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OPPO Find X2 Pro,這款手機從發佈到現在,一直都是網上熱議的話題。無論是配置參數、功能外觀都已經高度透明化。而我作為一名普通的數碼產品愛好者,應該如何去寫這篇文章才能夠讓那些對這款手機感興趣的朋友看完之後有所收穫呢?

其實說實話,從 iPhone 7 開始,我就成為了一名果粉。或許是因為年齡越來越大的緣故,慢慢失去了過去搞機的熱情。曾經徹夜刷 ROM、玩越獄的興奮一去不回,生活和工作讓我無暇他顧。此時的我,逐漸習慣了 iPhone 傻瓜式的後臺管理和操作體驗,隨著Macbook、Apple Watch 和 airpods的一一入手,也感受到了生態間無縫協作的巨大魔力。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也就是在這幾年間,對面的安卓陣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曲面屏、摺疊屏、升降攝像頭、5G、90Hz 甚至是 120Hz的刷新率,越來越凸顯出 iPhone 的創新乏力。而信號差、邊框粗、大劉海這些缺點也讓我開始猶豫,是不是應該換一款安卓手機嘗試一下。感謝頭條眾測滿足了我心中的小小願望,也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和我一樣的果粉們,一起感受一下國產安卓旗艦的表現到底如何。就像上面這幅圖展示的一樣,在蘋果的生態圍攻之下,OPPO Find X2 Pro,能否展現屬於自己的英雄時刻?

這篇文章無意去掀起安卓和 IOS 陣營的對立,只是單純從一名普通用戶的角度出發,來分享自己的實際使用感受。所以我也沒有刻意的去選擇iOS 的三攝旗艦 11 pro max 來進行對比,還望各位見諒。

顏值:最重要的選擇標準

外觀往往能夠在第一時間決定是否會購買一款手機。從功能機時代開始,手機廠商就已經在外觀設計方面進行了白熱化的廝殺,當年的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經典的外觀設計如今都讓人難以忘懷。如今的手機設計語言,已經來到了全面屏的大平板時代,留給廠商發揮的餘地越來越小。能夠凸顯設計的部分無外乎屏幕、背殼、按鍵和攝像頭的佈局以及這些組件構成的整體觀感。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既然可供發揮的餘地小了,那就要求品牌在細節上下功夫。息屏狀態下的屏幕觀感,就是首當其衝可以優化的點。人類的眼睛是非常挑剔的,黑屏狀態下一體化的觀感能夠非常討好我們的眼球。雖然從 iPhone7 開始蘋果就開始強調息屏美學,但一直到iPhone 11為止,息屏狀態下還是會呈現出淡淡的灰黑色,與邊框的反差也會比較明顯,而OPPO Find X2 Pro 則呈現出通體一致的黑色,與屏幕上下的邊框反差也更小一些。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OPPO贏得其實並不輕鬆。為了實現這樣的息屏觀感,Find X2 Pro 在屏幕中加入了專門的偏光片而將屏幕反射率降低到了 4.51%。

在亮屏狀態下,屏佔比自然就成了商家必爭之地。為了儘可能提升視覺衝擊感,從三星S4+開始,安卓廠商就逐漸形成了在旗艦機上使用曲面屏的習慣,但曲面屏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也產生了很多問題:誤觸、邊緣反光、更怕摔。曲面屏的視覺衝擊與用戶體驗,就像磁鐵的兩極,永遠都是顧此失彼。與iPhone 極端地拒絕曲面屏不同,OPPO Find X2,卻致力於在兩者之間尋找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根據廠家的介紹,Find X2 使用了67.8°的屏幕曲率,能夠同時兼容近似無界的視覺效果和優秀的握持感、操控感。在我將 Find X2 作為主力機使用的兩週時間裡,確實沒有發生過一次誤觸。而且相比於 iPhone11 來說,Find X2 雖然厚度稍微有所增加,但是由於邊緣處的曲率,握持的感覺會更加舒適,給人安全感和掌控感。在視覺效果方面,雖然沒有瀑布屏那麼誇張,但也足以讓我這樣一名果粉發出 Amazing 的驚歎。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尤記得初代OPPO Find X上市時,人們驚歎於它無開孔的真·全面屏和機械式的升降結構,將手機的外觀設計帶入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而 Find X2,卻選擇做起了減法。在既有的成功基礎上做減法是需要極大勇氣的,升降結構除了第一眼的驚歎之外,帶來的卻是因為重量和厚度的增加而導致的體驗降級,OPPO 認識並改正了這一點。素皮版6.37 英寸的屏幕只有 198g 的重量,比6.1 寸 iPhone11 的 201g 還要更輕一些。拿在手中有一種“這麼大本應該很沉反而卻很輕巧”的錯覺感,而這份錯覺感,對用戶的體驗來說,是一種正向的反饋。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如果說正面設計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展現一體式的沉默美,那麼背殼就成了品牌之間爭奇鬥豔的主戰場。蘋果已經學會了“偷懶”,一枚Logo 就能吃遍天。而安卓陣營因為慘烈的競爭卻不敢如此託大。背殼的材質、配色、攝像頭的佈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用戶的選擇。從我的主觀上毫不掩飾的說,我討厭方形和圓形的浴霸,以及動不動就佔據整個手機三分之一面積的矩陣式佈局,哪怕你的攝像能力再厲害。

當初選擇 iPhone 11 是因為它的優點大過缺點,卻不代表我認同它的設計。可以說,蘋果在外觀設計上,真的越來越懶。而OPPO Find X2 Pro,又一次做了設計上可見的減法。一款售價 6999元的旗艦機型,竟然只有三攝,我只能說 OPPO 真的膽大,但我喜歡這樣的膽大。長焦、主攝、超廣角,沒有為了湊數而增加的四攝和五攝。豎排的佈局把面積也保持的剛剛好。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街上看到一個美女,人們往往會感嘆其美妙的腰身。其實腰身對於一款手機來說,也同樣重要。屏幕和背殼向邊框的延伸起到了視覺收窄的效果,乍看之下像極了玫瑰金色的刀鋒。按鍵佈局比較常規,手感也比較清脆。上下邊框採用了內凹的設計,是為了保證握持時小拇指的手感。很多朋友反饋說不喜歡這樣的設計,而我個人倒是對這一點不太敏感。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OPPO Find X2 Pro 與 iPhone11 的外觀,我無法說哪一個好看或者哪一個難看,畢竟這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情。但蘋果在外觀設計上越來越沒有追求卻是有目共睹,每年通過增加顏色來創造銷量的聲音不絕於耳,可以跑馬的邊框和 OPPO Find X2 Pro 放在一起像極了一款老人機。所以在外觀體驗的這一章節,我投 OPPO 一票。

屏幕:真旗艦的殺手鐧

相信大家對OPPO Find X2 Pro 上這塊屏幕的參數已經耳熟能詳。3K QHD+的分辨率,120Hz的刷新率、1200NIT 的峰值亮度、10 億色、HDR等等等等,但很多沒有上手這塊機器朋友,面對這一堆高深的參數,心中或許依然會有疑問:這是不是發佈會上用來吸引眼球的噱頭?在我起初看到各種爆料之時,我也有同樣的疑慮,但當我真正拿到這臺手機,當初的疑慮變為了腦海中無數個驚歎的感嘆號。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3168*1440 的分辨率,不夠嚴謹的我向朋友介紹時總是用 3K 來代替。但 OPPO 卻相當嚴謹,在他們的宣傳用語中,3K QHD+才是對這塊屏幕分辨率的完整定義。OPPO 愛極了自己的這塊屏幕,以至於不允許因為自己的不嚴謹而讓其遭受質疑。iPhone 11 的分辨率為 1792*828,屬於 720P 的屏幕。但如果僅僅因為分辨率高就簡單斷言 Find X2 比 iPhone11 顯示效果更清晰,這也是非常不嚴肅的。真正決定清晰度的是 PPI,也就是單位像素密度。Find X2 Pro 的 PPI 為 513,iPhone 11 為 326,通過下圖可以明顯看到,即使是放大更高的倍數,左側的OPPO Find X2 Pro 的屏幕也要比 iPhone11 細膩不少。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總是有朋友問我,為什麼這款手機的屏幕這麼長。Find X2 Pro 的長寬比為 2.2:1,這是一個非常適合播放電影的比例。剛才說過,人的眼睛是非常挑剔的,使用OPPO Find X2播放電影,可以讓長邊撐滿屏幕,上下留邊更窄,觀影時更有沉浸感和代入感。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很多朋友會問,1200NIT 的峰值亮度有什麼用?有誰會將亮度條拉到最大?這事兒要分兩種使用場景去說。對於咱們普通用戶,峰值亮度越高,我們在室外強光下越能夠看清屏幕內容,這是峰值亮度的使用場景之一。另外,在觀看高對比度的電影時,我們能看到更貼近於真實世界的明暗對比,再配合上 HDR 技術,我們還能看到更多的暗部細節。這一切,都讓我們更願意用這塊小屏幕去觀看電影,來獲得視覺上的真實感和臨場感。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由於沒有專業的攝影條件,所以我無法將 OPPO Find X2 Pro和普通手機的畫質差異通過翻拍的形式表現出來。上面這幅圖是飛豬老師與影視颶風團隊一起為拍攝的 4K 120 幀 HDR 短片中的一個鏡頭。當我使用Find X2 觀看時,能夠看到右下方的蘑菇雲具有非常清晰的明暗層次,而當我使用普通顯示器編輯這篇文章時,我看到的就是一團漆黑。一款素質優秀的屏幕,用於觀看影片和圖片時可以幫助你更準確的瞭解作者的意圖,還原當時創作者實際看到的事物與風景,這就是 Find X2 Pro這塊屏幕,存在的意義。

120Hz 的屏幕刷新率搭配 240Hz 的採樣率,如果只用“流暢”來形容未免顯得太過敷衍。但我又確實很難形象地去表達這項參數帶來的巨大提升。但在我為了測試遊戲散熱性能時,《和平精英》的遊戲體驗讓我真正能夠用語言去形容 120Hz 的屏幕刷新率帶來的巨大提升。所以,這部分我們暫時先按下不表。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在觀看 120 幀的高幀率視頻時,擁有 120 Hz 刷新率的屏幕,能夠比普通 60Hz的屏幕展示豐富兩倍的細節。所帶來的就是更加貼近於現實的臨場感。而目前階段,我們使用的各大主流視頻內容網站,大部分還是 24 幀和 30 幀的視頻,OPPO Find X2 使用了Motion Clear 視頻插幀技術將你觀看的視頻自動提升到 60 幀,同樣讓你的視覺體驗更加身歷其境。

以往三星最好的屏幕除了自家使用外,都供應給了蘋果。這也是為什麼蘋果和三星的手機屏幕效果的DisplayMate評分一直穩居 A+的原因,而今年這個行列又有了新的一員:OPPO Find X2 Pro。能夠得到三星專門定製的頂級屏幕,也體現出 OPPO 品牌的實力和衝擊高端的決心。而對於用戶來講,想要頂級的屏幕配置,不必只在價格高昂的三星 S 和蘋果 pro 系列當中選擇,現在,還有了性價比更高的Find X2。

攝像:硬件與算法的比拼

攝影攝像,可以說是除了內存之外,Pro版本與普通版本最大的區別。Pro 版本提供了 4800 萬的 IMX689 主攝、4800 萬的 IMX586 超廣角還有 1300 萬的潛望式長焦。搭載了索尼定製 IMX689傳感器的主攝鏡頭,1/1.4英寸的超大感光面積可以說是現在 4800 萬像素中最大尺寸的圖像傳感器了。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上圖中,左為 Find X2 Pro,右為 iPhone 11。從實際場景的還原度上來看,Find X2 Pro 更貼近於真實場景下稍顯綠色的大海和淡藍的天空,而 iPhone 11 則明顯加重了色彩的渲染。4800 萬像素的超廣角,使用了IMX586 傳感器,在普通版本上是作為主攝存在的。超廣角端的畫質自然不必多說,對於超廣角畸變的處理也非常優秀,兩側樓宇的邊線依然筆直,完全看不到任何畸變的發生。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Find X2 的潛望式變焦,將混合光學變焦提升到了 10 倍,而光學變焦的優勢自然就是保證畫質。潛望式變焦的最大優勢,就是控制攝像模組的厚度。擁有十倍變焦的 Find X2 Pro,攝像頭突出的厚度僅有一元硬幣的厚度,保證了握持時的手感。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從上圖可以看到,10 倍之內的照片都屬於完全可用的狀態,而 60 倍畫面模糊,幾乎不可用,但是防抖效卻讓我感到驚豔。另外感覺有些不足的地方是不同倍率之間色差還是非常明顯,從上面圖片中的天空的對比就可以看到。

另外,4800 萬的超廣角鏡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使用場景,那就是微距。在超級微距模式下,Find X2 可以將拍攝物體最高放大的八倍,提供了更多創意的玩法。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而沒有微距模式的 iPhone11 只能依靠後期裁剪來實現微距效果,最終成像自然也就差一大截。

在人人都是 vlogger 的今天,視頻拍攝的防抖能力也成為了手機廠商的必勝法寶。而 OPPO自帶普通防抖、超級防抖和超級防抖 Pro 模式,讓手機穩定器,可以徹底和你說 byebye。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此外,得益於雙 ISO 的加持,FInd X2 Pro 的夜景拍攝能力也不容小覷。夜晚肉眼實際不可見的細節,也能通過它的鏡頭展現在你的眼前。而且噪點控制得相當優秀。除此之外,Find X2 還提供了專業模式和 RAW 照片的拍攝,在許多條件苛刻的拍攝場景下,用戶可以自定義色溫、快門速度、焦距和感光度,來實現各種創意拍攝。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自從 OPPO Find X2 Pro 發佈之後,DXOMARK手機排行榜再一次被刷新。Find X2 與一億像素的小米 10Pro 並居榜首。超大面積的傳感器以及雙 ISO的加持,再加上更專業的算法,就是它的制勝法寶。

芯片:和卡頓徹底說拜拜

作為一款旗艦手機,運算系統的配置沒有什麼好擔心的,高通865 頂級芯片,12G 的 LPDDR5 內存以及 256G的UFS3.0 閃存,都可以讓你感受到絲滑順暢。相比於安兔兔的分數,我更在意的是實際使用的感覺。在拿到 FInd X2 Pro 之前,我依然對安卓系統的多任務管理能力有所懷疑,總是擔心會不會像以前一樣,需要頻繁的自己去殺掉 App 釋放內存才可以。而使用 Find X2 Pro 的這段時間,我對安卓旗艦有了新的認識。與 iPhone頻繁殺死後臺程序保證運行流暢的偽後臺不同,安卓是真正的後臺運行,在方便用戶切換程序的同時也對 GPU 和內存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此刻我後臺開啟了包括今日頭條、抖音、B站、什麼值得買、網易雲音樂、微信、支付寶等等 17 個常用的應用,內存佔用僅剩下 2.76GB。在這種狀態下使用手機,沒有感覺到任何不流暢的感覺,在操作動畫的流暢度方面也比iPhone11 要好出不少。另外還是要提醒大家一點,軟件儘量還是從官方市場進行下載。安卓的開放性是一把雙刃劍,帶來自由的同時也為不少垃圾軟件提供了生存空間。

高通 865 的處理器,我想結合 Find X2 的 120Hz 刷新率一起來聊一聊。我真正認識到它們的威力,是在玩《和平精英》的過程當中。我是一名 3D 眩暈症的遊戲玩家,真的很慘,從當年的 CS、到後來的吃雞、塞爾達、荒野大鏢客,只要玩半小時必然頭暈噁心。但令人意外的是,OPPO Find X2 Pro,幫我找到了克服頭暈的方法。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既然是測試旗艦機,畫質和幀數自然要設置到最高。在遊戲過程中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在頻繁的控制方向和瞄準時,畫面的變化非常順滑,在遊戲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我並沒有感覺到以往的不適感。而當我在遊戲過程中將幀數修改為 60 幀,在下一刻那份不適感就立馬回來了。3D 眩暈症本身就是對畫面的抖動非常敏感,在奔跑中變換方向時那種畫面的跳躍感讓我非常不適,於是我又果斷切換回 120 幀。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正所謂有得必有失。865 芯片與 120Hz 的王炸,帶來的就是功耗的增加。在日常使用中 OPPO 增加了許多智能切換的功能來控制功耗,但是在應付集中運算的遊戲時卻無能為力。在遊戲過程中,能夠明顯感覺到手機兩端的金屬邊框發熱嚴重,甚至有了燙手的感覺。不過功耗高發熱嚴重是 865 芯片的通病,這個鍋,還是得高通來背。所以如果使用 Find X2 開高幀率玩遊戲的話,記得把手機殼摘掉。

信號一直是高通芯片的強項,這裡我就不用多做介紹了。根據網絡環境智能切換 4G 和 5G 信號,也是 OPPO 對於能耗優化的眾多操作之一。總之一句話,信號要比 iPhone11 表現好太多。舉個例子,我一直以為我們單元的電梯裡就是沒有信號,直到用了 Find X2 在電梯裡還能刷微博,我才知道自己被 iPhone 騙的好慘。

續航:意料之中與意料之外

相比於屏幕、攝像頭、配置性能這些見仁見智的參數,續航是一個全民都可以發表意見的話題,因為它有一個非常容易判斷的標準,那就是使用時間。4260mAh 的電池容量,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基本能夠滿足10 個小時的使用時間,這期間大概包括 2 個小時左右的電話會議、1 個小時左右的微信聊天(其餘大部分微信聊天都在電腦端進行)、1 小時左右的今日頭條、微博和B 站,另外還有一些其他臨時性的工作。如果你喜歡玩遊戲或者視頻聊天,這個時間還要再縮短一些。一段時間的使用下來,其實 Find X2 Pro 的續航能力和之前使用 iPhone 11差不太多。都是剛好一天,都是沒有太多的電量焦慮。這些,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讓我感受到意料之外驚喜的,不是續航,而是 Find X2 帶來的 65W SuperVooc2.0 超級閃充。Find X2 真正改變了我的使用習慣。經過實際測試,只需要 10 分鐘,Find X2 就從從 4%充到了 45%,出門應急的話,只要帶著配套充電器,隨便找個小店就能解決大問題。從 45%到 70%又用了 10 分鐘,這時候已經可以繼續瀟灑的玩耍,如果你還不滿足,再花 10 分鐘,電量來到了 95%,妥妥解決充電焦慮。

一名果粉的糾結與選擇:OPPO Find X2 Pro深度體驗

只需要半個小時就可以充滿電,我自然不願意整晚插著電源讓電池持續進行渦流充電。睡前洗漱時充一會兒就好了。我們不必在驚歎和炫耀過後為了延長續航而偷偷切換回 4G和60Hz刷新率,我們可以時時刻刻享受高性能和高規格的屏幕帶來的暢快體驗。65W 超級快充,就是 OPPO 為了讓高通 865 芯片和 120Hz 刷新率真正落地而給出的最優解決方案。至於說頻繁充電會不會減少電池的壽命,或許答案是肯定的,但兩年或者三年換一塊電池,好像也並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情。

沒有無線充電,或許成為了 OPPO Find X2 Pro 讓很多朋友詬病的一點。確實,習慣了無線充電的我在上手 FInd X2 時也感受了許多不便。OPPO 為了減少機身的厚度而捨棄無線充電,是它的堅持。只是這份堅持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買單。而對我來說,習慣 65W 超級快充之後,無線充電的需求確實變得不再那麼強烈。

後記

這段時間的使用下來,Find X2 與 iPhone 11 到底哪一個才能成為我的主力機,成為了困擾我的一個難題。SIM 卡頻繁更換了好幾次,從這臺手機換到另一臺手機,選擇困難症徹底爆發。最後還是老婆給了我一個直擊靈魂深處的拷問:你的微信,在哪個手機上使用的最多,那個手機就是你的主力機。恍然大悟的我心中頓時有了答案,那就是 OPPO Find X2 Pro。即便隨機附送的手機殼十分滑膩,即便曲面屏沒有合適的貼膜只能裸奔,即便沒有了 AirDrop 我只能使用微信傳輸照片,但最吸引我的,還是每次點亮 Find X2 Pro 屏幕時,雙眼感受到的震撼和滿足。

感謝收看圖南指北,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