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發佈會:加大外匯支持政策 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國新辦發佈會:加大外匯支持政策 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國家外匯局副局長宣昌能

2020年3月22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胡凱紅主持發佈會,請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先生,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先生,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先生,國家外匯局副局長宣昌能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應對國際疫情影響、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的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宣昌能在介紹相關情況時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外匯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部署,在國務院金融委的指導下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持續助力抗擊疫情,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數據顯示,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以來,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這裡從兩方面簡要介紹外匯支持政策和當前外匯市場形勢兩方面情況:

  一、近期開展的主要工作。

  外匯局始終將疫情防控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認真傾聽企業等市場主體訴求,幫助解決外匯方面遇到的問題,全力加大外匯政策支持力度。一是繼續用好外匯“綠色通道”政策,積極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產復工。二是提高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擴大企業借用外債空間。3月12日,人民銀行、外匯局聯合發文,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上調至1.25。政策調整後,企業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上限由原來淨資產的2倍提高到2.5倍,除政府融資平臺和房地產企業以外的境內機構借用外債空間進一步擴大,有利於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多種渠道籌集資金。三是擴展外債便利化試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跨境融資。將外債便利化試點範圍擴大至上海、湖北、廣東及深圳等地,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可在不超過等值500萬美元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同時,進一步提高北京中關村科學城海淀園區的外債便利化水平,更好滿足多地高新技術企業利用外債資金的需求,降低企業財務成本。四是積極運用跨境金融區塊鏈平臺等技術手段,便利中小企業開展貿易融資。

  二、關於當前我國外匯市場形勢。

  總的來看,今年以來儘管受到疫情影響,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

  一是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區間內雙向波動。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總體保持穩定。截至3月20日,境內人民幣即期交易價貶值1.4%,同期美元指數上升5.2%。新興市場貨幣指數下跌13.4%,其中自2月下旬國際金融市場劇烈波動,2月21至3月20日,境內人民幣即期交易價貶值0.7%,而同期新興市場貨幣指數下跌10%,其中3月下旬人民幣貶值幅度也明顯小於同期的歐元和英鎊等貨幣的貶值幅度。這些數據充分顯示人民幣匯率在全球外匯市場,尤其是在新興市場中的表現相對穩健。

  二是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1-2月份,我國銀行結售匯順差206億美元,非銀行部門涉外收支順差187億美元。綜合考慮遠期、期權等其他供求因素後,外匯市場供求呈現基本平衡。

  三是外匯儲備保持總體穩定。截至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67億美元,總體保持穩定。

  宣昌能表示,當然我們也看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響,近期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對此,我們將加強監測,穩妥應對。

  宣昌能強調,下一步,外匯局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推進各項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措施落地見效,持續優化外匯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同時,進一步完善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以及防範跨境資金流動風險,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