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者“悦” 远者“来”

“近者悦、远者来。”

悦来,坐落于市中区北部,岷江河畔。岷江平羌三峡绕悦来东南流过,古称犁头湾、犁头关,是朝廷设置的行政建制或驿站,也曾是有名的水码头。有史料记载:峡口西岸为悦来场,正处金牛河之南,是一处重要的关口。元代设峰门水站,明代设峰门水驿,其意均指为三峡之门户。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平羌三峡(高路川 摄)

平羌三峡又称平羌小三峡或嘉州小三峡,由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连贯而成,全长10余公里。峡区河道蜿蜒迂回,江水碧蓝平静,两岸风光旖旎。经过几十年的发掘、考查,景区内有平羌大佛、上观音、下观音等文物景观40余处。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唐代诗仙李白脍炙人口的《峨眉山月歌》成为赞誉平羌三峡美景的千古绝唱。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平羌三峡背峨峡段毛码头处,有一座突兀的山峰叫大佛爷山(宋代称涌佛山),其山顶临江悬崖上矗立着一尊石佛。此佛上半身基本凿成,高约15米、宽约6米,距江面高约100米,头、脸、颈、肩、胸分明,发髻、耳廊逼真,眼、鼻、嘴未雕塑。相传此佛系唐代时期为保佑来往岷江平羌三峡行人及船只平安,鲁班师徒所修,为何修而未完,令各界人士为之探寻却不得其解,至今仍是一个谜。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石鸭子位于平羌三峡平羌峡段,船行至此,河边右岸呈现大片嶙峋怪状的石头奇观,长约1000米、宽约100米,细看每个石头像极了姿态各异的鸭子。据说在河水消退时,一大片形似鸭子的石头半淹半现,石头上的青苔被太阳晒白,远观就像一大群鸭子在河中戏游。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高路川 摄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相传古代洪雅有一群野鸭子,一早一晚经常飞到龙岩偷吃农民的谷子,影响收成,于是农民们准备了沙枪,埋伏于山间。一日,野鸭子们正在吃谷子时,被农民用沙枪击中,纷纷掉落河中,变成了“石鸭子”留在了此地。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太白亭是李白来到平羌三峡的历史鉴证。据史料记载,李白当年乘舟夜发的清溪,即今市中区悦来一带。“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看月时登楼”即是唐代诗人李白当时所著。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悦来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丶文化厚重,民间流传很多民谣(顺囗溜、山歌等),体裁简单、词句押韵、意味深长、寓教于乐,广为传唱吟诵。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脚咡班班,班上南山,南山大朵,一长二朵,金银果,银银果,谁数娃娃缩了一只花花脚,新官上阵,大官缩脚。”

“点点豆豆,衙门咳嗽,翻墙盖瓦,逮住就该打。”

“蜡壳咡蜡过光,背上背杆机关枪,走一步,打一枪,即就打了块鲢巴啷。”

悦来镇境内,有一处风景美丽如画、物产珍稀丰富的风水宝地,这里依山傍水,气候温和,土壤肥润,整湾满是荔枝树,故冠以“荔枝湾”的美名。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据传唐朝杨贵妃逆水游川,路过荔枝湾,上岸品尝荔枝后将此处荔枝果实定为朝廷贡品,由此得名“官荔枝”。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官荔枝位于荔枝湾岷江河边,同根3株,枝繁叶茂,年年挂果。但悦来给人的惊喜可远远不止荔枝而已,不信你来!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四月,一树樱桃带雨红,想要吃到这么好吃的樱桃你可要赶紧啦!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五月杨梅正当时,一颗颗紫红的杨梅挂满枝头,只要你来,看上哪颗吃哪颗!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七月八月,漫山遍野的荔枝压满枝头,站在荔枝树下,伸手摘下一颗轻轻剥开,汁水丰盈,果肉晶莹,只叫人连连称赞。

悦来记忆 | 近者“悦” 远者“来”

只要你来,还有那六月的红桃子熟红如火;九月的桂圆绛衣摇曳绽冰肌;十月的柚子金黄甜脆酸柔爽;冬日里的柑橘任你尝!

(乐山市市中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