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之後帶一摞“廢紙”去鑑寶,眾人驚呼:千古一帖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傳統手工藝製品也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蘊含了一代代人的智慧結晶。經過時代的變遷,傳承下來的古玩文物,因為存世量稀少而更加顯得彌足珍貴。現在鑑寶的節目有很多,節目上經常出現很多民間的藏品,各種造型,來歷也都各種各樣,不僅讓觀眾們大開眼界,觀眾們還能在節目中瞭解到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和鑑賞知識,因此這樣的節目深受觀眾歡迎。

名將之後帶一摞“廢紙”去鑑寶,眾人驚呼:千古一帖


在一檔鑑寶節目中,一位大叔帶來一摞祖傳“廢紙”,之所以稱作廢紙是因為,大叔覺得這東西放在家裡什麼用都沒有,而且還是祖傳的,還不能輕易賣出去,但真假還不能確定,所以大叔專程帶著這一摞“廢紙”來到鑑寶現場,讓專家鑑定一下這些“廢紙”的真偽。大叔說自己是北宋名門楊家將的第三十八代孫,這是名門之後啊,那看來大叔帶來的東西很有可能是真的啊。

名將之後帶一摞“廢紙”去鑑寶,眾人驚呼:千古一帖


專家拿到這一摞廢紙打開一看,頓時大驚,拿著“廢紙”的手有些哆嗦稱這哪是什麼廢紙啊,這是千古一貼啊!

名將之後帶一摞“廢紙”去鑑寶,眾人驚呼:千古一帖


它的名字叫做淳化閣帖,在收藏界中一直有一個響亮的名號叫做“法帖之祖”,因為淳化閣帖是從古至今,中國第一部把所有的名家墨跡收藏在這麼一部法帖之中的第一號。專家表示這如果是北宋的原本的話,那距今可是已經1200多年了,稱為千古一貼也不為過。

名將之後帶一摞“廢紙”去鑑寶,眾人驚呼:千古一帖


但是隨後專家表示這部千古一帖不是原本,而是翻刻本,這個帖十冊一冊不少,第一冊是歷代皇帝的書法,往後三冊是歷代名臣的書法,而後三冊是歷代名家書法,還有王羲之的書法四冊和王獻之的書法兩冊,一共十冊,分類的很清楚。

名將之後帶一摞“廢紙”去鑑寶,眾人驚呼:千古一帖


專家指出特別是最後一本,上面寫著淳化三年這個年號,但是後面還有一個年號是萬曆43年,所以專家鑑定這個帖是明朝末年的版本,相當珍貴。專家給出了一個非常保守的估價30萬元,大叔聽到這裡非常驚訝,沒想到自家祖傳的這些冊子竟然值這麼多錢,非常開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