 (Обносов) 在最近談到 蘇57 機載武器進展時, 承認研製彈艙內裝導彈遇到了困難.

太尉行書 這裡援引他的說法, "(蘇57)外掛導彈沒有問題, 但是內裝導彈研製還存在技術問題, 由於導彈放置在機身內, 需要較小的尺寸, 需要摺疊的機翼和方向舵. 另外從密閉空間投放還存在一定的困難, 因為飛機上會產生額外的負載".

"在新一代空空導彈研製成功之前, 蘇-57只能投放較重的空地導彈".

3分鐘解讀蘇57彈艙為何無法發射空空導彈

R37M, 長得像巡航導彈的空空導彈.

當然, Обносов 講得非常專業, 以至於廣大國內勞動人民看得一愣一愣的, 小書就試圖以簡潔的方式為大家解讀一下.

首先,請大家注意 奧布諾索夫說法中 "因為飛機上會產生額外的負載." 這句話, 什麼意思呢?

要理解這句話, 首先要知道 蘇57 的設計是直接延用 蘇27 的研發成果, 也就是咱們常說的 "蘇57 是拍扁的 蘇27", 那麼 蘇57 就完全繼承了 蘇27 優異的 "升力體" 佈局.

3分鐘解讀蘇57彈艙為何無法發射空空導彈

蘇27 的中央升力體佈局曾是蘇聯航空工業的驕傲.

所謂 "升力體" 佈局 可以理解為包括背脊在內的整個機身就是機翼, 都會產生升力, 那麼抽象起來看, 蘇57 和 蘇27一樣, 相當於機翼下吊著2個發動機, 極大減輕了動力和結構的負擔, 可以說是非常優秀的設計.

但是, 這玩意兒在 蘇57 身上出什麼問題了呢? 我們都知道, 蘇57 的彈艙在倆發動機吊艙之間, 而倆發動機吊艙之間的通道會形成類似進氣道的效應, 空氣流速和壓力是大得感人.

所以, 這樣的氣動條件, 對於重型彈藥而言, 影響較小, 降低飛行速度後可以安全投放, 而空空導彈是相對輕的彈藥, 發射時, 載機通常需要保持較高的速度, 那麼 蘇57 投放就比較壯觀了, 小書發一張動圖供您自行腦補:

3分鐘解讀蘇57彈艙為何無法發射空空導彈

甚至空空導彈可能會被氣流死死壓在彈艙裡.

3分鐘解讀蘇57彈艙為何無法發射空空導彈

一種設計, 同時得到中美擁護, 就是最佳設計, 這是當今工業的鐵律.

不知前幾年 印度 悍然退出 T-50 項目 是不是發現了什麼, 或是得到了高人指點? 咱也不敢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