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十二怒漢》看美國文化

電影講述的是12名陪審員之間的博弈,以此決定被指控殺父的18歲少年的生死。整部電影只有一個場景,故事情節都沒有離開那個小房間。但是它以情節取勝,以臺詞閃光,確確實實是一部經典好片。

從電影《十二怒漢》看美國文化

雖然該電影針對的是美國50年代的陪審制度,但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國不同層面上的文化,對此,本文從如下3個方面進行探析:

一. 人們對自身和他人關係的看法

美國人認為人應該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應與眾不同,都應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否則上帝沒有造你的必要。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負責,而不是對別人負責;或者說是先對自己負責再對別人負責。他們強調個人主義,喜歡用個人特點和個人成就來定義自己,想突出自己,獲得別人的認同。影片中多處論證這一觀點,就如:

1. 作證老人

"一輩子一事無成,沒有人認得他,他的名字也沒有上過報。沒有人認得他,也不會聽他說話,七十五年來沒有人徵詢過他的意見。默默無聞是一件令人傷感的事。像他那樣的人會希望別人去詢問他的意見,有人聽他說話,即使只有一次詢問他,對他來說都很重要,要他放棄這個機會真的很難。或許他幻想他真的聽到那些話,認為兇手就是那個男孩"

這位老人一直生活在平凡中,沒有什麼成就,也沒有什麼人認識,但是依然一心想引起別人的注意,讓別人肯定自己的價值,並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即使上法庭作證時,也拼命掩飾自己行動不便這一點。


從電影《十二怒漢》看美國文化

2. 戴帽子的陪審員

他屬於典型的"先對自己負責,再對別人負責"的代表。他根本無心審判,為了省去麻煩,早點離開去看球,而"隨大流"般的投票,絲毫不顧慮男孩的生死。剛開始為了能趕去看球賽而投"有罪",後來因為不想再被困在屋子裡,厭倦了大家的爭論又草率地投"無罪"。其實他想法還是有的,但由於惦記著球賽,而無心管他人,表現得熱情缺缺,不負責任。

從電影《十二怒漢》看美國文化

3. 最後投無罪票的陪審員

他自始至終都將被告與其父親的關係帶入到自己與兒子的關係中去判斷,具有極強的個人主義色彩。他兒子九歲時打架輸了逃之夭夭,讓他覺得很沒面子,於是他就拼命訓練和改造他兒子,結果後來他兒子終於人高馬大時,陷入了歧途,他始終認為這一切都是他兒子的錯,而自己始終是正確的。就是這樣的想法讓他始終認為錯的一定是男孩,一切都是他自作自受。但他譴責男孩,實質上也是在譴責自己的兒子。即使後來疑點不斷的出現,也沒能改變他的想法,他心中始終認定自己沒錯,死撐面子、硬爭口氣。直到11個人都否定了,不可忽視的疑點擺在面前,他才最終妥協了。他的妥協實質上是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兒子的不成材和自己當年對他教育的失敗是脫不了干係的,當初的極端個人主義也終究低頭了。

從電影《十二怒漢》看美國文化

二. 時間觀念

美國人重視計劃、安排、時間分段,強調在特定時間內做特定的事情,行事果斷,不喜歡被耽誤或打斷他們的時間安排和計劃。

影片中曾不下十次提到"時間"這個詞,非常鮮明的體現了美國人的時間觀念。如:

1.在陪審會議開始之前,其中一個陪審員就表示:"大家動作快一點兒,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就表現了他們很強的時間感,不想因為陪審會議而耽誤他已經計劃好的工作,打亂他的工作計劃.


從電影《十二怒漢》看美國文化


2.陪審團的主持人員說:"我們來投票吧,或許我們可以立刻離開這裡"。其實,陪審團中的絕大部分都是這一心理,而在影片中也多次有人提到,想盡快結束離開,不希望把時間耗在這裡討論幾乎是板上釘釘沒有意義的事情。這說明美國人非常珍視自己的時間,不會將時間花費在自己認為沒有意義的事情上。


從電影《十二怒漢》看美國文化


3.在投票比例轉變到8:4的時候,大家提議要一個具體的最後期限 "我們就討論到七點,不論這個案子會不會形成懸判"。這說明美國人對自己所進行的事情有一個嚴格的時間限制,並嚴格按計劃做事情,而不受任何過程和結果的影響。


從電影《十二怒漢》看美國文化


三. 個人態度和社會規範決定個體行為的相對重要性

社會心理學中的合理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提出:一個人的行為一般有兩方面的因素決定,一是個人態度;二是社會規範。

個人態度是指個體對該行為的態度和興趣。

社會規範是指個體感知到別人對該行為的看法。

當兩個因素彼此和諧統一時,人的行為很容易預測,不管該人生活在個體主義還是集體主義社會。可是,當這兩個因素互相排斥時,究竟哪個因素更占主導地位就表現出文化差異了。根據相關研究成果表明,"在個體主義為主要導向的社會中,個體的行為動因主要來自於自身對該行為的態度和興趣,而在集體主義社會中,個體行為的主要因素主要來自自己對社會規範的認知"。

俄國作家屠格列夫的《罪與罰》整本書描述的就是一個在衝動之下殺了人,但是沒有任何目擊者的個體內心惶恐不安,不可終日,最後無法活下去的心路歷程。這在心理學上叫做認知失調,也稱心理失調;心理失調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愉快的感受,所以如若不能消除,就會經歷惶恐不安

在美國這樣一個個體主義社會中,個人態度和社會規範是如何相互影響著他們的行為的,結合影片《十二怒漢》以及上述觀點進行如下探析:

首先是當時的美國的社會背景:20世紀50年代,美國在二戰中是得益最大的國家,二戰後更是美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資本主義得到迅速發展,追求資本、金錢、享受成為當時美國的一個主流方向,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一個比較強調個人主義的國家,個性化非常地鮮明。在一個強調個人主義的國家,某些時候個人行為也會受到社會規範的影響。

① 影片開頭

影片在第一次投票決定的時候,是十一個人投"有罪"票,一個人投"無罪"票。

在這十一個人當中,分為兩種人,第一種是堅決投"有罪"票的,另外一種人是看到大多數人投"有罪"票後再慢慢舉手投的,他們是屬於那種猶豫不決的人。而那位投"無罪"票的主角亨利·方達是抱有懷疑態度,不敢輕易對孩子判罪,這裡稱作第三種人。

第一種人是個人想趕快結束審判,根據法庭的有力證據投"有罪"票,而認為大多數的其他人也有這樣的想法,並且贊同他的想法,這個時候他們會堅定投出"有罪"票,即上述兩個因素個人行為和社會規範彼此和諧統一時的情況

從電影《十二怒漢》看美國文化

第二種人是個人態度不堅定,隨社會規範而決定自己的態度,如:影片中禿頭的老人,大多數人都投了"有罪"票,老頭知道如果自己不投"有罪"票的話,將會引來其他人對自己的爭議和蔑視,這個時候社會規範成了行為的主要驅動因素,使得老人投"有罪"票,即便剛開始他是想有必要對案件進行討論的。

從電影《十二怒漢》看美國文化

第三種人是個人態度與社會規範相互排斥,即亨利·方達認為不應該輕易下結論,而是需要時間來進行更為細緻的討論,與其他人的想法不相一致。這就體現了美國的個體主義,個人態度決定個體行為。

從電影《十二怒漢》看美國文化

② 影片過程:

隨著合理證據的被推翻、疑點的不斷出現,選擇"無罪"的人也逐漸增多。在這個過程中,個人態度成為個體的主要行為動因,而個體主義社會中的人往往就產生對個體行為做內歸因的傾向,認知失調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案情合理的懷疑使得態度猶豫的人(第二種人)遭到良心的譴責,出現認知失調,通過改變原有的態度來解決認知失調,這是個體主義的表現,即個體主義者對自身行為進行內因分析。而對於第一種人,雖然他們態度堅定,但是隨著證據的被推翻以及合理懷疑的出現,個體主義者的他們同樣無法走出其侷限,認知失調,受到良心的譴責,開始猶豫甚至改變態度。

從電影《十二怒漢》看美國文化

③ 影片結束:

當其他十一個人同意男孩無罪,只有最後一位還堅定投"有罪"票。他不斷解釋和堅持個人立場,即便這僅僅是他爭口氣的表現而已,面對來自其他11個人的質疑,他感到壓力很大,即社會規範對自己的壓力。當他撕碎他和他兒子的合影照時,他心裡面也終於承認了自己兒子的不成材和自己當年對他教育的失敗是相關的,以及自己對於審判時的"所作所為",良心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譴責。

這個時候個人態度與社會規範兩個因素達到和諧統一,即個人態度和社會規範都一致認為男孩無罪。他最終也選擇了投"無罪"票。

從電影《十二怒漢》看美國文化

④ 總結:

在不同主義的國家,個人態度和社會規範對個體行為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在美國這樣一個個人主義的國家中,個人態度對個體行為一般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忽略社會規範的作用,社會規範往往能引導一個社會的發展方向。


綜上所述,便是我結合電影《十二怒漢》看美國文化的所有分析內容。電影真的很不錯,值得大家去看看。

迴歸到現在,想必大家也開始瞭解到,為何美國民眾在面對疫情上如此的"率性而為"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