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飛屋環遊記》: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是聽從內心

我從小喜歡寫詩,自那時起我就將詩人當做我的夢想。父母卻不能明白我的內心,他們總認為那是奇怪、陌生和過於情緒化的夢想。我卻不以為然。

直到長大成年,我才明白內心深處的夢想不一定非得實現,只要心中有夢,笑容總是會無處不在。而這樣豁然開朗的醒悟,我在電影《飛屋環遊記》中也看到了。

豆瓣9.0《飛屋環遊記》: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是聽從內心

《飛屋環遊記》上映於2009年,豆瓣評分高達9.0分,它完美地呈現了夢想與現實交織的動畫世界。影片講述的是失去妻子的卡爾為了完成妻子的夢想,將氣球栓著房子飛上天空,開啟尋夢之旅。路途之中,卡爾與小男孩羅素經歷了一系列探險的故事。

仔細分析,電影是一部追夢的喜劇片,劇情看起來有些荒誕可笑、不切實際。但縱觀全部劇情的主要角色,卻能向觀眾投射出一個人生哲理,那就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是聽從內心深處的聲音。今天我透過劇情中主要角色,解讀他們在夢想和現實之間的抉擇變化,並從中帶來我的思考。

豆瓣9.0《飛屋環遊記》: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是聽從內心

01、夢想與現實之間總是包含兩種截然不同的決擇

夢想是一個美妙的東西,它能賦予我們不斷奮鬥、不斷追求的“魔力”。然而,當我們心中的夢想碰上了殘酷的現實,總是難以實現。因此說,夢想與現實之間總是包含兩種截然不同的抉擇,要麼堅持,要麼放棄。

①、艾莉和卡爾:一生都夢想著居住在“天堂瀑布”的“痴狂者”

影片中,假小子艾莉遇上卡爾,就一直在向卡爾展示她的夢想——居住在“天堂瀑布”。兩個人結婚後,一直朝著這個夢想出發。他們一起攢錢、一起憧憬,一起堅持。

可是面對生活之中,到處都需要用錢的殘酷,他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敲碎存錢罐,用來援助生活。就這樣兜兜轉轉幾十年,直到艾莉去世,他們也未能實現夢想。

在我看來,艾莉和卡爾只是追夢的“痴狂者”。雖然他們一生堅持追夢,但是他們面對現實生活的一次又一次重擊,又不得不親手去折斷夢想的翅膀。那看似是他們的無奈之舉,但無時無刻都反應著他們內心的迷茫和妥協,他們發現在夢想和現實之間、逃避和麵對之間,他們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北島曾經說過:

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未來,關於夢想,關於環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豆瓣9.0《飛屋環遊記》: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是聽從內心

②、羅素:年少輕狂,一生只為成為高級荒野探險家

影片中的小羅素年少輕狂,便在探險生涯獲得無數的徽章,唯獨只缺少敬愛老人的榮譽徽章。面對夢想,小羅素將他的執著與堅持,向觀眾們展示得淋漓盡致。

小羅素遇到卡爾以後,就決心要幫助卡爾,以便升級為高級荒野探險家。可是小羅結識了怪鳥凱文和狗狗道格以後,便非常喜歡他們。電影的後半段,小羅為了營救凱文,不惜放棄自己探險家的夢想。

仔細想來,小羅年紀不大,他身上所具有的勇敢、善良以及堅毅的優良品質,無不讓觀眾們感觸良多。在夢想和現實之間,雖然小羅一直保留著內心深處的善良,但他從來並沒有放棄夢想,而是改變了夢想的形式而已。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

沒有善良,一個人給予另一個人的真正發自肺腑的溫暖,就不可能有精神的美。

豆瓣9.0《飛屋環遊記》: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是聽從內心

③、查爾斯蒙茨:以諾言定義夢想的“悲情人物”

影片一開始,便介紹了高級探險家蒙茨精彩的探險生涯。蒙茨站在高高的探險飛船上,在無數粉絲面前,炫耀自己的探險傑作——巨型怪鳥骨骼。然而,蒙茨帶回來的傑作卻被科學家誣陷為個人偽造。一時之間,蒙茨名譽掃地,

蒙茨為了挽回名譽,在粉絲面前發誓,一定活捉巨型怪鳥。而後,蒙茨開著探險飛船踏上繼續冒險生涯。

蒙茨看似是為了自己的夢想繼續揚帆起航,實際上他只是一個以諾言定義夢想的“悲情人物”。尤其在影片的後半段,蒙茨為了完成自己所謂的夢想,無所不用其極,也將自己的人性扭曲到了極點。從某一意義說,蒙茨並不是選擇了夢想,而是選擇了恢復已經往日的名與利。

伊索曾說:

人不可因為人生的名聲和榮譽而成為盲目,因為所有得來的東西都是外物。

豆瓣9.0《飛屋環遊記》: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是聽從內心

電影《飛屋環遊記》中蘊含的深刻主題: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是聽從內心

夢想是我們每一個人前進的動力,不僅能夠托起我們重生的起點,它更如同一條暗黑的地下通道,能夠改變我們的性格、職業方向和人際關係。很多人為了一個夢想,不斷地求知、探索,奔赴在一條未知的道路。回過頭來,他們才發現夢想還沒實現,自己卻已是遍體鱗傷。在我看來,在冷冰冰的現實重擊之中,夢想是否繼續下去,最重要的還是遵從內心的聲音。而這,正是電影《飛屋環遊記》中蘊含的深刻主題。

1、艾莉傾其一生只為夢想,直到去世她也未能如願

影片中,艾莉自小就夢想居住在“天堂瀑布”,和卡爾結婚後也沒有放棄夢想,她是屬於追夢的狂熱女人。艾莉為著自己的夢想,制訂了各種各樣的計劃,可每次都是倒在現實之下。

時間流逝,艾莉年紀漸漸大了,身體每況愈下。臨死前,她拿出自己的探險日記,交給年邁的卡爾,她深情地摸著卡爾的臉,永遠地閉上了眼。後來,卡爾在艾莉的探險日記上看到艾莉的遺言:

謝謝你陪我走過這一段冒險之旅,去開展新的冒險之旅吧!

在我看來,艾莉的這句遺言,是她臨死前內心深處最為真實的聲音。這種聲音的語氣之中,帶著一些淡淡的憂傷,也正宣告著她對夢想的放棄。或許在艾莉的心裡,卡爾今後人生的幸福才是她最大的夢想。從某種意義上說,艾莉只是聽從內心的聲音,從一個夢想轉變成為了另一個夢想。

豆瓣9.0《飛屋環遊記》: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是聽從內心

2、失去妻子的卡爾為了營救凱文,放棄了自己與妻子一生追求的夢想

影片中,艾莉離世以後,卡爾一個人形單影隻,生活一片糟糕。尤其是房子拆遷時,卡爾在憤怒之餘將他人的頭打破,惹上官司,被判進入養老院生活。儘管如此,卡爾心中還是堅守一絲希望。

當有人來接卡爾去養老院時,他將數以萬計的氣球拴著屋子一飛沖天,真正開始了自己的追夢之旅。一路上,他遇見了小羅、凱文、道格。就在卡爾夢想快要實現的時候,卡爾為了營救凱文,不惜將屋子的東西全部丟出來,帶著一個空蕩蕩的屋子繼續揚帆起航。

其實,此時此刻的卡爾離夢想只有一步之遙,他是可以不顧一切地朝著夢想繼續出發的。然而在夢想和現實之間,卡爾放棄了與妻子追求一生的夢想。他和妻子畢生的追求,並沒有掩蓋住他內心炙熱的責任和擔當。他眼露射線一樣的光芒,即使難如登天、付出生命,他也如同勇士一般廝殺。

葉芝曾說過:

奈何一個人隨著年齡增長,夢想便不復輕盈。他開始用雙手掂量生活,更看重果實而非花朵。

豆瓣9.0《飛屋環遊記》: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是聽從內心

3、羅素那一縷年少的冒險夢,伴隨著凱文的落難支離破碎

剛開始,羅素一再糾纏著卡爾,只為了從卡爾身上得到他想要的榮譽徽章。在陪著卡爾探險的路途中,羅素一直不離不棄。羅素先後遇見了凱文、道格,三番幾次都想讓卡爾收留他們。

當凱文被蒙茨抓走時,羅素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營救凱文,但這遭到卡爾的拒絕。失去卡爾支持的羅素,並沒有害怕,而是私自爬上房子將氣球綁在身上,單槍匹馬去營救凱文。

仔細想來,羅素如果不去營救凱文,陪著卡爾完成夢想,那麼他很大可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終於,羅素那一縷年少的冒險夢,伴隨著凱文的落難支離破碎。因為他抵不過現實、抵不過內心炙熱的友情。雖然前面險象環生,但是他內心深處的聲音告訴他,凱文是他最好的朋友,他不得不救。羅素介於夢想和現實之間,心欲的灑脫無疑比什麼都珍貴無比。

保羅·戈埃羅曾說:

沒有一顆心,會因為追求夢想而受傷。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來幫忙。

豆瓣9.0《飛屋環遊記》: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是聽從內心

03、《飛屋環遊記》給我們帶來的生活啟示

夢想像植入心間的火種,呼呼地燃燒著,照亮了我們生命的旅程。雖說如此,但有時候夢想卻是一把鋒利的刀劍,總是會在無形之中,給人隱形的傷害。因此說,我們在追夢時,更多的時候應該避其鋒芒、短暫地退讓,才能讓我們安然無恙。而這,正是電影《飛屋環遊記》給我們帶來的生活啟示,在我看來,有以下兩個方面:

√、追夢途中,適度的放棄更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我們總是痴迷於夢想,在虛構的世界裡,深深被夢想所困擾。我們有時迷茫、有時困頓、有時絕望......以至於總不知路在何方。當我們們沉下心來,才發現夢想之外,我們已經丟失了很多東西,例如健康、親情、友情以及愛情等。其實,在追夢途中,我們適度的放棄,不僅保護了我們的心靈免受傷害,更有利於我們再次向夢想發起衝擊。

正如影片中的蒙茨,他為了所謂的夢想踏上征程,遇上了卡爾和羅素之後,更是熱情招待。直到從羅素口裡得知了自己一輩子尋找的怪鳥就是凱文。他頓時原形畢露,將夢想凌駕任何東西之上,最後換來的結局卻是丟失性命。或許,他適度地選擇放棄,選擇一種較為平和的行為,很大可能他還是可以實現夢想的。

豆瓣9.0《飛屋環遊記》: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是聽從內心

√、夢想應該從切合實際的角度出發

當我們實現夢想的那一刻,我們都是高興和舒心的。可是很多人的夢想總是誇誇其談、不切實際,他們一開始就將夢想制定得難如登天,比如一夜之間成為富翁、成為明星等等。說出來,不僅別人嘲笑,而且連自己也不敢相信。這樣的夢想無疑是不可能實現的。在我看來,大夢想只是自己的一個又一個的微小夢想,慢慢匯聚成為一片大河流。

其實影片中的艾莉正是這樣的“悲劇”,她一輩子夢想居住在“天堂瀑布”,可她連“天堂瀑布”的明確地址都不知道,又談何實現?卡爾雖然靠著夢幻般的方法差點實現,但是我們都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氣球拉起屋子飛翔在天空之中,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居里夫人曾經說過:

人的一生就是這樣,先把人生變成一個科學的夢,然後再把夢變成現實

豆瓣9.0《飛屋環遊記》: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是聽從內心

04、《飛屋環遊記》與《月亮與六便士》存在的不同之處

自我觀看完《飛屋環遊記》,對於夢想,我內心感慨萬千。與此同時,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另外一本關於夢想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在《月亮與六便士》一書中,斯特里克蘭德面對夢想放棄了一切,包括自己的事業和親人。而這在冥冥之中註定了他與卡爾之間的不同之處。在我看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人物性格來看:斯特里克蘭德執著、冷血,卡爾更具有感情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人到中年的斯特里克蘭德雖說有著富裕美滿的生活,但他為了追求內心的繪畫夢想,不惜拋棄妻子和孩子,毅然決然地選擇離家出走。縱然他被病魔纏身,他也愈發執著。對於斯特里克蘭德來說,夢想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一切,任何人都不能阻擋他實現夢想的步伐。

相比斯特里克蘭德,卡爾在夢想面前,更具有摻雜更多是個人感情。尤其是怪鳥凱文遇難,卡爾忍痛砸碎了整個所有的物品。其實,那些物品不僅只是物品,更多的是他與妻子之間最美好的回憶。

對於卡爾來說,夢想並不是人生的全部,夢想之外還有更加美妙的東西。

豆瓣9.0《飛屋環遊記》: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是聽從內心

2、從人物關係看:卡爾與艾莉是真心相愛,而斯特里克蘭德與太太並沒有深厚的感情

在電影《飛屋環遊記》中,卡爾和艾莉因為冒險相遇,自結婚後,更是恩愛無比。他們一起憧憬未來、一起徜徉在藍天白雲之間、他們相互攜手白頭。

對於艾莉和卡爾來說,看著彼此幸福的笑臉,才是他們內心之中真正的夢想。

斯特里克蘭德與太太表面上看起來恩愛和睦,令人羨慕不已。但是漂亮、識大體的斯特里克蘭德太太卻有著一個致命的缺點,她完全不瞭解丈夫,不瞭解丈夫內心的孤獨,是來源於對藝術的追而不得。從某種意義上說,斯特里克蘭德與太太之間並沒有深厚的感情,他們不懂彼此,更從站在對方的角度想過問題。

豆瓣9.0《飛屋環遊記》: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是聽從內心

3、從作品結局看:卡爾得到了比夢想更為寶貴的東西,斯特里克蘭德更為悲壯

在《飛屋環遊記》中,卡爾、羅素和道格同心協力救出了凱文,並將凱文送回了大自然。他們回到了夢想的起點,開啟了新的人生篇章。雖說卡爾沒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他收穫了更多比夢想更為寶貴的東西,例如愛、善良、幸福等。

相比卡爾,斯特里克蘭德的結局並不完美。雖說他得到了愛塔的愛,不幸的卻是他患上麻風病,成為一名盲人,直到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畫,身體潰爛而死。斯特里克蘭德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衝破內心的孤獨,實現藝術靈魂的自由,他無疑是悲壯的。

豆瓣9.0《飛屋環遊記》: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是聽從內心

結束語:

《飛屋環遊記》是一部夢幻動畫電影,不論是卡爾和艾莉的浪漫愛情,還是藍天白雲間的爭鬥,每一個畫面都給人留下無盡的遐想。儘管誇張,但它卻無時無刻都在向我們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在夢想和現實之間,我們應該遵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適當的取捨,才能擁有更多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