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沿海第一大縣,名字很容易被唸錯,很多村莊名叫“狼窩”


在河北省唐山市的東南部,有一個很有名的縣,它是河北沿海的第一大縣,總面積達到了1300多平方公,人口不到50萬,它面對大海,海岸線長就有124.9公里,淺海面積1808平方公里,環抱著繁忙的京唐港,緊鄰渤海灣的中心唐山曹妃甸。

河北省沿海第一大縣,名字很容易被唸錯,很多村莊名叫“狼窩”

它距首都北京230公里、距離天津只有150公里、距離唐山市區僅70公里、距離秦皇島也只有118公里,距離四個城市都不算遠,正在開工建設的環渤海高鐵建成後,這裡也是必經之地。

它的縣名很容易唸錯,哪怕是文科生也常唸錯。

它這裡出了北方有名的一種曲藝形式——鼓曲,樂亭大鼓跟唐山皮影和評戲一起,並列為河北東部民間藝術的三朵金花。

河北省沿海第一大縣,名字很容易被唸錯,很多村莊名叫“狼窩”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脫口而出,這個有名的縣叫樂亭縣,它的名字應該讀作làoting(澇亭)不能讀作le,讀作yue也不可以。同樣的讀音,還體現在山東德州的樂陵縣,他倆都屬於渤海圈兄弟,讀音是一致的,跟浙江的樂青和廣東的樂昌發音不一個路數。

在古代,樂亭原來是個很荒涼的地方,如同美國的西部,我國的北大荒。

由於地處偏僻,人跡罕至,一望無際,到處都是雜草叢生。

歷代朝廷為了鼓勵百姓到這裡開荒,推出了很多優惠政策,或者強行把全國各地的人遷移到這裡。

因此樂亭的人來自五湖四海,口音也南腔北調,地名更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每個地名都有一個娓娓動聽或者非常有趣的故事。

河北省沿海第一大縣,名字很容易被唸錯,很多村莊名叫“狼窩”

比如樂亭縣汀流河鎮有個村子,有個奇葩的名字叫劉狼窩,這個村名聽起來怪怪的,似有幾分不雅,啥名字不能叫,為啥叫這名字呢?莫非這裡曾經是狼群出沒的地方?

在古時候,這裡非常荒涼,到處是雜樹和高坡,狐、獾、鼬、兔和野狼隨處可見,但也不能叫這個村名吧。說起這個名字,還得從明代講起。

話說朱重八建立明朝時,中原一帶久經戰亂,人口凋敝,躊躇滿志想讓國富民強的老朱,立即發動全國人民進行中原大開發,軟硬兼施從山西等人口較多的地區向外遷移大量百姓,其中有一批千里迢迢來到樂亭搞建設,在樂亭墾荒種地,發展經濟。

河北省沿海第一大縣,名字很容易被唸錯,很多村莊名叫“狼窩”

當一部分山西人來到這裡時,周邊已經有了不少村莊,他們的鄰邊有個村叫楊各莊,姓楊的比較多。看到新來了一群人,楊各莊的人就欺生,兩個村子就經常發生小摩擦。

新來的一群人,心裡不舒服,很多有識之士說,他們的村名叫楊各莊,那意思就是一群"羊",把咱們的莊稼全吃掉了,咱們在人家跟前抬不起頭了。這時候有的狠角色青年就說,這件事好辦啊,羊吃莊稼,咱們也可以壓住他們的苗頭嘛,什麼能吃羊呢,當然是狼了!

要出就出狠招,年輕人這樣說了,村裡別人誰也攔不住,村子就取名劉狼窩了。隨著人口增多,村子擴大,"狼窩"也越來越多,除了劉狼窩、還有封狼窩、鄒狼窩等,他們都歸汀流河鎮管轄。

河北省沿海第一大縣,名字很容易被唸錯,很多村莊名叫“狼窩”

樂亭縣的無形資產很多,除了樂亭大鼓,很多人也都知道,它是李大釗同志的故鄉。李大釗的事蹟幾乎婦孺皆知,他為了自己追求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被張作霖殺害於北京。

樂亭還是大清的大忠臣于成龍他老人家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傳說於大人剛來這裡做縣官的時候,百姓生活很苦,被十個惡僧欺負得苦不堪言,于成龍得知後大怒,帶兵去抓捕,誰知走漏風聲,讓他們跑了,于成龍一怒之下就火燒了他們的老窩紅門寺,百姓無不拍手稱快,惡和尚再也不敢來樂亭為非作歹了。

河北省沿海第一大縣,名字很容易被唸錯,很多村莊名叫“狼窩”

樂亭縣雖然是海邊的小縣,可是歷史悠久。據史學家根據出土文物推斷,這裡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居住,生息繁衍。樂亭在唐堯時代屬於冀州;到了虞舜時期又屬於幽州。夏代時期樂亭重新歸冀州,商朝建立後它屬孤竹國;周朝滅商之後再屬幽州。

秦一統天下,滅了6國,把天下分為36郡,這時樂亭屬遼西郡。

西漢時期,這裡置驪城縣,屬右北平郡直接關係。到了東漢後這裡為海陽縣(山東省至今還有這個縣名),仍然屬於遼西郡。晉朝是這裡設立為樂安鎮,還在遼西郡管轄範圍。北魏建立後,這裡又改了名字,叫樂安亭,到了公元1123年(金天會元年、宋宣和五年)它終於有了現在的名字樂亭,乃縣級行政區域,屬灤州管轄。

河北省沿海第一大縣,名字很容易被唸錯,很多村莊名叫“狼窩”

元初的時候,樂亭變為溟州,四年後又改了回來。明朝的時候再次折騰,設樂亭縣屬灤州管轄。清乾隆的時候繼續折騰,名字還為樂亭縣,但直屬永平府。1943年8月,抗日民主政府改樂亭為"昌樂聯合縣"(奇怪吧,山東省至今也仍然有這個縣名)。

1945年11月,國民政府取消"昌樂聯合縣",恢復樂亭縣,新中國成立後,沿用樂亭名字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