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科學家“判死刑”的永動機,黃維為何要致力於研究?是固執嗎

被科學家“判死刑”的永動機,黃維為何要致力於研究?是固執嗎

什麼是永動機?顧名思義是一種不需要外接輸入能量就可以永遠運動下去的機器,但我們都知道能量守恆定律,此消彼長,能量轉換,不可能永遠遠動下去,所以科學家也將永動機判處“死刑”。

被科學家“判死刑”的永動機,黃維為何要致力於研究?是固執嗎

那麼黃維又為何致力於研究?

首先我們都知道黃維此人有一個“書呆子”的稱號,還有一個固執的性格,但這個固執卻來源於一個“儒”字,黃維秉承了儒家的君子風格,在為人處世方面光明磊落,但有一點墨守成規的書呆子氣息,不過這個固執也透露了黃維另一面正直、剛毅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被科學家“判死刑”的永動機,黃維為何要致力於研究?是固執嗎

黃維除了固執以外,還有著不一般的氣質,抗戰時期的黃維從不與人同流合汙,當時黃維接任第54軍軍長,對於軍糧問題上有很大的不滿,原因是裡面大多數不是發黴就是有一些砂石,而且對於軍餉也是多多少少可扣,沒人也只有6元。意識到這一點,黃維為了穩定軍心,提高戰鬥力,於是就決定每一個士兵增加二兩口糧,之後就專門寫了一份報告上交反應這一情況,同時還拿了一些軍糧做為物證。

被科學家“判死刑”的永動機,黃維為何要致力於研究?是固執嗎

對於軍糧參雜砂石,這明顯是有人有意為之,所以黃維這一紙報告就成了別人的“供詞”,當時的何應欽一人雙職位,既是軍政部長,又是全軍參謀總長,而關麟徵乘機利用此事陷害黃維,在何應欽面前煽風點火,這讓何應欽有點不高興,於是想殺雞儆猴,於是派人去調查黃維。

被科學家“判死刑”的永動機,黃維為何要致力於研究?是固執嗎

黃維本就是一項清正廉潔自詡,和別人不同,所以別人根本就找不到一點法子來鑽孔子。但這來調查黃維的人又豈會就此罷手,黃維看到是這種情況,就給何應欽一份語多激憤的辭職電報,還特意跑到何應欽面前大吵了一架。之後黃維就決定辭職回家。

鑑於此,我們就差不多瞭解了黃維的性子如何,而黃維致力於造永動機,這是在黃維被關押改造之後的事,因為當時大部分國民高級將領都認清了形勢,也都感受到了現如今的社會給予他們的關愛,都踴躍要做一點事,貢獻自己的力量,黃維看到這種情況,心裡面當然是不滿,但又心高氣傲,於是覺得要幹也得和別人幹不一樣的,而且還要搞出大名堂,而永動機就是黃維的目標。

被科學家“判死刑”的永動機,黃維為何要致力於研究?是固執嗎

後來的黃維是一心投入到研究永動機的上面,可是黃維研究的永動機只是轉了幾圈就停下來了,但固執的黃維依舊沒有放棄,即使在特赦之後,還一心鑽研在這上面。不過也是因為黃維的固執,導致黃維是最後一批被特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