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三味臨清


家鄉——三味臨清

=

我的家只是一個小地方,一個無人問津的小地方。如果我不提,你根本就不會知道在中國的版圖上還有一個這樣的城市。它的名字就是臨清。

但是,我愛它的每一個地方。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說的是冬雪飄飄滿地白,但未嘗不可形容梨花。我想說的是梨花嗎?不,當然不是,不知你們是否知道,滿地雪白的還有蘋果花。

我家的第一印象便是淡淡茉莉花香的蘋果味。

我的家鄉在一個小農村裡,但是它的特點,但是盛產蘋果,也許沒有幾個人會知道蘋果花的樣子,也許根本就沒有人會在意。所以我能夠看到你們看不到的風景。當春天來臨,你會看到滿園的蘋果樹開滿了蘋果花。農村裡的孩子可能天生的不老實,就像我一樣,牆上爬樹無所不能,蘋果花開後,便像猴子一般,噔噔噔便爬到了書的最高層。放眼望去一片雪白,似冬日一身銀衣,又好似天海一片雲朵,當大風來襲,粉白色的蘋果花隨風飄揚,從你的耳畔劃過,此等美景美不勝收啊!杏花無香,梨花無味,但是蘋果花卻有著一縷淡淡的清香,像是茉莉花的浪漫,但是卻沒有它的張揚。聞過花朵萬千,卻唯獨你印象深刻。

我曾吃過四面八方,卻忘不了沉沉的清真味。

《舌尖上的中國》為中國各地的沒事為主抓住了所有看官的胃,可謂是大紅大紫起來,而你知道嗎?我的家鄉也曾經上過這個節目。而臨清最著名的便是清真八大碗和臨清水豆腐。清真八大碗包括燒肉、燉肉、圈巧閣、松花羊肉、清氽丸子、黃燜雞、黃燜肉、肉雜拌,是回族同胞結合當地飲食習慣而形成的獨具臨清特色的清真飯菜,是臨清回漢飲食文化融合的重要結晶。2007年5月被山東省省烹飪協會評為山東名小吃。面對擺放在自己面前八大碗各種各樣的肉食,你是否會垂涎三尺呢?清真肉食不油不膩,沒有厚重的調料味,給你的只能是肉的原味。臨清水豆腐,因賣主用秤稱好後總是切好放在一塊特製的長方形木板上,故稱“託板豆腐”。在臨清市內整天都能看到肩挑的小擔上,放著一大塊用白布包著的顫悠悠、水汪汪、熱乎乎、入口而化、細膩香甜水豆腐,你是否會對其朝思暮想呢?尤其早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手捧著託板,吃的滿口香甜、津津有味的食客。

你問我什麼是我心中最為重要的臨清,而我知道,臨清是擁有者古老氣息城市。

臨清自古具有“小天津”的稱號,京杭大運河的經過給它帶來了無限的繁榮和生機,那是的繁榮並不是一般的城市可以相比較的,但是隨著京杭大運河的堵塞,臨清也隨之沒落,退出了經濟繁榮的舞臺。現尚存古建築一組,周圍樓閣環抱。北殿稱“甘堂祠”;南樓名“登瀛樓”;西殿曰“呂祖堂”;東樓謂“觀音閣”。閣建於樓上,呈方形,正簷挑角,木隔落地,玲瓏別緻。我們再說說臨清舍利塔。臨清舍利塔位於城北衛運河東岸,興建於明萬曆年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通州的燃燈塔、杭州的六和塔、揚州的文峰塔並稱運河四大名塔。據傳說,設計塔下鎮壓著一隻十分強大的鯰魚精。也不知是真是假。

這個城市早已沒落,也許已沒落得無人可知,但是它終究是我的家,終究是我無可忘懷的地方。他的茉莉花香是中茶在我的夢境,它的清真香氣也常常讓我垂涎三尺。這就是我的家,一個小地方,同樣是一個魂牽夢繞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