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凤雏”未能并肩作战,是什么原因让她们失之交臂?

在乒乓球奥运史上,陈静是一位传奇人物,她参加了汉城、亚特兰大、悉尼三届奥运会,收获金、银、铜牌各一枚。不过,在勇夺1988年汉城奥运会冠军后不到两年就退役了,银牌(1996年)和铜牌(2020年)是代表中华台北队拿的。

“卧龙凤雏”未能并肩作战,是什么原因让她们失之交臂?

既然陈静28岁、32岁时还能获得奥运会奖牌,说明她一直保持了较好的竞技状态,那么,为什么会在当打之年(1990年、22岁)从国家队退役呢?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也与陈静的个性有一定关系,由于她“嫌弃”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邓亚萍,错过了最好的黄金拍档,从而某种程度改写了国乒历史。

“卧龙凤雏”未能并肩作战,是什么原因让她们失之交臂?

1988年汉城奥运会是陈静的高光时刻,女单分组循环赛,七个3-0;晋升16强淘汰赛后,1/8决赛、1/4决赛,比分还是3-0;半决赛,又以3-0淘汰了捷克名将赫拉霍娃,确保女单这块一直令领导“提心吊胆”的金牌提前收入中国队囊中。决赛,3-2战胜队友李惠芬,这是乒乓球进入奥运会后第一枚女单金牌。那年她20岁。

“卧龙凤雏”未能并肩作战,是什么原因让她们失之交臂?

因世界一号种子何智丽没有获得奥运参赛资格,之后又曝出半决赛中世界二号种子焦志敏逼迫让球给李惠芬,这两点似乎有助于陈静夺冠,不过从她的晋级之旅可以看出这是她靠自己的实力打出来的,这块金牌实至名归。

为准备即将到来的多特蒙德第44届世乒赛,教练组根据现有人员重新调整双打组合,主教练张燮林希望陈静与邓亚萍配对,一左一右好搭配,同时希望陈静可以带带小邓(当时才15、6岁)。

不过,对于这样的安排陈静并不满意:“个头那么矮,我才不跟她配呢”。陈静有口无心,但隔墙有耳,这句话不知怎么就传到了邓亚萍的耳朵里。于是邓亚萍训练更加刻苦用心,并暗暗立志:我一定要战胜陈静,成为国乒“一姐”!

“卧龙凤雏”未能并肩作战,是什么原因让她们失之交臂?

奥运冠军“耍大牌”,竟不服从组织安排,这种行为有点匪夷所思,若搁现在刘国梁肯定不会姑息,但那个时候教练组却忍了,就顺着她了。因为这事那事,两个月之内一连“气”走了三员大将——何智丽、焦志敏、戴丽丽,尤其是“何智丽风波”已经闹得鸡犬不宁,若再把奥运会冠军给惹毛了,万一再气跑了,对外还真不太好交代。

多特蒙德世乒赛,陈静领衔的中国女队成功卫冕。女单半决赛,陈静却遭遇滑铁卢,0-3不敌朝鲜选手李粉姬;她的湖北老乡乔红一路闯关拔寨,最终夺得女单桂冠。

女双决赛,陈静再度失意,与胡小新负于乔红/邓亚萍。

尽管如此,在球迷眼里陈静依然还是国乒“一姐”。不过此后的半年间邓亚萍迅速崛起,把奥运会冠军陈静和世乒赛冠军乔红的风头完全给盖住了。

“卧龙凤雏”未能并肩作战,是什么原因让她们失之交臂?

1989年中国公开赛,陈静虽然携手邓亚萍拿了女双冠军,但在女单决赛中0-3遭邓亚萍横扫。

1989年全国锦标赛,女单决赛邓亚萍3-1再次战胜陈静,另外搭档马文革还获得了混双冠军;虽然女双决赛陈静/胡小新战胜了乔红/邓亚萍,但沦为国乒“二姐”已是不争的事实。

随后的几站公开赛,陈静表现不佳,先后输给李粉姬、俞顺福等人;而邓亚萍却表现非常出色,外战保持不败。

1990年,陈静连续落选团体世界杯和北京亚运会,两次大赛阵容都是邓亚萍、乔红、陈子荷、高军。如果是通过选拔落选了倒也罢了,陈静无话可说,偏偏是领导一言为定。即使陈静此时已被邓亚萍超越,但实力仍在陈子荷、高军之上,跟乔红差不多是同一档次,两次落选4人大名单让不少球迷感到困惑。陈静一怒之下宣布退役,从此离开了国家队。

——陈静去了台湾后,曾有台媒爆料:她两次落选是因为汉城奥运会违背了领导意志,没有把冠军让给队长李惠芬。关于此事陈静本人至今一直未曾出面澄清,因缺乏最关键的“人证”,故小编不予采信,仅供阅读者参考。

陈静再次亮相乒坛是1993年哥德堡世乒赛,她身穿“TPE”队服,获得了女单亚军(决赛输给韩国选手玄静和)。不过那次邓亚萍、乔红很惨,双双倒在了1/16决赛(分别被代表新加坡的井浚泓、代表德国的施捷淘汰)。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双1/4决赛,陈静/陈秋丹对阵邓亚萍/乔红,决胜局20:18率先拿到赛点,但被邓/乔挽救3个赛点以23:21逆转。女单决赛,陈静与邓亚萍亦打满了5局,但在决胜局陈静突然“断片”,5:21,迅速缴械。这场比赛众说纷纭,至今仍是一桩谜案……

陈静,还有何智丽,和邓亚萍一样,都是那个时代的超一流高手,但种种原因使她们“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没有能够携手并肩一起为祖国效力,对于广大球迷来说,这或许是一件令人遗憾惋惜的事情。

陈静说过:“我从没有想过要去死拼中国队,我只是想证明离开了国家队,我也可以打得很好,因为我有这个实力”。

运营人员:渔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