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通山县石门村,这个美丽的村落存在于一个远古记忆里,它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它似溪边归来的浣衣女,淳朴而秀丽;又似战场上冲锋的壮士,勇猛而悲壮;它始建于1420年,至清道光年间为鼎盛时期,晚清时期走向衰败。它曾经是商业要道和茶马古道,各地商人的南下北上,带动了长夏畈商业的繁荣发展。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石门村吧!

石门村,

因境内古道峡谷关口巨石自然矗立,

形成天然石门故名石门关,

后建制村因此得名石门村。

村口耸立着一座三面皆是“门”字的雕塑,

正应了那句“灵秀石门”。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行走在乡间,三步一景、五步一画。

村湾里,一条小河缓缓流过,

河水清澈透明,岸旁草木绿意盎然,让人神清气爽。

百年古宅青砖黛瓦,屋檐高挑,静谧厚重。

难以想象它曾是一处藏在深山里的古村落,鲜为人知。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深入推进,

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石门村旧貌换新颜,

并打造了“石门十景”长夏畈古居等景点。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只要人们走进村子,就会经过楚王山。

这这片山山相抱,满目苍翠的土地,

承载了石门村老人们太多的记忆,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

此地被辟为楚庄王南营猎场。

清同治《通山县志》载:“相传楚王曾猎于此。”

于是此处得名为楚王山。

路边修建了一座“楚王游猎”的雕塑,

展现楚王游猎随行的气派场景,

雕塑高达壮观,栩栩如生,宛若亲临游猎现场。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楚王山还曾经是红色革命根据地,

大革命时期,

这里隶属湘鄂赣苏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

曾留下红军医院、红军营房、牛崖战场、烈士陵园、

红军洞、挂马山和黑窝碉堡等多处红色遗址,

大批共产党人和红军指挥战员也在这里留下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

为了纪念这些革命烈士,

特地修建了楚王山革命烈士纪念园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石门村留下的古迹众多,其中还包括贞节牌坊

贞节牌坊又名贞女坊,位于楚王山下,

是清道光帝为表彰蔡姑的贞节孝义事迹而敕建。

原坊共三层,有石狮两只、石象两只,

分两边相向而立,甚为雄杰壮丽。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石门天湖又称石门水库,位于石门村西北,

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具供水、发电等

综合利用效益的中型水库。

承雨面积15平方公里,总库容2250万立方米。

电站装机容量为560千瓦,灌溉面积2万亩,惠及18.5万人。

历经50余载,石门天湖在承载其历史使命之时,

犹如一块无暇碧玉,镶嵌于群峰之间,

形成山水相依、山环水绕的天湖美景。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百鸟朝凤是一个以孔雀养殖为主的百鸟园,

园区位于南林桥镇石门村火山垅。

现有蓝孔雀、白鹇、锦鸡、鸸鹋等珍稀鸟类10多个品种。

园内蜿蜒的石子路横在青青草地中间,

百鸟雕塑错落在两旁,

如果不是一动不动的,

怕是下意识觉得它们会拍翅而飞。

游客可以在园内给鸟类喂食互动,

观赏美景,还可以户外露营,

在游览休闲中增加知识,陶冶性情,

体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观光垂钓园又称“蓑翁钓韵”景点,

位于南林桥镇石门河上游,

荷花基地和垂钓中心隔河相望,

互为毗邻,互相映衬,连为一体。

园区内观赏线路纵横交错,

建有赏花栈道、休憩凉亭、游客长廊、

钓鱼台、农家乐等基础设施。

每逢盛夏,荷叶田田,

撑伞走在石门村莲花基地的木栈道中,

仿佛化身为荷花仙子。

正应了那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信手拈鱼景点是游客徒手摸鱼、

戏水玩乐的休闲体验区,

位于观光垂钓园旁边。

面积1亩,平均水深60厘米,

养殖草鱼、鲤鱼、雄鱼、武昌鱼等品种,

可供游客徒手捕捉。

今夏带着家里的皮猴子徒手摸鱼,

和家人重温儿时温馨记忆。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石门古驿位于南林桥镇石门村长夏畈,

初名石门街,始建于明仁宗年间,

是古代湘鄂赣边贸中心集市。

明崇祯年间,

为夏氏家族集居地,始更名为长夏畈。

古街道的外墙面上嵌着各式各样精美的栓马桩,

由此可见当年这里的繁华。

至今村内仍有保存完好的长夏畈古民居。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祠堂大门前左右各放了三块外形不同的旗杆石。

旗杆石一般有三尺见方,

中间凿一个碗口粗的深深的洞,用来固定旗杆,

四面还要雕上精美的龙、凤、祥云等图案,

还要在上面刻上某某人某朝某年某科考取什么功名,

位列第几等文字,以求万世留芳。

在古代,有人中了进士或者举人后,

村里人才会在各族宗祠前的广场上立一对旗杆石,

放置旗杆,悬挂旗帜。

这在古代可算是门楣耀祖的事情啊。

要是哪个村子立的旗杆石越多,

就证明这个地方文脉旺盛,人才辈出,人杰地灵。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夏氏祠堂门楼上书写着“鼎徽永耀”四个大字,

左右两旁还挂着“兵部差务府”和“天朝诰命”两块牌匾。

如今,这里成了村组里的文化活动场所。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十龙府第又称十龙第。

位于南林桥镇石门村鼓楼下黄崇宝湾。

古时,有村民黄三谷,生有九子一女,

由于发奋读书,九子都在朝廷为官。

当时由于女性不能上学,黄三谷就为小女招进一婿,

女婿不负众望,首考及第,后为兵部尚书。

皇上知道此事后,特赐“十龙第”匾额以悬挂门楣。

从此凡官员路过,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敬仰。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神堂古寺又名相公殿、三圣寺,

相传唐永徽六年(公元665年),

熊氏兄弟三人从江西武宁迁至此地,以伐檀烧炭为生。

不料檀气冲天,惊动天廷。

玉帝问他们所为何事,兄弟三人同声答道:

“我们兄弟三人烧炭为生,一不求高官,二不求厚禄,

只求一双仙眼,能看透未来,

为世人指点迷津,祛病消灾。”

玉帝感其诚,遂了三人所愿。

兄弟三人得仙眼后,在神堂山上始建相公殿,

医男救女,大显神通。

唐皇得知此事后,诰封大相公为智德天真、

二相公为神德天真、三相公为纯德天真。

并御赐相公殿为三圣寺,

从此三圣寺声名远播,香火经久不息。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长寿冷泉又名禹王泉、长寿泉、石门泉,

位于南林桥镇石门村长夏畈民宅内。

泉水常年云雾缭绕,不论寒暑旱涝,

水温不升不降,水量不增不减,

村民用冷泉水洗漱,寿命均在85岁以上,

百岁老人亦不鲜见,且精神矍铄,无疾而终。

方圆百里,慕名求水者络绎不绝。

人因泉而寿,泉因寿而名,故又将其命名为长寿泉。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可别说村子里没有好吃的,

七里果香四季采摘园里,

春夏有大红樱桃、桑葚、火龙果等,

秋冬有葡萄、猕猴桃、血橙等,

一年四季都有果蔬可摘,

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犹如世外桃源。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在楚王山至新村委会旅游公路沿线,

就能看见面积200亩的七彩稻田

七彩稻田是以彩色水稻种植为主,

现有红米、黑米、紫米、常规稻等品种。

金秋时节,

辛勤的村民们就会前往田里收割彩稻,

彩色稻不仅具有观光价值,

而且生态环保,高产质优,营养成分高,经济效益好。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在新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一楼右侧房间为村史馆。

主要有石门村来历及简史,

石门村红色记忆,产业发展,领导关怀等板块。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越了解这座村落,心里越发感慨万千。

整洁干净的村路,

人声鼎沸的景点,

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

无一不证明着重点贫困村已成为历史,

一幅村强民富乡村美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云游咸宁 | 古驿新村,灵秀石门——石门村

景区地址:咸宁市通山县石门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