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囚徒—評1988年奧斯卡九項大獎影片獲得者《末代皇帝》

自我的囚徒—評1988年奧斯卡九項大獎影片獲得者《末代皇帝》

最近瀏覽歷屆奧斯卡影片,偶然發現一部講述中國故事的影片《末代皇帝》,查看簡介竟然是198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便忍不住看了一下。《末代皇帝》因故事背景所限,演員大部分是中國人,除此之外它的導演、編劇包括投資都是外國的,甚至連中國演員都必須使用英文對白。名義上是中外合拍,但嚴格來說只能算是一部外國影片。或許正是由於以上的原因使得這部電影跳出了中國電影慣於關注歷史大背景而往往忽視主人公內心世界的窠臼。這樣一來,《末代皇帝》所詮釋的溥儀,不單純是一個皇帝的歷史,更是作為一個皇帝的人的故事。

一個王朝行將就木,統治它的家族也往往人丁不旺,在溥儀之前,清王朝已有兩代君主絕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三歲的溥儀被慈禧指定為嗣皇帝。這一決定註定了溥儀一輩子的囚徒生涯。

在電影中,從他三歲時被抱入宮到他1959年被特赦,溥儀似乎從來沒有走出過困鎖他的大門。導演巧妙的運用蒙太奇的手法營造時空交錯,片頭展現1950年冬,作為戰犯從蘇聯被押回國的溥儀把自己鎖在車站衛生間割腕自殺,衛生間的門被外面的人踹開。轟隆的門響又把我們帶進1908年的某個冬夜,醇親王府的大門轟然打開,清宮衛隊把年僅3歲的溥儀接進紫禁城中。之後的太和殿登基大典,場面壯觀,然而溥儀卻人事不懂的在龍椅上扭來扭去,他的父親載灃在情急之下說出的:"就快完了”在三年後一語成讖。退位後的溥儀根據《優待條例》繼續在紫禁城中做著他的小皇帝,迷惘、頑劣並且孤獨。直到1924年軍閥迫令溥儀遷出紫禁城,他才第一次接觸外面的世界。囚禁他的宮門被攻破了,但是無形的大門卻又牢牢地禁錮了他的精神,這個無形的大門是他自己所設,礙於他的身份及所受的教育,他把復辟當做歷史使命,用腐朽的不合時宜的皇權意識為自己築起了一扇大門,昧於時代的大勢繼續做著當皇帝的美夢。被這種使命感所迫,在以後的日子裡,溥儀為日本人所控制;1934年,溥儀出任“滿洲國”皇帝,變成了人們眼中的賣國賊。解放後在戰犯管理所關了整整十年,鐵門裡的溥儀完成了從皇帝到平民的改造。1959年,溥儀獲釋後在北京植物園作花匠。文化大革命開始,溥儀在街頭目睹了革命小將揪鬥所謂反革命的情景,而曾經幫助他改造的監獄長也在被批鬥之列,密集的領袖畫像和滿天飄舞的紅旗與片頭的登基朝拜首尾呼應,使人驚覺原來“帝制”並沒有消亡,它只是換了一種表現形式。中國,總要有個“皇帝”供人民膜拜······彼時彼刻,我相信溥儀是有良心的,在他對革命小將說出:“同志,你們一定搞錯了,他是個好人”的時候······不久,他就死了。

該片的導演曾經說:“要是我對溥儀沒有同情,我就不會拍這部影片了。我甚至喜歡那些可憎的人物,即使他們是惡劣的,我也設法使他們具有某種悲劇性,從而產生一點高貴感。這些人物雖是可憎的,但他們也是世界的一部分。”誠然,溥儀的一生是悲劇的,他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沒有從壓迫他精神的封建思想和皇權意識中走出來,在思想上,他是一個囚徒,一個自我的囚徒。然而歷史卻賦予他太多的頭銜:皇帝、傀儡、漢奸、賣國賊、公民······以及隨之而來的榮耀與屈辱。他一生都生活在戰戰兢兢與搖擺不定中,從一出生就被套上了沉重的枷鎖被牽引著向黑暗的深淵走去。他不堪重負。誰想要這樣的一生?在陰沉壓抑的影像中,溥儀可悲可嘆的一生被娓娓道來。他或許可憎,但這不是該片的著力點,相反,影片描繪的溥儀宿命似的一生更讓人悲憫和同情:生不逢時的憤恨,困獸猶鬥的掙扎,天要滅我的無奈和晚年的新生與彷徨·····由於歷史的侷限,他無力駕馭自己的一生,就像導演貝託魯奇說的那樣,他,不過是歷史的犧牲品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