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戰“疫”暖萬家(62-68)息縣教師爭做線上學習“戰疫先鋒”

息縣教師求真務實 爭做線上“戰疫先鋒”

在疫情防控期間,全縣廣大教師積極響應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停課不停學、不停教”的號召,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在線上教學中各顯神通,把疫情對教育教學的影響降到最低,湧現出大量“戰疫先鋒”、在線教學的“直播高手”“網絡達人”等暖心教師。這些暖心的“優秀教師”、感人的“典型事蹟”,時時刻刻感動著我們、溫暖著我們,在全縣教體系統凝聚起正能量,引領著我們堅定信心和決心,為全縣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62.鏗鏘玫瑰——息縣一中徐紅

教師戰“疫”暖萬家(62-68)息縣教師爭做線上學習“戰疫先鋒”

“由於疫情肆虐,學生開學延期,班主任立即行動開展線上學習”,徐紅老師看到學校在微信群發佈的消息後,強烈的教學使命感讓徐老師迅速進入“戰時”狀態,投入到班級的線上教學活動中。她化身線上管理員,通過一列列數據、一個個電話、一條條短信、一項項活動,架起了學校與學生之間的“空中橋樑”。每天一早她就拿起手機,做好疫情排查工作,不停地詢問、登記、上報,看似簡單的統計,卻是一項項繁瑣細緻的工程。每天下來,徐老師笑稱回覆信息回到手麻,用針扎一下也感覺不到痛。但每當看到學生們如飢似渴、孜孜以求的學習態度,徐老師感覺再苦再累也值得。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一起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在“停課不停學、不停教”的路上攜手前行,擁抱更加燦爛的明天。

63.走過風雨 迎接彩虹——息縣四小李晶

教師戰“疫”暖萬家(62-68)息縣教師爭做線上學習“戰疫先鋒”

李晶愛人從大年初二開始,就一直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每天早出晚歸,她的兩個孩子年幼家中無人照顧,所有的生活學習重擔都壓在她的肩頭,常常感到力不從心,但當她想到自己班級57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時,她堅決地說:“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每個人的責任和擔當,‘白衣天使’上得了疫情一線,我們人民教師難道有理由退縮嗎?如若辜負了學生,就對不起‘教師’這個稱呼”!

家裡條件有限,為了更加穩妥地進行線上教學,她把客廳的小飯桌改成了她的臨時辦公桌,有時候因無法照看年幼孩子,擔心孩子影響直播教學,她把孩子鎖在屋裡,任憑大喊大叫,一心撲在工作上。夜晚,等孩子們睡下,她又悄悄地躲到客廳裡備課,為第二天的直播做好準備。“保證一個都不少,人人不掉隊”這是李晶老師線上教學的目標。面對參加網課不太積極的學生,她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並因材施教找準學生的薄弱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在李晶老師耐心勸導下,在她持之以恆不懈努力下,最終她班的57名學生全部參加了線上學習。 面對困難,李晶老師總是頑強應對,坦然微笑。我們作為記錄者,被她的一言一行感染著,女子柔弱,從教則剛,前行的道路上,嬌小的李晶老師看起來卻是那麼高大!

6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息縣十二小黃秀勤

教師戰“疫”暖萬家(62-68)息縣教師爭做線上學習“戰疫先鋒”

“工作來了就要把它幹好,只要一天我是這個班的班主任,我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懷孕8個多月的黃秀琴堅定的說。

黃秀勤是息縣第十二小學的一年級語文老師兼班主任。為了不影響學生們的線上學習,懷孕8個多月的她主動擔當起班級的線上學習任務和本班的疫情防控工作。

線上學習以來,她堅持每天8:30提醒學生看視頻進行學習,堅持寫聽課記錄,聽課完畢後及時佈置作業;下午2點左右開始統計學生每日健康情況統計表、返鄉人員登記表、各校疫情排查人員登記表;下午4點左右開始批改學生的作業;晚上7點左右,開始寫批改作業的總結及班主任的工作總結,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已經晚上8:30。

她每天在家線上工作長達8小時,家人沒少抱怨她為了工作,不顧及自己和孩子,但每次都是被黃秀勤執著的精神所感動,線上學習一個多月來。由於每天伏在電腦前,導致她的腿腳都是腫的,直到住院待產,她才向學校申請找人接替她的線上學習工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黃秀勤老師在平凡的教師崗位上詮釋著作為教師的高尚師德,她的擔當與責任心,值得我們所有教育人學習。


65.世界因你而美麗——息縣十一小周琳

教師戰“疫”暖萬家(62-68)息縣教師爭做線上學習“戰疫先鋒”

“我是因為愛這個世界而來,繼續我偉大美好無私的夢想而來”息縣第十一小學的教師周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世界因我而美麗”。

周琳老師去年剛做過眼部手術,仍然忍著眼部的疼痛,堅持“線上教學”。為了上好每一節課,年近五十的她認真研討教學方案,想盡辦法將家裡的東西物盡其用,就算不在教室上課,也努力的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她幾乎放棄了所有的休息時間,提前安排課程內容,備好課,清點人數,佈置作業,批改作業,一張張圖片放大批改,一條條視頻點開檢查。以前,批改作業只用一個小時,現在卻需要四、五個小時,甚至更久。夜深人靜,她還在抱著手機回覆孩子們的提問,華燈初上,她還在電腦旁準備下一節課的內容。

“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周琳老師篤定前行。

66.做好一顆螺絲釘——息縣龍湖中學宋銳

教師戰“疫”暖萬家(62-68)息縣教師爭做線上學習“戰疫先鋒”

“網上教學開始一個多月了,剛開始對於我們來說忙、累、慌,一天下來手機不離眼,眼睛真的是又澀又疼,總感覺要給學生講的內容很多,卻又不知道以什麼形式能更好的講出來”息縣龍湖中學的宋銳老師焦慮地對我說。

宋銳老師進行線上教學以來,每天都堅持在授課時和孩子們進行線上互動,講全講透知識中的重難點;授課後及時反饋,通過批改孩子們上交的作業,掌握孩子們的學習情況,針對個別沒有提交作業的同學,逐個打電話詢問具體情況,讓每個孩子的作業都準時提交。

班級的學生線上教學達到人人參與,可是自己孩子的線上學習卻不能時時陪伴。面對女兒的失落,她心裡充滿了愧疚,但想到自己班級的學生,她強忍著淚水對女兒說“媽媽面對的是兩個班一百多名學生,他們還小,處在人生的起點。學習一定要時時陪同,不能讓他們在這個特殊時期掉隊,這關乎一百多個家庭的希望。而你已經長大了,要學著自己解決困難”。

在家人的支持鼓勵下,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班級裡的學生每天都能高質量的完成線上學習任務。宋老師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一致好評。

天之大,唯有你的愛,完美無瑕;天之大,唯有你的情,感天動地。宋銳老師是平凡的,她只是息縣教育人的一顆螺絲釘,但一直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


67.停課不停學,教學不打折——息縣十小宋敏

教師戰“疫”暖萬家(62-68)息縣教師爭做線上學習“戰疫先鋒”

作為老師的我不能“淡定”,馬上就要開學了,孩子們怎麼辦?”焦急之情凝聚在息縣第十小學五年級一班的班主任兼數學老師宋敏老師的心頭。

接到學校關於開展線上學習的通知後,宋老師第一時間建立好家校qq群,備好課,制定好學習計劃。一本書,一本教案,一臺筆記本電腦,一部手機成了她和孩子們的溝通工具。然而正當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宋老師卻發現孩子們在鄉下,沒有無線網,手機4G網絡信號又不穩定,就算連上視頻也會卡的斷斷續續,孩子們的聽課效果很差,想要跟著老師一起實時上視頻課很困難。面對問題,她迅速轉變思路,把當天要學習的課程內容視頻錄下來,上傳到qq群,這樣就能保障那些不能與老師實時視頻上課的孩子,也可以通過上傳的視頻自己學習。在宋老師的堅持下,她班的孩子現在都能正常參加線上學習。

“我是一名人民教師,要肩負起特殊時期的特殊擔當”,宋敏老師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68.遠距離近心靈,我是“線上媽媽”

——息縣關店鄉王崗村劉萌萌

教師戰“疫”暖萬家(62-68)息縣教師爭做線上學習“戰疫先鋒”

關店鄉王崗小學通過摸排得知,有一戶家中的三個學生,因為家中無智能手機、無網絡,無法跟老師在線同步學習,劉萌萌老師聽說後主動請纓到這三個學生家中輔導孩子學習,不讓他們落下功課。

來到學生家,看到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劉老師對自己說“必須扛起責任,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經瞭解這三個孩子的父親是弱智、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全家的經濟來源只靠幾畝地微薄的收入。當看到劉老師來輔導孩子學習時,孩子爺爺早已淚光閃閃。此刻劉老師明白“自己到來的是值得的!是有意義的!”

劉老師帶著孩子剛把家裡打掃乾淨,三個孩子便迫不及待的翻開書本,姐姐指著問:“老師,您可以教教我嗎?”弟弟又問:“老師這個怎麼讀”一連串的問題閃入腦海中,在一連串的問題被解答後,三個孩子樂開了花,高興壞了!

縣教體局針對摸排出特殊困難學生在線上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協調相關部門,主動對接移動、聯通、電信等網絡運營商,通過免費安裝寬帶網絡、為貧困家庭學生送手機流量和贈送智能手機等幫扶形式,讓他們及時參與線上學習活動,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共同解決線上學習困難。


來源:信陽教體文衛,綜合各縣區教體局、學校和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