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菲特午餐”中不能只學投資思維,從中也能學會5招做事之道

最近網絡上有一個特別流行的詞叫“活久見”,意思是,活的時間久了,什麼事都可能見到。還有人說,過了2020年的前三個月,就像是體驗了一輩子。確實,這個寒冬著實不太平,疫情先是讓湖北封城,接著十幾億中國同胞隔離家中,足不出戶。由於停工停學,中國的實體經濟受到了巨大沖擊。但好在政府強有力的控制手段讓疫情在兩個月中得到了逐步恢復,接下來疫情在國外開始蔓延。再接下來,油價崩盤,美股暴跌。美股在10天內實現了四次熔斷,連巴菲特都說,“我這一輩子就見過五次熔斷,10天就實現了四次,看來我要比股神厲害。”

最近我一直在關注資本市場,居家隔離的日子也看了不少偶像巴爺爺的書。印象最為深刻的要數這本《與巴菲特共進午餐時,我頓悟到的5個真理》了。

我們都知道,巴老爺子是一個特別愛做慈善的人,“巴菲特午餐”的所有收入全部捐獻給了葛萊德慈善基金會。本書的作者是蓋伊.斯皮爾,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哈佛大學,是藍寶石基金的掌門人。2008年,作者出價65萬美元,競拍到了與股神共進午餐的機會。因為有了大師的指引,作者的公司取得了空前的收益。於是他將這些年對巴菲特思想的理解,以及因為踐行巴爺理念給生活帶來的改變和收穫,濃縮成五個真理,寫進了本書中。

我認為這五大真理,並不僅僅侷限於投資領域,其實這些真理也適用於日常生活。本文,我將根據自己對這五個真理的理解談談對生活和個人成長的感悟。

從“巴菲特午餐”中不能只學投資思維,從中也能學會5招做事之道

01、堅持自己的原則: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需要有自己的底線和堅守

巴菲特說過一句著名的話,意思是: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也就是說,老爺子在做投資決策的時候,不被貪婪和恐懼所束縛,只按公司的價值面投資。他說:

“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隻股票10年,那麼你乾脆就不要買它。”

這個原則用巴菲特自己的話總結起來就是,把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然後小心翼翼地守護這個籃子。正因為一直以來,他堅守著自己的原則,使得他財富不斷增值。

一直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忘初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記得在女兒剛剛出生的時候,我就給她寫過一封信,希望她長大成人之後,成為一個有愛心,並且善良的人。隨著她不斷的長大,她也一直遵守著一條3不原則:

  • 不傷害自己,
  • 不傷害別人,
  • 不破壞環境。

如今,她已經9歲了,在這個成長道路上,每當她遇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做決定時,我就會告訴她,你看看,你的這個決定,有沒有違反這3不原則啊。不傷害自己,就是要學會保護自己,不傷害別人,就是要懂得尊重別人,凡事從利他角度考慮問題。不破壞環境是指一個人做事情的邊界。我相信,如果一個人從小就能建立起規則,她就自然會判斷是非、善惡,也知道如何把握分寸,成為一個識大體的人。

02、遠離瘋狂人群與嗓音:減少自己能量的無必要消耗

這條真理,我認為應該是堅持自己原則的補充。遵循自己的原則,是告訴我們什麼事情該做,而遠離瘋狂人群與嗓音,就是告訴我們去遠離誘惑和不理性,保持獨立思維。

世界上最頂級的金融機構都聚集在華爾街,但唯獨只有老爺子的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總部,不在華爾街。公司總部只有25個人,老闆辦公室只有16平方米,辦公桌只有課桌那麼大,辦公桌上也沒有電腦。

老爺子說:

我想遠離華爾街那些瘋狂的人群,我不想被外界的喧囂所幹擾。他希望有充分的時間來安靜的思考,將辦公場所遠離喧囂也是希望有更多自己獨處的時間,不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無效的社交上。


對於孩子來說,保持獨立的思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特質。我記得在寶貝還很小的時候,我的教育觀念和家裡的老人總是有些不同,當時孩子都不知道聽誰的。第一次當母親的我,也沒有經驗,遇到這種情況,我通常會去請教相關領域的專家,或者是看一些相關領域的書,再把這些觀點給家裡的老人看,然後和家裡的老人一起商量。隨著女兒的慢慢長大,也會遇到家庭成員意見不合的時候,通常她都會很客觀的評價。

這些點滴都是在建立她獨立思考問題的角度。任何一個家長都有自己的認知盲區,不盲從任何權威,包括父母在內。我經常告訴她,“媽媽也不是萬能的,媽媽的話也並不一定全都是對的,你要建立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我們畢竟不能陪伴孩子一生,未來的路必須由她們自己去走,如果從小建立獨立思考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將會終生受益。

從“巴菲特午餐”中不能只學投資思維,從中也能學會5招做事之道

03、永葆童真與好奇心:心態年輕,對世界、對人生才能更樂觀積極,做事才能更帶勁


在我看來永葆童真就是樂觀的心態,而好奇心就是空杯心態。也就是說永遠用樂觀的心態,保持一種求知慾。先說說樂觀的心態:老爺子有個愛好,就是愛吃甜食,醫生也告誡她要少吃,他不僅不聽勸,還打趣的對醫生說:“經過計算,人類死亡率最低的年齡是6歲,所以我要學習6歲小孩的生活習慣,多吃點糖,這樣我心裡有安全感。”

當然愛吃甜食是不好的習慣,特別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們弊大於利。這裡舉例只是想說明老爺子的一種樂觀的心態。另外就是求知慾,老爺子每天都要閱讀5小時以上,經常被別人形容“長了兩條腿的書架子”,他對於知識的求索永遠如飢似渴。

在TINA 的成長過程中,我也特別小心小心翼翼的保留著這一點。我希望她是一個喜歡探索,對生命永遠保持敬畏和好奇心的人。

我一直認為,永葆童真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看世界,因為世界太大了,僅僅只注重眼前的格子間的利益太過於狹隘,如果生活上遇到了困難,我總是會帶著她去走近大自然,看山川湖泊、體鳥語花香,感受自然與生物的靈性。

我們人類來自於大自然,困惑時,答案也應向自然求索。當然除了遠足以外,保持對生命探索最好的方式就是閱讀和學習。當一個人的認知到達一定程度,就會有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會因眾人的喧囂而迷失方向。

從“巴菲特午餐”中不能只學投資思維,從中也能學會5招做事之道

04、培養有價值的人際關係:每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鏈接更多領域的專業人士,才能助力自己做事

老爺子說:“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和優秀、正確的人在一起,你就會不知不覺地進步。”關於如何選擇合適的朋友,老爺子有一套方法論:假如一個房子裡有100個人,他會先選出10個他想要合作的,再選出10個他堅決不合作的,剩下的80個人有待觀察,只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少數拿得準、信得過的人身上。這個方法雖然簡單,但是特別有用。100個人,如果一一結交,時間成本太大。所以不如選擇10個最優秀,價值觀最相投的人,只和他們產生連接。

當然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用很勢力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人,只接交那些有錢、有勢的人,而遠離失敗的人群。在我看來,和正確的人在一起,這裡的“正確”是指和你的目標、價值觀一致的人。如果一個人再優秀,但和你的價值觀完全背道而馳,這種人際的交往是不可持續的。所以在開始選擇朋友的時候,就要去找尋和自己對路子的人。用開放性思維去結交朋友,多向優秀的人請教,多看別人的閃光點。

每次帶著Tina和朋友的孩子聚會後,我們倆就會交流一番:”今天這個小朋友身上有哪些閃光點是值得學習的呀?“通常我們發現,每個人都有閃光點,每個人都有可以學習的地方。隨後,我就會去向孩子家長請教。與人為師,真是一件特別簡便易行的方式,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從“巴菲特午餐”中不能只學投資思維,從中也能學會5招做事之道

05、忠實於自己:奮鬥人生的過程其實就是追求自我的旅途,我們要忠實於自己的內心

巴菲特認為,每個人在做決定的時候都會受到兩張卡片的影響,一張內部記分卡和一張外部記分卡。

  • 內部記分卡,就是自己要堅守的原則、自己內心認可的價值;
  • 而外部計分卡,就是指別人的評價、公眾的認可和別人的贊同。

每次做選擇的時候,你就拿出這個內部記分卡,然後遵循卡片上的內容做決定,每做一次,就記一分;而外部記分卡呢,直接扔掉,連看都不要看。

忠實於自己這個真理,我認為是堅守自己原則和遠離瘋狂人群的總結,也就是說忠實於自己,不受外界的影響。別人的評價無論是好是壞,都不要做為主要判斷依據,任何在做決定的時候,都要回到自己的初衷。在成長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各種困難,也會遇到眾多的質疑和誘惑,如果不經常回到初衷尋問自己,就會很容易迷失。

小的時候,Tina總是問我,

“媽媽,怎麼樣才能讓所有人都喜歡我呀?”

她有時候會為了討好別人而不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但隨著她漸漸的成熟,她慢慢的知道,一個人是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的,所以不必在這方面花太多精力。忠實於自己的內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要事情。

寫在最後:

以上是關於《與巴菲特共進午餐時,我頓悟到的5個真理》這本書,我從育兒和做事之道角度的一些思考,總結一下:

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破壞環境,做一個能辯是非,識大體,懂邊界的人。

遠離瘋狂人群與嗓音:不盲從,不人云亦云,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

永葆童真與好奇心:

永遠保持樂觀的心態,對世界保持好奇,對知識求知若渴。

培養有價值的人際關係:和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人交往,與人為師,每個人的身上都有閃光點。

忠實於自己:忠實於自己的內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做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人。

以上這五個真理,看似非常簡單,沒有什麼驚世駭俗的大道理,有時候還被誤認為“心靈雞湯”。但你細細品來,會發現這位年近9旬老人的成功都在這五點裡,道理雖然簡單,但卻很難做到,唯有不斷修煉,方可取其精華。

老爺子在美國一所大學舉行演講時,一名學生問:你認為什麼樣的人生者是真正的成功?老爺子說:“其實,你們到了我這個年紀的時候就會發現,衡量自己成功的標準就是有多少人在真正關心你、愛你。他說出了人生的一個秘密:金錢並不會讓我們幸福,幸福的關鍵是我們是否活在充滿愛的環境裡。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