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汕尾事業備考公共基礎知識:人文常識之現當代文學集錦

人文常識中近代文學作家及作品是常考形式,且考查類型多樣;中公教育關於人文常識之現當代文學,給大家作如下呈現,助力大家考試!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1918年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魯迅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等。

沈雁冰(1896~1981),筆名茅盾,浙江桐鄉人,早年參加五四運動。1921年在上海先後參加共產主義小組和中國共產黨。沈雁冰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子夜》《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腐蝕》和《虹》等;短篇小說“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大鼻子的故事》、《林家鋪子》等;散文《白楊禮讚》《風景談》等。

郭沫若(1892~1978),四川樂山人,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代表作詩集《女神》擺脫了中國傳統詩歌的束縛,反映了五四時代精神,在中國文學史上開拓了新一代詩風。他創作了《王昭君》、《卓文君》、《屈原》、《蔡文姬》、《武則天》等歷史劇本,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研究》、《甲申三百年祭》等。

丁玲(1904~1986),湖南臨澧人,現代女作家。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48年發表了反映解放區土改運動的優秀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曾被譯成多種外文,1951年獲斯大林文學獎。丁玲一生著作豐富,有些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周立波(1908~1979),湖南益陽人。1934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後,翻譯了肖洛霍夫的長篇小說《被開墾的處女地》(第一部)和基希的報告文學《秘密的中國》。1948年,發表了代表作長篇小說《暴風驟雨》,展現了東北農村一個名叫元茂屯的村子進行土地改革的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畫面,刻畫了一系列生動的農民形象,成為中國最早出現的以土改為題材的優秀作品之一,藝術上顯示了民族特色和個人風格,1951年獲斯大林文學獎,風靡全國,曾出版過多種文字譯本。

老舍(1899~1966),滿族,北京人,中國現代小說家、戲劇家。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駱駝樣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劇本《龍鬚溝》、《茶館》以及《老舍劇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詩選》、《老舍文藝評論集》和《老舍文集》等。

(單選)茅盾短篇小說“農村三部曲”包括( )。

A.《幻滅》、《動搖》、《追求》 B.《家》、《春》、《秋》

C.《春蠶》、《秋收》、《殘冬》 D.《霧》、《雨》、《電》

【答案】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