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老還童》:那些觸動人心的感動

昨天花了一下午的時間將著名導演大衛·芬奇執導的評分9.2的奇幻愛情片《返老還童》看完了,12年前的電影,如今看來,依舊讓人感到深深的震撼,以下是一點分析。

《返老還童》:那些觸動人心的感動

1:理想的追逐與現實的妥協

影片中有一個船長,他的父親是一名船長,他父親希望他能子承父業,最後也成為一名在船上討生活的人。但他自己卻想要成為一名紋身藝術家。他長大後,確實也繼承了父親的船長職位,在茫茫大海中掌舵,將船上的人和物資運送到他們應該到達的地方。

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他的船被徵為軍艦,為世界反法西斯的戰鬥做出他應有的貢獻。最終他在應對炮擊的過程中陣亡,他會因為他作為一名船長為反抗法西斯的暴行而被人們所熟知,那既是他的榮耀,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他對現實的妥協。

然而,當他開心的拉開自己的衣服,向本傑明展示自己刻在自己身上的紋身,聲稱自己是一個紋身藝術家的時候,他臉上喜悅的心情讓人看得心動。當他在臨死的一刻,本傑明來到他身邊,他突然用盡全力撕扯自己的衣服,幾乎哭泣的吼叫說自己的藝術被打爛的時候,我又為他對藝術的尊重和藝術被破壞後的遺憾而感動。

《返老還童》:那些觸動人心的感動

即使他屈從於現實,在現實面前妥協,成為他父親希望他成為的人,他依舊沒有放棄自己心中想要成為藝術家的理想,他一直在努力的追逐著他心中的理想,甚至在死前的一刻。

毫無疑問他會因為他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陣亡而被世人所銘記,但他對藝術的追求,即使世人不會熟知,也會被本傑明深深的印在心中,他即使妥協於現實,成為一名船長,他也依舊沒有放棄自己對理想的追逐,他一直在努力的實踐著,成為他心目中的紋身藝術家。

《返老還童》:那些觸動人心的感動

生活在世間,每個人都有他的煎熬。有些人難以忍受現實的殘酷,在理想與現實的面前,選擇了屈從於現實。有些人一心追逐理想,而脫離了現實,結果在理想面前深深的感嘆自己的無力。然而,依舊有一些人能夠更好的平衡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讓自己既能夠勇敢的追逐理想,又能夠在現實面前如魚得水。

如果可以,讓自己最好的平衡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吧,即使屈從於現實,也不要放棄自己的理想,那是你生命中的光。

2:活著的重要與死亡的平靜

本傑明作為一個出生就像80歲老人的嬰孩,自小被父親拋棄,被福利院的養母奎妮撫養長大。在福利院裡,時時刻刻都有老人突然離世,他看夠了死亡。然而,當他滿17歲,外出去船上工作,和船上的船長,船上的船員常年累月的相處,早已相處的很融洽,他們卻因為遭受法西斯炮火的洗禮,無奈離世的時候,他依舊還是覺得無比的憂傷。

《返老還童》:那些觸動人心的感動

回到福利院,教他談鋼琴的人告訴他,

“我們命中註定要失去我們所愛之人,不然我們怎麼知道他們在我們生命中有多重要?”

如果沒有失去,你又怎麼知道你所愛的人在你心中的重要的位置呢。只有經歷痛徹心扉的失去,你才會在心痛的無法自已的時候,深深的明白你失去的那個人在你心中的地位。你才能明白他活著對你來說有多麼的重要。

影片出現這樣一句話,

“有時事與願違,你大可以像瘋狗一樣咆哮,怨天尤人,詛咒命運,悔不當初……但走到最後一刻,還是不得不安靜地放手歸去……”

在船長死去之前說過這句話,在本傑明的親生父親離開的時候也說過這樣一句話。

《返老還童》:那些觸動人心的感動

死亡是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的,或早或晚。你或許會因為自己還不想那麼早離去而痛苦萬分,或哭泣,或咆哮,或怨天尤人,或詛咒命運,或悔不當初......但上天讓你離開的時候,你各種情緒失控有用嗎,你該離開了,再多的不捨,再多的牽掛,再多的遺憾,你也應該離開了。與其任由自己一直沉浸在痛苦中,沉浸在遺憾中,讓自己最後的時光痛苦萬分,倒不如坦然面對,安靜的放手讓自己輕鬆的離開。世間的萬事萬物,自有他的生存法則,老天自有安排。

當死亡不得不來臨,還是平靜一點對待吧,釋懷曾經的一切,給自己最後的時光,再多一點快樂。

3:真心相愛的放手與守護

本傑明與黛西他們相識是在小時候,看起來像老頭的本傑明11歲,驚為天人的戴西6歲。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也各自遇上自己相愛的人。命運兜兜轉轉,本傑明與他曾經的愛人伊麗莎白分開了,黛西也因為一場意外車禍,再也不能跳她最喜愛的舞蹈了。

《返老還童》:那些觸動人心的感動

康復後的她,再次找到了本傑明。他們在一起了,他們好不容易才在一起,他們在一起無憂無慮,幸福的度過了幾年,他們有了屬於自己的孩子。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越來越大,黛西越來越老,而本傑明作為一個一出生就是小老頭的人,卻在慢慢變得年輕,是的,他和正常人的出生順序是相反的,別人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老,而他,確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年輕的,最後會成為一個嬰兒。

他害怕。他害怕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年輕,越來越小,他無法撫養黛西和他們的女兒,反而會成為黛西的負擔,腿腳受過傷的黛西無法一個人撫養他們的女兒,他,還有她自己。

思前想後他選擇了主動離開。他將父親留給他的別墅和紐扣公司都賣了,折算成存款,留給了他最愛的兩個人,獨自一個人離開了。他愛她們,為了他們的將來,他不得不忍痛離開他們。

《返老還童》:那些觸動人心的感動

再次回來時,他已經變得更年輕了。再後來,他慢慢的變小,甚至像小孩的他,變得老年痴呆。

“我感覺我有很多東西無法回想起來。”“比如什麼?孩子?”“就像我已經有過一生,但是我記不住他是怎樣的了。”

他慢慢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小了,最後變成了一個嬰兒,黛西一直陪伴在失憶了的本傑明身邊,守護著他,直至他生命的最後一刻。

《返老還童》:那些觸動人心的感動

愛到深處,如果放手能夠讓對方過得更好,他會選擇放手。即使放手後的自己會痛苦萬分,他依舊還是會選擇放手。因為真正的愛,不是佔有,而是成全。

黛西知道本傑明離開的原因,所以即使她愛了他一生,即使她萬般不捨,她還是選擇讓他離開,沒有竭力阻止。當他回來,需要她的時候,她想盡一切辦法,回到他的身邊,守護著他,陪他度過生命中的最後的時光。

真正的愛,即使因為愛而放手,也依舊會回到她身邊,讓她陪著他度過。而她,也會如他一般默默的守護著他,用心的愛著他,直至他生命的最後時刻。

4:自我實現的放棄與跨越

《返老還童》:那些觸動人心的感動

影片中,還有一個讓我覺得印象深刻的人。本傑明出海時愛上的一個人。那時候的本傑明,租住在一家旅館,他每天晚上睡不著的時候,總是會下樓喝點咖啡。後來遇上了也在樓下閒坐的特務的妻子伊麗莎白。他們相談甚歡。

於是他們幾乎每晚都一起聊天,直至黎明時分。伊麗莎白在談話中提到自己曾經的夢想,她想要成為第一個遊過海峽的女人。但她遊了33小時後,狂風暴雨中,她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

有人問她,還會不會繼續遊,她回答說會的。

然而,很多很多年之後,她再也沒有去遊過。

她彷彿在安逸的生活中漸漸的忘記了自己的夢想,或者說,漸漸的放棄了。

伊麗莎白和本傑明分開後的很多年,本傑明在和黛西在餐館吃飯的時候,看到了電視上正在播放一則新聞。一位名叫伊麗莎白的68歲高齡老婦遊過了那個極難遊過的海峽。

《返老還童》:那些觸動人心的感動

他認真的看著鏡頭前的她,她露出了最美的笑顏,那是實現許久以來未實現的夢想後的爽朗的,無比開心的笑。而他看著看著,也由衷的為她感到開心,她終於實現了她曾經的夢想,她終於跨越了她心中的那一道很深很深的鴻溝。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些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放棄了。即使以後的幾十年,每次談到自己的放棄,內心都有一種深深的遺憾與感傷。而有些人,選擇了堅持,選擇了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跨越實現自己追求的鴻溝,一旦成功,他內心所獲得的滿足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即使沒有成功,他也為了他的追求,盡了全力。

每個人都需要實現自我,而他在盡最大努力實現自我的時候,他也會慢慢的認可自我,接納自我,最後過得更加的開心,更加的幸福。而人活一世,不就是希望能夠開開心心,倖幸福福的嗎?

《返老還童》:那些觸動人心的感動

你在觀看的時候,有沒有震撼到呢?以下是本傑明對他女兒說的話,也是我對你說的話,我對我自己說的話。

“一件事無論太晚或者對於我來說太早,都不會阻攔你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這個過程沒有時間的期限,只要你想,隨時都可以開始,要改變或者保留原狀都無所謂,做事本不應該有所束縛,我們可以辦好這件事卻也可以把它搞砸,但我希望最終你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