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周冬雨、易烊千璽的《少年的你》,父母要怎樣做好反霸凌教育

這次新冠疫情,韓紅基金會一直是馳援武漢的排頭兵。其中特別提到易烊千璽在得知物流志願者被累倒後,主動申請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赴鄂當搬運工。易烊千璽勇敢而溫暖的舉動,令網友們大加稱讚。

易烊千璽自出道以來就好評不斷,這幾年更是在影視上堅持努力。這不,2019年他與周冬雨搭檔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在202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中,不負眾望欖下了三項大獎,主演周冬雨也因此獲得最佳女主角。

看完周冬雨、易烊千璽的《少年的你》,父母要怎樣做好反霸凌教育

這部電影一上映就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在豆瓣上獲得了93萬網友給出了8.3的高分。影片用最直觀的方式,演繹出當下社會熱點“校園霸凌”事件。

在電影裡,易烊千璽扮演一個浪跡街頭的小混混。因為偶然的機會,和周冬雨扮演的高三學生陳念成為了好兄弟。在校園暴力事件中,兩個有著不同身份的少年,互相成為彼此的慰藉與守護。

通過影片也警示身邊的人,對於校霸應該採取正確的措施,不能一味地縱容,也不能走上錯誤的道路。

看完周冬雨、易烊千璽的《少年的你》,父母要怎樣做好反霸凌教育

自校園霸凌事件在網絡媒體上曝光以來,讓許多人意識到了它存在的普遍性。父母不禁要問:

校園霸凌是怎麼產生的呢?

1、缺少家庭溫暖的孩子容易暴力

我國有句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好的跟不好的總是混在一塊。於是他們就藉著人多膽大,開始去欺負別人。調查他們的家庭,你會發現他們基本都是缺少家庭溫暖的孩子。因為沒有人管他,他總覺得被別人遺棄,總覺得家人不愛他,總覺得他得到的呵護比較少,於是他就會表現出反社會傾向。

電影《少年的你》中,魏萊帶著姐妹共同霸凌胡小蝶,導致胡小蝶不堪霸凌,自殺身亡。魏萊之所以成為施暴者,和她的父親脫不了干係。她因為復讀,她的爸爸已經一年沒有跟她說過話了。由此推出,父親從小對魏萊的家庭教育是十分苛刻和嚴厲的,應該是屬於虎爸的那種類型,再加上母親的刻薄,魏萊從小的家庭環境是十分壓抑的。

看完周冬雨、易烊千璽的《少年的你》,父母要怎樣做好反霸凌教育

長得好、學習好的施暴者——魏萊

2、學校和老師的冷處理

按理來講,學校應該要保護那個受欺負的孩子。可是我們發現,學校為了不讓醜聞宣揚出去,他們更多地會選擇冷處理,儘量希望和解此事,儘量希望不要鬧到公安局、教育局去。這樣的行為,助長了那些惡勢力

電影《少年的你》中,陳念椅子上被潑紅墨水,她主動讓老師知曉。但是老師僅僅是口頭批評,並沒有深究,沒有起到震懾作用。胡小蝶在遭受校園霸凌時,老師也沒有察覺到她的異樣

看完周冬雨、易烊千璽的《少年的你》,父母要怎樣做好反霸凌教育

老師僅僅是口頭批評,沒有起到震懾作用

3、社會法制的不完善

哪怕被霸凌後報警,霸凌者被拘留幾天就放出來,再對受害者變本加厲地打擊報復。

電影《少年的你》中,胡小蝶自殺事件後,學校對霸凌事件高度重視。安排了老師觀察課間打鬧的學生,是否遭受到霸凌。可出了校門後呢?未成年人保護法不到位,霸凌的證據難以蒐集。胡小蝶案不了了之,霸凌者魏萊變本加厲,受害者陳念絕望地意識到,連警察都保護不了自己。

看完周冬雨、易烊千璽的《少年的你》,父母要怎樣做好反霸凌教育

因證人不足,無法進行判決

面對校園霸凌,父母如何對孩子做好“反霸凌教育”?

1、預防在先,做好系統的防霸凌教育

當你的孩子準備開始集體生活之前,我們要有計劃地、持續地對孩子進行反霸凌教育。

寶貝,你進入學校後,如果覺得被欺負了,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告訴自己相信的大人。

這句話關鍵是:孩子自己信任的成年人。這個人可以不是老師、也可以不是父母。

你不要害怕,你要堅強,要勇敢,錯的是欺負你的人,不是你。

你在說這話的時候一定要語氣堅定,讓孩子明白校園霸凌是一種非常糟糕和非常錯誤的行為。

在孩子對問題及其本質有了清晰的認識後,我們再與孩子一起探討如何應對。尤其要提醒的是,父母不要進行單方面說教,而是和孩子共同探討。只有孩子自己經過獨立思考得出的結論,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在討論結束時,你還要學會引導和鼓勵孩子:

對於那些性格勇敢的孩子,你可以說:

你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孩子,所以你應該用你的力量經常去幫助同學。

對於那些性格怯弱的孩子,你可以說:

我相信你一定會有辦法和同學們好好相處,因為你是一個獨立勇敢的孩子呀。

看完周冬雨、易烊千璽的《少年的你》,父母要怎樣做好反霸凌教育

2、我們要讓孩子覺得有靠山

電影《少年的你》中受害者陳念,母親擔心債主上門傷害到女兒,影響她學習,於是丟下她一人在家。得不到保護的陳念,自然每天擔心受怕。

做家長的要經常觀察自己的孩子,看看孩子是否有以下情況出現。如果有,那家長就得當心了,要趕緊展開調查。

  • 身上有不能解釋的受傷
  • 有丟失或被毀壞的衣服、書籍、電子產品或者首飾
  • 經常性的頭痛、胃痛、感到噁心
  • 經常裝病遲到
  • 不願意去學校
  • 突然絕食或暴飲暴食
  • 入睡困難或者經常性的做噩夢
  • 對學習失去興趣
  • 有自我破壞或者自我虐待的行為

如果確認孩子被霸凌,家長一定要第一時間對孩子表示支持,我們必須理解孩子的無助感,千萬不要讓孩子自己解決。請記住,不要說與下面類似的話:

  • 你自己解決啊
  • 沒事,同學之間打鬧很正常
  • 為什麼他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啊
  • 誰欺負你,你就打回去呀

尤其是最後這句話,以暴制暴的後果更加嚴重,可能導致孩子受到更嚴重的傷害,乃至後續的報復或者是排擠。你應當溫柔又有力地說:

這絕對不是你的錯,沒有人應該受到欺負,我們願意跟你一起面對,解決這個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不要只是激動地找對方家長理論,最好能夠安排學校、家長、孩子三方之間,一起進行一次嚴肅的見面。不要只是家長之間討論,孩子都應該參與討論。

如果孩子願意說,作為父母的就學會傾聽,幫孩子分析形勢,避免再次發生。如果孩子不願意說,我們也要表示理解,可以帶孩子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看完周冬雨、易烊千璽的《少年的你》,父母要怎樣做好反霸凌教育

過去的青春電影總是過分強調青春的無限美好,可《少年的你》讓我們看到了另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孩子對待性猶如驚弓之鳥,對待愛情尤為羞澀,同樣也直白而精確地展現了校園霸凌的生態圈。作為父母,為了孩子,我也十分推薦你看看這部電影。

在生活中,你更應該多多的去了解孩子的反常表現,做好孩子的堅強後盾,讓孩子敞開心扉,幫助孩子解決難題。

看完周冬雨、易烊千璽的《少年的你》,父母要怎樣做好反霸凌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