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領導幹部帶頭“摘口罩”“下館子”傳遞出什麼信號?


人民網 今天

近日,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地在精準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疫情低風險地區的多位領導幹部也在不同場合帶頭“摘口罩”“下館子”,這些“細微”的變化傳遞出什麼積極信號?

多地領導幹部帶頭“摘口罩”強信心

3月21日,濟南打造泉城服務“總客服”暨12345市民服務熱線升級活動儀式上,濟南市委常委、副市長鄭德雁的一番言語,讓大家印象深刻。

據媒體報道,鄭德雁登臺致辭時,摘下了口罩,隨後他笑著向大家解釋,“我先講講為啥摘下了口罩。按照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指南,這裡通風良好空氣通暢,我站在這裡和大家保持了遠超1米的距離,摘掉口罩是沒有問題的。”話音剛落,現場立刻響起了笑聲和熱烈的掌聲。

鄭德雁此番動作的背後,是濟南已經連續39天沒有本地新增確診病例,濟南市十二區縣全部為低風險等級。

多地領導幹部帶頭“摘口罩”“下館子”傳遞出什麼信號?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中)帶頭摘下口罩與5家外資金融機構代表合影。(圖片來源:人民網)

3月20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羅素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景順瑞和(上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外資金融機構在上海舉行“雲開業”儀式 。活動中間一個細節引起記者們的關注。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在臺下眾多外資金融機構高管和與會嘉賓的面前,把自己的口罩摘下,並介紹,上海過去20天裡,沒發生過一例本地感染確認,雖然每天會有零星的出現,但都是境外輸入案例。所以,上海目前應該是非常安全的一個地方。自己這麼做是給大家以信心,給全市,也是給全世界以信心!現場,很多中外嘉賓以及工作人員也表示認同和支持,紛紛摘下口罩。

3月18日至19日,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到連雲港檢查調研。婁勤儉和陪同視察的領導幹部均摘掉了口罩。

多地領導幹部帶頭“摘口罩”“下館子”傳遞出什麼信號?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中)在連雲港考察。(圖片來源:中國江蘇網)

多地領導幹部帶頭“摘口罩”“下館子”傳遞出什麼信號?

江蘇省委常委會暨省委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現場。(圖片來源:中國江蘇網)

3月20日,江蘇省委常委會暨省委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主持會議。據現場畫面,包括省委書記婁勤儉、省長吳政隆在內的所有參會人員,都已經摘下了口罩。

江蘇南京、蘇州、南通、無錫等多地黨政領導幹部,在不同場合均帶頭摘下口罩。

多地領導幹部帶頭“摘口罩”“下館子”傳遞出什麼信號?

3月13日,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來到海南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項目現場,調研江東新區企業總部落戶和海南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建設情況。(圖片來源:海南日報記者 李英挺攝)

3月13日上午,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赴海口江東新區,調研新區規劃、建設和重點項目復工復產情況。從《海南日報》刊登的現場照片可以看到,調研人員一行在通風條件好的露天場所就沒戴口罩。緊接著3月18日上午,劉賜貴在招商局海南區域總部一期項目現場調研,照片上,他也沒有戴口罩。

3月20日下午,海南省政府與攜程集團在海口舉行工作座談,討論研究海南旅遊業疫後重振發展工作。省長沈曉明、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參加。沈曉明說,攜程集團是海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接待的第一個企業訪問團,也是第一次摘口罩召開座談會,標誌著海南旅遊業復工復產進入無口罩時代,重振旅遊業大幕全面拉開。

多地領導幹部帶頭“摘口罩”“下館子”傳遞出什麼信號?

3月19日,安徽全省統戰部長會議現場。(圖片來源:安徽衛視新聞截圖)

3月19日,安徽全省統戰部長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作出批示,省委副書記信長星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省委統戰部部長陶明倫作工作報告。根據安徽衛視主會場畫面信息可見,與會者均未戴口罩,但座位保持了一定間距。

3月18日至19日,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在淳安調研,媒體就有這樣一段描述:根據國家衛健委口罩使用指南對低風險區的要求,車俊一行摘下口罩,先後考察了千島湖中心湖區、文淵獅城特色小鎮,夜裡住民宿、吃農家飯。

12省份黨政領導幹部帶頭“下館子”促經濟復甦

除了摘口罩,最近在全國不少省份,領導幹部帶頭“下館子”,走上街頭,通過自費吃飯和購物,傳達通過消費提振經濟發展信心。

多地領導幹部帶頭“摘口罩”“下館子”傳遞出什麼信號?

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鳴 “下館子”吃快餐。(圖片來源:華龍網)

3月21日中午,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鳴忙完公務活動後,來到位於渝北區金山路的一家快餐店。登記、掃“渝康碼”、測量體溫、洗手消毒……完成了一系列的“規定動作”,張鳴進店點餐,和其他前來就餐的顧客一道,在店內吃了餐“堂食”,最後吃到“光盤”。

3月20日中午,四川省南充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忠臣,市政府副市長歐陽梅帶頭“下館子”,一行人到訪順慶區玉帶中路“兔博士”。

多地領導幹部帶頭“摘口罩”“下館子”傳遞出什麼信號?

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和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宋國權陪同中央調研組進行調研時,自費品嚐當地小吃。(圖片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3月16日,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和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宋國權陪同中央調研組進行調研時,在合肥市罍街,他們自費品嚐了合肥小吃。

3月13日中午,江蘇省淮安市市委書記蔡麗新,市長陳之常也出現在淮安街頭吃飯、購物。在淮安市區交通路上的浦樓面館,市委書記蔡麗新點了份淮安特色小吃——長魚面,她邊吃邊誇,“真好吃!”

多地領導幹部帶頭“摘口罩”“下館子”傳遞出什麼信號?

湖南省株洲市市委書記毛騰飛。(圖片來源:株洲新聞聯播截圖)

3月13日晚,外出堂食的還有湖南省株洲市市委書記毛騰飛和市長陽衛國。他們帶頭到餐飲單位消費,協調解決餐飲行業發展難題,支持推動餐飲單位安全有序復工復業。毛騰飛詳細詢問企業員工到崗及營收情況,並在大廳就餐,以實際行動倡導幹部帶頭消費。飯後,他掃碼付款。

3月11日,山東省濟南商河縣委書記翟軍在下館子時表示,“我帶個頭,讓大家有信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走進餐廳吃堂食。”調研結束後,翟軍一行就近在超意興店就餐,實地體驗了一把餐飲業恢復經營的情況。

早在3月9日,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就帶頭“下館子”,積極引導廣大市民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逐步恢復正常秩序、享受城市美好生活。

多地領導幹部帶頭“摘口罩”“下館子”傳遞出什麼信號?

3月9日,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來到南京大牌檔,出示綠色的“蘇康碼”後入店就座,品嚐鴨血粉絲湯等小吃。(圖片來源: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

據《南京日報》報道,3月9日下午,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來到已恢復堂食的南京大牌檔,出示綠色健康碼,摘掉口罩在大廳內坐下,隨即點了鴨血粉絲等小吃,成為身體力行拉動經濟的“網紅書記”。兩天後,南京市長韓立明則前往書店買了兩本書。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22日,至少有海南、江蘇、湖南、青海、廣東、河南、安徽、浙江、雲南、重慶、山東、四川等12個省份的20多位黨政領導幹部帶頭“下館子”“逛超市”。

精準防控前提下釋放信號 給民眾吃“定心丸”

自2月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五次會議,研究部署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緊迫感,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積極有序推進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要以省域為單元推動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所轄縣區均為低風險的省份,要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除湖北、北京以外,對於省內仍有中風險縣區的省份,要做好精準防控,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這段時間,中國疫情態勢持續向好,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在此背景下 “摘口罩”“下館子”有何深意?人民日報近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一方面,察看是否建立起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另一方面,通過個人消費為受疫情重創的餐飲業提振信心。疫情防控與恢復發展同步推進,既強調防控不鬆懈又為企業打氣,值得點贊。

以實則治,以實能治。文章還強調,進入疫情防控的“下半程”,復工復產、發展經濟,還需領導幹部把重點放在出實招、舉實措、見實效上。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認為,疫情的上半場,經濟的下半場。在我國本土病例零新增的當下,此前被按下暫停鍵的中國經濟正在社會各界的復工復產中重開引擎。低風險地區在不確定性增加的外部環境中儘快釋放確定性信號,領導幹部“摘口罩”“下館子”表明正常生產生活模式開啟。經濟學有“預期管理”之說,明晰預期就是要給社會公眾吃定心丸。低風險摘口罩正是如此。

受疫情影響,餐飲業成為受損最嚴重的行業之一。“為提振民眾消費信心,助力餐飲企業渡過難關,低風險地區的領導幹部帶頭‘摘口罩’‘下館子’,有利於引導帶動全社會恢復市場消費信心,有利於加快經濟社會秩序正常恢復,有利於為企業提振信心。”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關鍵要在精準防控的前提下,讓市場重新有造血功能、讓市場主體恢復發展信心。

“這釋放了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信號。”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戴焰軍教授分析指出,第一,說明了在這些地區疫情的防控確實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疫情傳播的風險在這些地方已大大降低,達到了可以恢復正常生產和正常生活秩序的要求;第二,為了實際推進生產和生活秩序的更快恢復,在老百姓和外界人士可能還會有某些顧慮和疑惑的情況下,當地領導幹部帶頭“摘口罩”“下館子”,並以實際行動促進商業經營,是最好也最具說服力的工作方法;第三,它說明中央關於防控形勢的分析和防控工作的整體部署,特別是從實際出發,精準施策的要求是非常及時和科學的。

【漲知識】

什麼時候可以不戴口罩?

口罩怎麼戴、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戴,應當遵循科學的指引。3月1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佈《關於印發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對不同場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學建議。

《通知》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普通公眾在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環境中,可以不帶口罩。而在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等,或乘坐廂式電梯、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員密集場所中,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的情況下,建議戴口罩。

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

科學戴口罩,對於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預防作用,既保護自己,又有益於公眾健康。目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為引導公眾科學戴口罩,有效防控疫情,保護公眾健康,特提出以下指引。

一、普通公眾

(一)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

防護建議:不戴口罩。

(二)處於人員密集場所,如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等;或乘坐廂式電梯、公共交通工具等。

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在高風險地區,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三)對於咳嗽或打噴嚏等感冒症狀者。

防護建議: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四)對於與居家隔離、出院康復人員共同生活的人員。

防護建議: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二、特定場所人員

(一)處於人員密集的醫院、汽車站、火車站、地鐵站、機場、超市、餐館、公共交通工具以及社區和單位進出口等場所。

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工作人員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高風險地區,工作人員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

(二)在監獄、養老院、福利院、精神衛生醫療機構,以及學校的教室、工地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

防護建議:在中、低風險地區,日常應隨身備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人員聚集或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在高風險地區,工作人員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其他人員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三、重點人員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從入境開始到隔離結束)。

防護建議:戴醫用外科口罩或無呼氣閥符合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防護口罩。

四、職業暴露人員

(一)普通門診、病房等醫務人員;低風險地區醫療機構急診醫務人員;從事疫情防控相關的行政管理人員、警察、保安、保潔等。

防護建議:戴醫用外科口罩。

(二)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患者的病房、ICU工作的人員;指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的醫務人員;中、高風險地區醫療機構急診科的醫務人員;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環境消毒人員;轉運確診和疑似病例人員。

防護建議:戴醫用防護口罩。

(三)從事呼吸道標本採集的操作人員;進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氣管切開、氣管插管、氣管鏡檢查、吸痰、心肺復甦操作,或肺移植手術、病理解剖的工作人員。

防護建議:頭罩式(或全面型)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防護器,或半面型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防護器加戴護目鏡或全面屏;兩種呼吸防護器均需選用P100防顆粒物過濾元件,過濾元件不可重複使用,防護器具消毒後使用。

五、使用注意事項

(一)呼吸防護用品包括口罩和麵具,佩戴前、脫除後應洗手。

(二)佩戴口罩時注意正反和上下,口罩應遮蓋口鼻,調整鼻夾至貼合面部。

(三)佩戴過程中避免用手觸摸口罩內外側,應通過摘取兩端線繩脫去口罩。

(四)佩戴多個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護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並可能破壞密合性。

(五)各種對口罩的清洗、消毒等措施均無證據證明其有效性。

(六)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均為限次使用,累計使用不超過8小時。職業暴露人員使用口罩不超過4小時,不可重複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