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留洋旗幟到“流浪漢”,張佳祺的高開低走,證明雙向選擇很重要

導語:最近一場四川九牛隊的訓練課引發了球迷熱議,原因就是上賽季效力於青島黃海的中場張佳祺出現在訓練場上。從這些細節外界也推斷出,青島黃海現在衝超了,可能沒有了張佳祺的位置,所以他現在只能另謀生路,去即將遞補進中甲的四川九牛爭取位置了。看到這一幕還是讓人唏噓不已,曾幾何時,張佳祺還是中國球員留洋的旗幟,還入選了佩蘭時期的國家隊,但回國後就輾轉多隊成了“流浪漢”,始終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球隊。今天我們就深度分析一下張佳祺的問題,看看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現在的局面。

從留洋旗幟到“流浪漢”,張佳祺的高開低走,證明雙向選擇很重要

本篇文章共分為以下三個部分闡述:

①張佳祺職業生涯分析:天賦能力出色,但不足以立足豪門

②張佳祺技術特點分析:正面防守出色,球風不夠細膩

③張佳祺的高開低走,證明了雙向選擇的重要性


一,張佳祺職業生涯分析:天賦能力出色,但不足以立足豪門

張佳祺是91年出生的遼寧小夥,在2010年的時候,他就遠走法蘭西,加入了法國著名的勒芒青訓營。在法國U18聯賽一亮相就驚豔眾人,雖然踢的是後腰,但是他打進了10球,和身邊的同齡人相比就是BUG級別的存在。張佳祺的努力付出也得到了回報,他的實力不僅得到了球隊的認可,也收穫了一份職業合同,成為中國足壇經過海外青訓營試訓培養收穫正式合同的第一人。當時的足管中心領導韋迪還陪同張佳祺完成了簽約。那個時候的張佳祺不僅代表自己,也扛起了這種留洋新模式的旗幟。

從留洋旗幟到“流浪漢”,張佳祺的高開低走,證明雙向選擇很重要

張佳祺年少成名奔赴法國,成為中國留洋的旗幟性人物,但是回到國內之後的張佳祺卻沒有在海外那麼順利。下面我們結合張佳祺職業生涯的出場數據和進球數據來分析,看看他回到國內之後都經歷了些什麼。如下圖所示,在法國4年時間,張佳祺前三年都在法丙聯賽踢球,11年的出場25次打進3球最為高光。到了法乙高級別賽事之後,張佳祺的出場時間減少了,以往的優勢也不復存在。2014年轉會回到大連阿爾濱,出場20次表現可圈可點,現在看來這成了他職業生涯最高光的時刻了。

從留洋旗幟到“流浪漢”,張佳祺的高開低走,證明雙向選擇很重要

對於張佳祺來說,2014年是他僅有的高光時刻,雖然阿爾濱降級了,但張佳祺順利的入選了當時佩蘭執教的國家隊大名單,還吸引到了中超豪門廣州恆大的注意。但是不幸的是,他同時也遭遇了嚴重的傷病,不僅錯過了亞洲盃,也讓他的狀態急轉直下。2015年轉會廣州恆大後,面臨激烈的競爭,張佳祺僅僅獲得8次出場機會,然後就開始了自己的流浪之旅。16年租借去黃海出場9次打進1球,17年租借深圳出場25次,18年租借去富力出場3次打進1球,19年再次租借去黃海出場12次打進1球,並沒有得到留隊的許可,現在不得不去重新尋找機會。

從留洋旗幟到“流浪漢”,張佳祺的高開低走,證明雙向選擇很重要

縱觀張佳祺職業生涯的發展,他能在法國U18聯賽瘋狂進球,能在回到阿爾濱的時候發揮出色入選國家隊,這都說明他的天賦和能力足夠的出色。但是經歷2014年的傷病之後,去到恆大面臨競爭失去位置,然後就開始了流浪之旅,甚至一度時間被爆成為了一名專車司機。傷病讓他狀態下滑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豪門恆大無法立足,我們可以理解為競爭激烈。但4次外租都無法獲得買斷或者續約,這就說明了張佳祺的真實實力確實下滑了,到了在中甲都只能是踢替補的實力。


二,張佳祺技術特點分析:正面防守出色,球風不夠細膩

張佳祺這名球員因為鮮有在中超亮相的機會,所以大家對於他的球風不是很瞭解。很多最初的印象還建立在他曾經是留洋的旗幟,曾經入選過國家隊,是佩蘭時期國家隊的主力後腰人選。但張佳祺到底是什麼樣的球風,在後腰的位置他技術成不成熟,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呢?下面我們就結合上賽季黃海的比賽的畫面進行分析:

從留洋旗幟到“流浪漢”,張佳祺的高開低走,證明雙向選擇很重要

如上圖所示,穿藍紅劍條衫的就是黃海隊,當時對手(黃色球衣)正在左路組織進攻,試圖將球向前傳到中場的隊友。這個時候張佳祺(5號)從身後迅速前插,利用自己強壯的身體隔開對手,完成了一次搶斷後將球傳向了前場,但是因為比較倉促球被對手搶去了。

從留洋旗幟到“流浪漢”,張佳祺的高開低走,證明雙向選擇很重要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畫面,同樣是對手在中場組織傳球,張佳祺再次洞察了對手傳球意圖,迅速的前插在對手接球前完成搶斷。然後他一人帶球連過兩人之後,倉促的分給了前場接應的隊友,因為傳球意圖太過明顯被對手完成了搶斷。

從留洋旗幟到“流浪漢”,張佳祺的高開低走,證明雙向選擇很重要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組他防守染黃的過程,如上圖中,當時張佳祺在中場完成了一次攔截,但是在停球帶球的過程中出現失誤,球離自己的身體太遠。對方中場兩人發現了這個搶斷機會,毫不猶豫上前夾擊完成搶斷。張佳祺這個時候情急之下只能放鏟護球,結果將對手給放倒在地,在上半場比賽就被裁判出示了黃牌。

從上述三個比賽的畫面就可以看出,張佳祺在後腰的位置感比較出色,正面防守和干擾搶斷能力突出,這是他的優點。但是搶斷後的傳球能力差,防守時候的穩定性欠佳,容易出現一些無謂的失誤和犯規,這是他的缺點。

從留洋旗幟到“流浪漢”,張佳祺的高開低走,證明雙向選擇很重要

看完張佳祺在比賽場上的表現,我們再來看看張佳祺的技術數據如何?和當時恆大的競爭對手相比差距在哪?如上圖所示,我們將張佳祺、鄭智和黃博文三人的核心數據對比,從圖中可以看出,兩位老將各方面實力比較均衡,而

張佳祺的特點是力量出色,但是在速度、射門、傳球、盤帶和防守5個方面沒有任何優勢。

從留洋旗幟到“流浪漢”,張佳祺的高開低走,證明雙向選擇很重要

看到張佳祺的這個表現之後,發現他和恆大另一個後腰球風相似,這個人就是留洋馬競的後腰徐新。如上圖所示,我們將兩人的技術數據進行對比,其我們發現了兩人的技術數據基本類似,徐新勝在速度,張佳祺力量有優勢。大家都對徐新踢球有直觀的體驗,就是身體素質出色,對抗能力出色,但是球風不夠的細膩,向前傳球的能力比較差,在關鍵的後腰位置容易失誤。如此一對比,徐新這些年沒有成功上位的原因,其實也就是張佳祺沒有能在恆大立足的原因所在。

①技術相對粗糙;

②在後腰位置缺乏穩定性;

③在豪門面臨的競爭大;

從留洋旗幟到“流浪漢”,張佳祺的高開低走,證明雙向選擇很重要


三,張佳祺的高開低走,證明了雙向選擇的重要性

張佳祺從2015年轉會恆大後情況急轉直下,到如今淡出球迷視野泯然眾人。有的人認為是恆大買人家過去,不給人家足夠的出場時間,所以才將這個國家隊後腰給荒廢了。有的人則認為恆大這種豪門球隊,本身就競爭異常激烈,主要還是個人能力無法立足的問題。當張佳祺出現在四川九牛的訓練場的時候,這個兩種聲音又開始了碰撞,那麼張佳祺高開低走到底是誰的問題呢?

從留洋旗幟到“流浪漢”,張佳祺的高開低走,證明雙向選擇很重要

球隊:恆大管理是中超標杆,但有的引援也缺乏職業眼光

廣州恆大自從進入中超以後就9年8冠,彰顯了球隊的野心和企圖。為了保證球隊的成績和人才儲備,期間引進一大批國腳球員,其中有一部分迅速站位腳跟,為恆大開疆拓土立下汗馬功勞。但有一部分來到球隊後並沒有踢出來,這裡就包括兩種類型的球員。第一種是接近30歲的老將,如張文釗、張成林這些,因為狀態下滑無法勝任。另一種就是留洋海歸,如張佳祺、唐詩和徐新這種類型,因為個人能力適應不了豪門的競爭。由此看出,恆大的管理雖然很規範,但也無法保證沒有看走眼的時候,只是看中了球員短期內表現,並未長遠的考量他能否適應豪門競爭,欠缺了一些長遠的職業眼光。

從留洋旗幟到“流浪漢”,張佳祺的高開低走,證明雙向選擇很重要

球員:一入豪門深似海,辛酸苦辣心中藏

對於球員來說,在自己有限的職業生涯裡,去追求更多的榮譽和利益無可厚非。但是這是建立在自己瞭解自己的基礎之上,對自己實力有客觀評價的基礎上。而不是隻相信經紀人的推薦,只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年薪,而將自己踢球的初衷拋之腦後,造成不好的後果。球隊給你高年薪是看上了你的能力,能不能在競爭激烈中PK掉所有對手上位,這就是個人能力問題了。豪門球隊追求的是戰績,不會給年輕人太多試錯的機會。遇到比較固執的主教練,給了機會如果抓不住,那種被忽視的傷害是最為致命的。

從留洋旗幟到“流浪漢”,張佳祺的高開低走,證明雙向選擇很重要

結語:

對於張佳祺高開低走的問題,我有些不同的看法,我認為球員轉會是球員和球隊雙向選擇的過程,也是關係到球員職業生涯的重要過程。在國際足壇中因為轉會導致水土不服,職業生涯急轉直下的大有人在,比如皇馬的J羅和巴薩的庫蒂尼奧等。而通過轉會名利全收的也大有人在,比如從曼聯轉會到皇馬的C羅,收穫無數的榮譽和財富。所以球員轉會是個雙向選擇的事情,風險和利益並存的。既然選擇了挑戰和高薪水,那也必須硬著頭皮扛下所有質疑。試想一下,如果張佳祺當初沒有轉會豪門,而是選擇一支中下游競爭小的中超球隊,或許他的職業生涯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的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