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莫言怎麼說閱讀這件事,為孩子收藏學習

看看莫言怎麼說閱讀這件事,為孩子收藏學習

莫言

我童年最大的痛苦就是沒書讀,而現在最大的痛苦就是書太多讀不過來。我總結出一條經驗:當書越多時,實際上人讀書的熱情就越淡薄;當書越少或者找不到書讀時,人渴望讀書的熱情就會越高。

看看莫言怎麼說閱讀這件事,為孩子收藏學習

我是1955年出生在山東的一個農村,十幾歲時正趕上文化大革命,輟學回家。當時能夠找到可讀的書籍屈指可數。為了讀到一本書,我常常要付出沉重的勞動來進行交換。

看看莫言怎麼說閱讀這件事,為孩子收藏學習

記得鄰村同學家裡有一本繪圖版的《封神演義》,為了讀到這本書,我常要去那個同學家中替他推磨。後來我認識了一個小學老師,他收藏了十幾本革命小說,比如《苦菜花》《林海雪原》 《青春之歌》等。這些書被我借到後,都是用最快的時間讀完。現在回憶起來,它們的主要情節仍記憶猶新。那個時期記憶力特別強,讀書的熱情特別高,讀過了也能夠記得住。

看看莫言怎麼說閱讀這件事,為孩子收藏學習

後來我到了部隊。當時我們一個戰友的未婚妻在縣城當圖書管理員,每個星期我都會從她那裡借古今中外的小說,比如《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約翰·克里斯朵夫》等。1984年考到解放軍藝術學院,這時我開始寫小說,這都歸於在保定幾年打下的基礎。

看看莫言怎麼說閱讀這件事,為孩子收藏學習

簡單回顧了一下我這幾十年讀書的過程,發現閱讀對我人生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現在我每天都會收到一大堆的刊物。雖然我從事的是小說創作,但我的閱讀範圍反而更廣,有一些小說之外的好讀物也能給我帶來極大的閱讀快感,讓我燃燒起當年有過的閱讀激情。

看看莫言怎麼說閱讀這件事,為孩子收藏學習

假如讓我重新走一遍我的人生道路,我寧願不要作家這個頭銜,因為通過自學成為作家的過程太艱苦,而且這種作家的知識結構是不完整、不繫統的,尤其在外語方面,幾乎等於空白。假如我們能夠打開另一種語言的窗口,用外文去閱讀,我相信我們的寫作會有很大的改觀。

看看莫言怎麼說閱讀這件事,為孩子收藏學習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大量外國文學作品被翻譯到中國,我們的作家眼界大開,看到了拉美的魔幻現實主義、法國的新小說派等。很多人都認為我的創作受了拉丁美洲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的影響,對此我也坦然承認。不過直到去年10月份,我才把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讀完。當時讀不完是因為剛翻開書看了幾行,就有了創作的衝動。小說裡的人拿著磁鐵在大街上行走,把每家每戶的鐵盤、鐵釘子都吸出來跟磁鐵走。這麼誇張的細節,我們生活中太多了。這種魔幻主義創作把我在農村這些年的積累給激活了,因此我沒等把這本書讀完就放下來寫小說。

看看莫言怎麼說閱讀這件事,為孩子收藏學習

對於年輕人而言,最好的老師就是閱讀。年輕人的閱讀應該分為幾種類型。一是精讀;二是泛讀。有了精讀和泛讀的基礎,要想進行小說創作的話就從模仿開始。對初學寫作的人來說,模仿不是恥辱,而是捷徑。模仿是培養我們語感的最重要的方法。一個人的語言風格是跟個人對語言的感受相關的。初中階段對培養語感至關重要。如果一個人在初中階段沒有培養起對語言的感受,那麼後來的努力可能會事倍功半。掌握了一種很好的語感,就好像一個從事音樂的人很好地掌握了一種樂感一樣。

看看莫言怎麼說閱讀這件事,為孩子收藏學習

當時在農村有一些二胡演奏者,他們並不懂樂譜,但他們照樣可以拉起琴來演奏一曲委婉動聽的樂曲。這種感覺我是親身經歷過的。我十幾歲時,我爹說你什麼本事都沒有,家裡有二胡,你練練二胡吧。剛開始拉時,只有“吱吱”的聲音,這種聲音一直持續了兩三個月,後來發現我已能夠演奏出《東方紅》了,我的手、耳朵和《東方紅》的旋律建立起一種聯繫,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民間藝術家雖然不識樂譜卻仍然可以拉出自己心中的旋律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