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做地域性特徵電視劇的影視公司盤點:正午陽光、本山傳媒等

作者 / 靈樨

前幾日,廣電總局組織以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為主題的電視劇項目製作策劃會,以“宏觀調控”的手段引導我國電視劇的製作方向。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近期已陸續有“脫貧攻堅”主題的劇集待播或熱拍。

連續三年的獻禮年,讓市場上湧現出了不少精品之作,其中也不乏帶有地域特色、宣揚本土文化的劇集,其中包括:京味劇《芝麻胡同》、《正陽門下小女人》,東北劇《老酒館》、《鄉村愛情12》、《劉老根3》,上海劇《安家》,西北劇《長安十二時辰》等。

擅長做地域性特徵電視劇的影視公司盤點:正午陽光、本山傳媒等


電視劇作為日常生活在熒屏上的折射,理應承擔起反映現實生活、展現生活真實、傳播鄉土特色的文化功能。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發現,一些影視公司擅長於製作具有本土特色的電視劇作品,試圖將家鄉的文化特色通過劇集傳播給廣大觀眾,其中也不乏一些優秀的影視劇作品。不過,許多立足於本土文化特色的電視劇由於題材過於侷限,甚至為了保存原汁原味的本土特徵而採用了晦澀難懂的方言,這也易於讓一部分觀眾流失,所謂的“地域性”反倒成為了阻礙收視率的壁壘。

針對這樣的問題,影視從業者在數十年的嘗試和探討的過程中,逐漸在藝術性和商業性中尋找平衡,而未來也會呈現更多兼具大眾化和本土化的影視劇作品。

有哪些公司在做地域性特徵電視劇?

我國幅員遼闊,省際之間的差異化巨大,其中便體現在方言、美食、習俗等各個方面。

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整理了擅長做地域特色電視劇的影視公司,並列舉了該公司製作的典型作品,不難發現,影視公司的註冊地域與其製作影視劇作品的地域特徵是息息相關的。

擅長做地域性特徵電視劇的影視公司盤點:正午陽光、本山傳媒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山東影視,其作為國有企業理應承擔起傳播齊魯文化的責任義務,而其也吸納了多個山東影視人才,諸如高滿堂、靳東、孫建業、張新建、孔笙等。山東影視集團先後製作了《闖關東》、《鋼鐵年代》、《父母愛情》、《青島往事》、《老農民》等帶有山東特色的影視劇,其中主要是以青島和濟南為主要地域,展現山東人的熱情淳樸、永不言棄、堅韌不拔的美好品質。

擅長做地域性特徵電視劇的影視公司盤點:正午陽光、本山傳媒等


正午陽光是從山東影視中分離出來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孔笙和侯洪亮,其也接手了一些山東影視作品的續集,但其由於吸納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才,創作的自由度很高。自從簽約了阿耐這位浙江女作家之後,其作品也被打上了江浙的標籤。例如《都挺好》是以江蘇小城為背景的,《歡樂頌》則講述大上海滬漂女生的故事,《大江大河》以安徽農村為原型。

擅長做地域性特徵電視劇的影視公司盤點:正午陽光、本山傳媒等


近幾年表現西北特色的影視劇也不少,其中最為代表的是曲江影視集團,《那年花開月正圓》以清末陝西涇陽縣商業世家吳氏為線索,帶火了甑糕、茯茶等西安特產;《白鹿原》則是根據陳忠實著名小說改編,講述陝西關中平原上兩大家族的恩怨紛爭;《雲飛絲路天》以絲綢之路為背景;《戰火西北狼》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西北的各大戰役,可謂是從古至今、各個層面地向觀眾們滲透西北的文化特色。

擅長做地域性特徵電視劇的影視公司盤點:正午陽光、本山傳媒等


本山傳媒是趙本山創辦的,前身是遼寧民間藝術團,其中成員包括範偉、宋小寶、小瀋陽、王小利等,這個團體為觀眾們貢獻了多部具有東北特色的爆笑電視劇,成為了好幾代人的青春回憶。如今《鄉村愛情》第十二部已經播出,《劉老根3》也在騰訊視頻和優酷聯合網播,從劇情中和播出方式皆可看出時代的變遷。此外,本山傳媒還有《馬大帥》系列劇以及《櫻桃紅》等優秀劇集也都帶有明顯的東北特色,其中最明顯的是東北方言和鄉村風情。

擅長做地域性特徵電視劇的影視公司盤點:正午陽光、本山傳媒等


杭州佳平出品劇集較少,但大部分展現浙江特色,最著名的是《雞毛飛上天》,由張譯、殷桃主演,講述義務商業的發展歷程。其還籌拍了紀錄片《錢塘江》,將於央視一套播出。

北京鑫寶源是趙寶剛的影視公司,致力於拍攝具有京味特色的電視劇,最常展現的是青年人的北漂生活。去年播出的《青春鬥》聚焦四位大學剛畢業的北漂女生面臨人生選擇的迷茫和堅持,與此類似的還有《北京青年》、《奮鬥》、《我的青春誰做主》都是以北京作為背景的。

擅長做地域性特徵電視劇的影視公司盤點:正午陽光、本山傳媒等


SMG尚世影業是上海的公司,其擅長於表現上海的都市、家庭和職場題材,出品了家庭倫理劇《丈母孃來了》、表現北京和上海文化衝突的《雙城生活》、展現房價飛漲熱點的《蝸居》和職場輕喜劇《杜拉拉昇職記》。

擅長做地域性特徵電視劇的影視公司盤點:正午陽光、本山傳媒等


帶有地域特色的電視劇能夠迅速讓一部分觀眾找到代入感、引發共鳴,但也會使一部分觀眾無法將自身處境代入其中,這是一個永恆矛盾的課題。關於“地域性電視劇是一道坎還是一座橋”的問題一直爭論不休,這致使許多電視劇為了避免地域性過強的弊端而將地點隱去,甚至一些具有明顯地域特徵的電視劇弱化掉部分特色,這都會讓影視劇的藝術效果大打折扣。如何讓電視劇的“地域性”特色既能起到傳播本土文化的功能,又不會影響其娛樂大眾化的作用,這應當做進一步的探究。

選材、方言、風俗的取捨問題

地域性特徵強烈的電視劇大致有幾大特點,若能在其中找到平衡點,或許是能夠打破地域壁壘、使其走向普世的一條道路。

第一是方言,例如本山傳媒的東北特色作品中都用東北方言,這自然無可厚非,因為東北話接近於普通話,受眾皆能聽懂,而且東北話自帶喜感,也能夠增添劇集本身的喜劇效果。

北方城市的方言與普通話相差不大,但南方城市的方言則千差萬別,甚至浙江每個城市的方言都有巨大差別,隔山便無法溝通,這就使得帶有這些城市地域性的電視劇很難使用原汁原味的方言。

擅長做地域性特徵電視劇的影視公司盤點:正午陽光、本山傳媒等


例如《雞毛飛上天》將地域定位在義務,浙江本土的方言晦澀難懂,為了使其大眾化,演員們只是偶爾說帶有浙江口音的普通話,這樣也減少了演員們學習方言的難度。

《我的前半生》定位在上海,但劇中大部分的人都說普通話,只有羅子君俏皮地說滬普,這是為了塑造出羅子君土生土長上海人的“象牙塔”之感,表現其刁蠻、優越、傲慢的姿態。自從羅子君離婚後,她的滬普便逐漸消失了,也是暗示其性格的轉變。

擅長做地域性特徵電視劇的影視公司盤點:正午陽光、本山傳媒等


第二是選材,既然帶有地域性特色,便要選擇能夠彰顯其地域性特色的題材。最常見的題材便是商戰,《那年花開月正圓》展現的是陝西商人,周瀅此人也能找到歷史原型;《天下第一樓》是京城商人,以全聚德為原型;《雞毛飛上天》則從雞毛換糖講起,展現義商突起的歷史脈絡;《雲飛絲路天》講述山西商人艱苦創業的故事。這些依靠於地域特色的商戰劇必然會核心展現本土的商業特色,這至少能夠穩固本土的觀眾群體。

擅長做地域性特徵電視劇的影視公司盤點:正午陽光、本山傳媒等


其次是家庭倫理劇,這主要聚焦在上海和北京,講述大城市的婚戀觀、價值觀,以及外地人想要融入大城市的艱難。《丈母孃來了》就是講述丈母孃對未來女婿的車子、票子、房子等一系列的要求,《雙城生活》則展現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價值觀衝突。

再者職場劇也是必不可少的,展現北漂、滬漂或者深漂的生活,也能夠帶來許多的代入感。上海的職場劇更是非常頻繁,上海也因此給觀眾們留下了時尚、快節奏等印象。最典型的便是《北京女子圖鑑》和《上海女子圖鑑》兩部姊妹劇,其中的文化特色可見一斑,而先後播出的方式也能夠讓觀眾們明顯看到兩座城市的文化對比。

擅長做地域性特徵電視劇的影視公司盤點:正午陽光、本山傳媒等


第三是風俗,北京的衚衕,東北的土炕,上海的蝸居等都是其地域電視劇的主要特徵,然而其他地域城市的特色則顯得並沒有十分讓觀眾們熟知。能夠精準地抓住地域文化的特色,這便需要本土的影視人才介入,而具有精確地域特徵的電視劇才能引起本土觀眾共鳴,並有望達到出圈的效果。

還有哪些地域性電視劇待播?

為了響應“脫貧攻堅”的號召,一大批農村題材劇集紛紛籌拍,雖然受到疫情影響,許多劇集被迫停滯了拍攝,但也有一些劇集已經拍完待播。“脫貧攻堅”題材的電視劇不少帶有地方特色,而除了此類題材以外,許多帶有本土化特色的諜戰、商戰、家庭倫理、都市職場劇也在籌拍或待播。

擅長做地域性特徵電視劇的影視公司盤點:正午陽光、本山傳媒等


尚世影業繼續發揮其製作滬劇的優勢,即將拍攝《兩個人的上海》,講述上海知青女子與東北小鎮青年的愛情和職場碰撞,也是以典型的地域化特色區分角色性格和價值觀特徵。

致力於拍攝“大秦帝國”系列劇的大秦帝國影業還有一部積壓劇《大秦帝國之天下》遲遲沒有定檔,作為一部古裝歷史正劇,其定檔是有一定難度的。

擅長做地域性特徵電視劇的影視公司盤點:正午陽光、本山傳媒等


天娛傳媒正在籌拍脫貧攻堅題材的電視劇《湘西紀事》,講述湖南農村的脫貧奮鬥故事,這與此前天娛傳媒為人稱讚的偶像劇風格大相徑庭。

除此之外,還有上個月剛剛備案的《長風渡》,是一部講述揚州布商的女性經商傳奇劇;《早安,故宮》是天娛籌拍的,帶有時尚特色,通過講述女製作人籌拍文化綜藝節目《早安,故宮》的故事,起到宣揚故宮文化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作用;《雷霆令》是一部涉案劇,聚焦西部毒品交易事件,帶有明顯的西北特色;《紅色金融》則是以上海為背景,民國劇中許多都是以上海作為原型的。

除了老生常談的西北、上海、北京和江浙以外,在籌拍階段的劇集還有表現長沙的諜戰劇《迷局破之深潛》,聚焦重慶鄉村扶貧的《半路村長》以及展現武漢農村脫貧攻堅的《紅房子》等。

擅長做地域性特徵電視劇的影視公司盤點:正午陽光、本山傳媒等


帶有地域性特色的電視劇往往能夠讓本土觀眾產生濃厚的共情作用,但優質的電視劇仍然需要依靠優秀的內容才能夠出圈。地域只是生活的補充,《都挺好》雖然設計在江蘇小城,但江蘇的文化特色並沒有作為重點的表現對象,而是聚焦蘇家從分到合的情感脈絡;《雞毛飛上天》雖然重點講述義烏商人,但外地觀眾仍然能夠因為心繫駱玉珠和陳江河的情感線索而持續追劇。

因此,地域性只能作為劇集特色的補充,而並不能成為全部亮點,但凡市場上成功的地域性電視劇多是依附於好內容且多元化的,而一些收視率持續走低的電視劇也多半是緣於情節無聊、人物不立體等劇作層面上的原因。當然,“內容為王”是優秀電視劇的基本要求,然而具有普世價值觀也至關重要,抓住觀眾共鳴點方能“化坎為橋”,實現從地方性向大眾化的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