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種業“戴帽”首日跌停,專家稱今年業績仍不樂觀

3月23日,因連續2年虧損,甘肅省敦煌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證券簡稱“敦煌種業”)以“*ST敦種”的證券簡稱,進入“戴帽”的首個交易日,開盤一字跌停。截至午間休盤,報3.78元/股,跌幅為-5.03%,市值僅19.95億元。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2019年,敦煌種業為增加業績,實施多項資產交易未果。專家表示,敦煌種業今年市場形勢預計依舊嚴峻,業績仍不容樂觀,“如不增加優質板塊和資產,可能幾乎沒有轉機”。

“戴帽”首日一字跌停

公開資料顯示,敦煌種業主要從事農作物種子的研發、銷售,脫水菜、番茄粉、啤酒花製品和高品質果蔬鮮品的生產銷售,2004年1月15日在上交所上市。其第一大股東為酒泉地區現代農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後者的實際控制人為酒泉市國資委。

3月19日,敦煌種業披露2019年年度財報,其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1.84億元,同比增長54.24%;但虧損1.7億元。這是該公司連續兩年出現虧損。2018年,該公司虧損達2.18億元。

因此,2019年年度財報披露當日,敦煌種業發佈公告稱,由於2018年度、2019年度淨利潤均為負值,根據有關規定,其股票將在2019年年度報告披露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起始日為3月23日。其股票簡稱從“敦煌種業”變更為“*ST敦種”,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3月23日,敦煌種業正式“戴帽”首日,開盤後股價一字跌停,截至午間休盤,其股價報3.78元/股,市值僅19.95億元。

去年多項資產處理方案未果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敦煌種業為了增加業績,實施多項資產交易未果。

去年3月29日,敦煌種業宣佈擬公開掛牌轉讓子公司甘肅敦煌種業油脂有限公司100%股權,掛牌底價擬以對油脂公司債務本息共計1.93億元進行豁免後,以不低於評估值3052萬元為底價向社會公開轉讓。截至目前,油脂公司股權轉讓事項尚未完成。

同年6月14日,敦煌種業又宣佈擬掛牌公開出售停產閒置的子公司寧夏種子分公司整體資產,以不低於評估值1.04億元為底價向社會公開出售。截至目前,該資產出售事項尚未完成。

同年12月2日,敦煌種業公佈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方式購買北京首農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權。首農股份兩大股東首農食品集團和中信農業當時回應新京報記者稱,該項收購實為首農股份欲借殼上市。不過,該事項在11天后宣佈“流產”。

2020年,敦煌種業將何去何從?3月23日,一位種業專家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敦煌種業今年市場形勢預計依舊嚴峻,業績仍不容樂觀,“如不增加優質板塊和資產,公司可能幾乎沒有轉機。”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敦煌種業2019年年度財報也透露了自己可能面臨的風險。財報顯示,種子產業市場競爭激烈,品種井噴,供大於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銷售工作壓力較大。對此,公司將通過產業內部新品種市場化轉化、創新營銷模式等舉措應對。

此外,敦煌種業表示,今年還將催收應收賬款,消化種子庫存,利用閒置資產,通過合作經營、資產出讓、資產出租等手段提高資產利用率,提高企業盈利能力。

新京報記者 歐陽曉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