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中亞的歷史十分古老悠久,即以“小中亞”所處地域的歷史而言,發源於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的阿姆河和發源於天山的錫爾河滾滾西流,滋潤著中亞大地。中亞地區的居民多為突厥語民族,所以中亞也被稱為突厥斯坦。中亞是歷史上形成的綜合概念,它並不是單純的地理概念,它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亞洲中部民族政權的歷史,類同文化的地域和民族淵源關係發展而形成的一個特定的歷史文化區域。中亞是人類早期居住地之一,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演變,這些遠古居民逐漸分化為遊牧部落和農耕部落,並建立了早期奴隸制國家。

中亞地區居住的卡拉卡爾帕克人、維吾爾人、東干人、韃靼人也屬於穆斯林民族。這些民族群眾普遍信仰伊斯蘭教,至今信教人數在其人口中仍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中亞地區伊斯蘭化差不多有千年的歷史。聖紀節、開齋節與宰牲節亦為中亞地區穆斯林的三大節日。在中亞的俄羅斯人、斯拉夫語族居民中有相當數量的東正教教徒,還有部分群眾信仰天主教、基督教和猶太教。東正教節日的基礎是基督教早期的宗教禮儀和儀式,但是這些宗教禮儀和儀式是教會用基督精神重新改造過的和由東正教成分所補充過的。東正教最大的節日是復活節,東正教認為復活節是最古老的節日,是所有東正教中最突出的節日,是“節中節的節日”。


輝煌的亞洲文明與絲綢文明共同體

展示多彩節日 · 匯聚多元文化

“人類的文明記憶·文化遺產”系列珍藏特刊Ⅳ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哈薩克斯坦位於亞洲中部。“哈薩克”在突厥語中意為“漂泊”“避難”,轉義為“自由之民”。6世紀中葉至8世紀建立了突厥汗國。15世紀末成立哈薩克斯坦國,分為大帳、中帳、小帳。16世紀初基本形成哈薩克部族。哈薩克斯坦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


即興表演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多民族社會中的一種流行文化形式和身份標誌,是當地慶祝活動或全國性活動中的特色,常會提出一些重要的社會問題。即興表演是一項兩個人之間在傳統樂器伴奏下的即興詩歌說唱比賽,主題由觀眾選擇,展示最佳音樂技能、節奏、創意和智慧的選手勝出。即興表演於2015年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 身著哈薩克斯坦傳統服裝的樂隊。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 哈薩克斯坦的表演者身著民族服裝,慶祝首都努爾蘇丹音樂會。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位於歐亞大陸的腹地,全國山地佔國土總面積的90%,終年可見雪山,素有“中亞瑞士”之稱。公元前3世紀就已有關於吉爾吉斯斯坦的文字記載。6至13世紀曾建立吉爾吉斯汗國。15世紀後半期,吉爾吉斯民族基本形成。


吉爾吉斯斯坦,意為“草原上的遊牧民”。在吉爾吉斯斯坦,使用金雕和獵隼捕食獵物是當地一項非常古老的傳統。而每年春季和秋季,吉國都要舉行一次最傳統的狩獵節——薩爾布倫節,在冬季裡獵人帶著老鷹去捕獵,而在夏天、遊客多的季節,他們會被邀請到遊客居住的遊牧包附近演示老鷹如何追捕獵物。除了獵鷹,還可以在傍晚時分欣賞一場幾代相傳的傳統音樂表演,也可到當地人家中學習製作地毯。吉爾吉斯斯坦幾乎每個家庭、遊牧包上的地毯都有其特色和圖紋,製作過程也相當傳統。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 吉爾吉斯斯坦居民在比賽中揚鞭策馬。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 未婚的吉爾吉斯斯坦女孩會梳著六根辮子。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 吉爾吉斯斯坦,獵鷹人與手臂上展翅的金鷹。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地處中亞東南部,1991年蘇聯解體後獨立,成為主權國家。9至10世紀,塔吉克人建立薩馬尼德王朝,塔吉克斯坦民族文化、風俗習慣基本形成於這一歷史時期。10至13世紀加入伽色尼王朝和花剌子模王國。13世紀被蒙古韃靼人征服。16世紀起加入布哈拉汗國。


塔吉克族的法拉克音樂文化具有上千年的歷史,演唱者以男性為主,主要流傳於塔吉克斯坦的帕米爾地區。這種傳統主要來自古代印度-伊朗人的喪葬文化體系。作為帕米爾地區的一種古老傳統,法拉克音樂在高山險谷的庇佑下,千百年來依靠人們的口頭傳承保存了下來。即使到了今天,這種音樂仍然服務於當地的各種風俗典禮,如婚慶、節日、葬禮、宗教祭典等等。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 身著塔吉克斯坦民俗服飾的當地女孩。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 索莫尼廣場,位於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 塔吉克斯坦傳統的音樂表演。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土庫曼斯坦位於中亞西南部,為內陸國家。歷史上波斯人、馬其頓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蒙古韃靼人均曾在此建立過國家。9至10世紀受塔赫裡王朝、薩曼王朝統治。11至15世紀受蒙古韃靼人統治。15世紀基本形成土庫曼民族。


土庫曼是馬背上的遊牧民族,古代土庫曼人生活、征戰都離不開馬,汗血寶馬是土庫曼斯坦的民族驕傲和國家象徵。根據土庫曼斯坦法律規定,每年4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為阿哈爾·捷金馬日—專屬於汗血寶馬的節日。土庫曼斯坦從1992年開始慶祝阿哈爾·捷金馬日,節日當天全國都會舉行以汗血寶馬為主題的各種活動。賽馬無疑是節日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活動,40公里的賽程堪稱賽馬比賽中的馬拉松。除了馬的速度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影響著比賽的最終結果,比如跑完全程後,要求馬匹沒有汗水,整體狀態良好,甚至嚴格規定了馬的脈搏每分鐘不能超過64次。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 兩位土庫曼斯坦女孩戴著花帽,面帶微笑。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 汗血寶馬是土庫曼斯坦的民族驕傲和國家象徵,圖為工作人員牽著汗血寶馬展示遊行。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是位於中亞腹地的“雙內陸國”,歷史悠久。9至11世紀,烏茲別克民族形成。14世紀中葉,阿米爾·帖木兒建立以撒馬爾罕為首都的龐大帝國。16至18世紀,建立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和浩罕國。


處於絲綢之路要道的中亞國家烏茲別克斯坦在東西方文明的交匯融合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習俗。口頭民間藝術有兩個或更多的參與者,圍繞某一特定主題進行雄辯,並以俏皮話進行交流的對話形式。它的傳承人和實踐者主要是男性,且必須掌握烏茲別克語的特點,並充分運用幽默和戲謔的語言達成相聲的效果,帶給人們歡樂。撒馬爾罕、布哈拉是烏茲別克斯坦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城,保留著較為系統完善的手工藝傳承體系和手工藝人聚居地。陶瓷工人、刺繡工匠、細密畫家與織布藝人為全球手工業者提供靈感,並指引著遊人在燦爛的東方世界裡暢遊。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 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老城的工藝品。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 烏茲別克斯坦傳統音樂表演。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 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古城。


>>> End <<<


中亞國家節日與文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本文原刊載於《文明》雜誌2019年04-05期


掃描封面右下方二維碼,關注《文明》雜誌公眾號:WENMINGZAZHI,瞭解更多精彩內容。《文明》雜誌淘寶店訂閱:打開淘寶app,複製鏈接並搜索進入店鋪,即刻訂閱各期文明雜誌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

版權聲明:《文明》雜誌所使用的文章和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敬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版權作品,未經《文明》雜誌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客服郵箱:[email protected] 電話:010-67135553/671122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