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類末日的憂患意識和自救情懷或可催生先鋒科技

—— 讀Wenmang著作《人類末日來臨》印象


作者:劉靜【中國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液態金屬諸多全新科學發現/發明、新領域及新工業開創者。出版有16部跨學科前沿著作,20餘應邀著作章節;在國內外期刊發表有500餘篇研究論文或應邀評述,其中30餘篇被國際知名英文期刊選為封面或封底故事;已獲授權發明專利200餘項,研發的系列前沿技術和裝備在工業界和醫學界得到廣泛應用。研究發現在世界範圍被多種語言以及眾多國際頂尖科學新聞雜誌或專業網站如《新科學家》、《麻省理工技術評論》、《自然》等專題報道和評介。曾榮獲國際傳熱界最高獎之一的“威廉.伯格獎”、曾入圍有著國際發明和創新奧斯卡獎之稱的“2015R&D100Awards Finalist”等。】


對人類末日的憂患意識和自救情懷或可催生先鋒科技


先鋒書寫探索者Wenmang(文盲)書寫的先鋒科學哲學小說《人類末日來臨》(瑞典語版本在瑞典由萬之書屋出版社出版),評論這部被文盲稱之為盲小說的先鋒作品,一個重要因素是該小說中包含了不少新奇的先鋒科學思想,而且有趣的是還將我們的液態金屬科學發現寫到裡頭了,此時正好讀個究竟。

近來,全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肆虐,無數城市如同按下暫停鍵一般突然沉寂下來,從互聯網上翻看著各地街頭空無一人的景象,真有些說不出的蒼涼。再想到文盲這部作品,我不禁暗自有些驚詫,這部寫於2008年、出版於2012年並於2015年再版的作品,主題雖然有些聳人聽聞但卻出乎意外的現實,形式各異的“人類末日”離每個人真的是並不遙遠。小說中描述的人類在面臨末日到來時的無助感,莫不就是當下疫情中普羅大眾內心的真實寫照。文盲作品對我的一個觸動是,對人類末日的憂患意識和自救行動或可催生先鋒科技。人類需要前瞻自身面臨的潛在災難,並未雨綢繆的超前做出準備,決不能等到危機來臨時再作倉促應戰。

末日,可以說是現實社會普遍不敢直視但又必須認真對待的重大主題。人們或許會說,對此討論實在有些過於虛幻。然而,許許多多發生在眼前的事件不斷在提出警示,末日焦慮並非杞人憂天,只需審視下近期接二連三爆發的全球性新冠肺炎傳播、美國大流感、澳大利亞大火等,莫不如此。人類文明進程中面臨的複雜風險因素的確是越來越多了,許多重大事件往往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出現。在這些複雜因素中,每增加一個末日風險,人類自我毀滅的幾率就會提高几個數量級。即便是科學本身也不時暴露出其雙刃劍的負面性,我們引以為傲的科學在人類發展史上,僅僅只在近兩三百年才突飛猛進,而這還只是開端。可以說,未來科技發展的步伐會以指數方式呈現,一些看似異想天開的科學突破,完全可以在一瞬間悄然而至。這對人類文明進步當然是好事,但客觀上也帶來諸多不確定性。比如,基因編輯,在為治癒某些人類疾患創造希望的同時,也可能因此打開一系列不可控的生物潘多拉盒子,不受控的有意無意操縱病毒基因極有可能會釀成大錯;與此同時,自然界潛在病毒發生的基因變異與重組,也可能開啟災難性的疾病傳播鏈。無獨有偶的是,文盲在其瑞典版小說中,就特別描述了有實驗室將致命病毒賣給恐怖分子的故事,十克即可致死數十億人,這從技術角度看並非完全做不到。從這種意義上說,文盲小說給出了有力且真誠的預警。我閱讀此書得到的一個感受在於,要避免末日危機到來,得有先鋒探索的意識和行動。

對於人類末日這樣的宏大主題,文盲小說在寫法上頗具開創性,作者創立並淋漓盡致的展示了他所稱之為的盲書寫、盲敘述、盲修辭、盲閱讀風格。如果以先入為見的經驗去閱讀,會發覺故事情節和發展脈絡不易理解甚至有些混亂,但只要意識到這是此書刻意而為的創作初衷,就內心釋然了。文盲的書寫過程,並不是循規蹈矩的按照先後、過去、現在和未來這種時間因果順序,而是讓所有故事都同時呈現,如同鮮花一般同時綻開、怒放,這種在同一個維度讓不同事件和不同世界同步進行的行動,在人類這種三維認知角度看來,根本都不夠同時使用。小說用嶄新的穿越手法(其實是文盲對時間和空間的重新探索)走過了人類的各個標誌性時代甚至是一些傳說中的遠古王朝,且不分種族和國界,從黃帝大戰蚩尤,到古埃及修建金字塔,再到耶穌傳教等,繼而回到現實,轉而迎接外星文明與科技,這好比人類經歷了多個末日之後的輪迴。眾所周知,在古代中國人編撰的《山海經》中,就林林總總描述過各種稀奇古怪的物和事,現代人一般會認定那是些怪誕傳說。但也有頗為睿智的觀點指出,《山海經》紀錄的或許是造訪地球的遠古文明,那種發達程度,遠非現代社會所能及。文盲小說對此給予了認同和發揮。實際上,人類科技水平儘管當前還極為有限,但放眼看去,完全可以達到那些神怪傳說中對應的文明巔峰。

想到這裡,我腦海中不時閃現出這樣的疑問,難道未來高度發達的人類社會真的會迎來末日那一天,遭受無可挽回的毀滅,之後再進入到新物種的輪迴?其實,結論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部小說認真地引導了人們思考這樣的災難,並竭盡所能實現自救。小說中讓我略感遺憾之處是,由於逃不出以光的速度至少就要走一萬年的銀河系高溫噴流區域,太陽系文明最終還是依靠外星科技的到來而得到拯救。我不禁想,若人類末日真的到來時,沒有更高等文明的幫助,在幾百萬度甚至幾千萬度的銀河系高溫噴流區域,難道只能任由毀滅?結論顯然是否定的,面對未來太多的不確定性,人類有必要通力合作去探索各種先鋒科技。小說中給出了一些集結方案,值得進一步思索。

文盲的這部作品中,令人暗自稱奇的是,娓娓道來中涵蓋了眾多先鋒科學,有的已為世人耳熟能詳,有的仍停留在前沿科學家的論文中,有的更只是近年來人類才有的發現和認識。作為非科技界人士,文盲有著相當敏銳的視角,總能捕捉到當今最為前沿或者按其說法最為先鋒的科學突破,並將其發揮到小說中。我覺得頗感意外的是,書中竟然寫進了我們發現的液態金屬自驅動機器,並強調了相應工作對於人類的價值,這不得不說是文盲對先鋒科學的超前意識和視野使然,他其實很早就敏銳意識到我們所從事的液態金屬這一革命性新領域的重大意義,而那時全球範圍還少有科技界人士認識到這一點,有的甚至持反對態度。

2015年當我們已研究十多年的液態金屬還只是逐步進入人們視野時,文盲對此的熱烈反應讓我覺得很感動,他本人並不從事科學研究,但其眼界和對未來的把握其實超越了不少科技界人士,而且觀點相當銳利獨到。事實正是如此,液態金屬走入到2020年,已沒有任何懸念的成為世界範圍的重大科學熱點和前沿,來自無數實驗室的工作頻頻發表於各種頂尖學術期刊,一系列產業化實踐活動紛至沓來。這樣的情景我其實很早就預料到。作為在液態金屬領域耕耘了近20年的科技工作者,我經歷過不少研究不被業界認同但自己深以為是的漫長歲月,但讓我有點意外的是,對液態金屬人類意義認識相對比較透徹的,竟然是文盲這位先鋒科學哲學思想者。

文盲先鋒小說的一個特點還在於,敢於直麵人類經典理論的不足繼而巧妙提出不同看法,比如,小說中有著對超光速的大膽論斷。毫無疑問,人類科技若不能打破既有認識,是談不上重大創新的。這也是探索先鋒科學的意義所在。從這個層面上講,先鋒文學較之純科學乃至哲學本身可以在創新構想方面的步伐上邁得更大一些,這是其區別於傳統文學之處,屬於文盲所提出的盲探索的範疇。這部小說的先鋒寫法,是區別於常規創作手段的,由於小說寫的是末日狀態,人類的各種非正常表現,很大程度上在常人和平常思維看了,是不可接受的,為此整個小說都是瘋狂的,就連時空也是不正常的。所以文盲才借用瘋人院的瘋子來呈現“愛因斯坦”、“尼采”、“梵高”等人,以彰顯常人理解不了的在所謂正常世界下面的本真世界的那種不正常。就像宏觀表象世界下面的真實世界背後的量子世界一樣,同樣是不可思議的超真實。

文盲的書寫探索,就是把文字當成最基本的粒子,這種書寫意識新穎獨特。對文盲而言,文盲的文字行動,其實就是文盲的量子行動。這一切構成了我們表象世界下面更基本(我們無法看見)的本質世界,文盲在努力探索我們看不見、觀測不到的本質世界。在文盲世界裡,在宇宙中的每個粒子,都在文盲行動,宇宙也在文盲行動。文盲的行動,就是以宇宙為紙,以存在、不存在、超存在為筆,以此書寫看得見的宇宙、看不見的宇宙、超可見的宇宙。文盲認為,宇宙就有這種文盲本能,有了這種獨特本能,宇宙才能無中生有、變生一切。


對人類末日的憂患意識和自救情懷或可催生先鋒科技

文盲認為,宇宙的這種文盲行為,是宇宙本能的世界湧現,宇宙的文字就是量子,宇宙的文字行動就是量子的行動,這一點,文盲和許多書寫者都有所不同——作為書寫探索者,文盲把文字當成量子來書寫來探索,他是在探索不可能世界,在探索看不見這種世界,在探索不可見世界,在探索宇宙未知信息世界。


在文盲的書寫行動中,包含了文字、量子及信息的文盲行動,文盲在探索中發現:同一個文字這種光子(他把文字當成能傳輸信息的光子),它既是信息的發送者,也是信息的傳遞者,更是信息的接收者。這種激進超前的先鋒觀點,表面上看不可能,其實一切皆有可能。人類的生命張力,就是不斷把已知這種常識認為的不可能,變成可能。在文盲的書寫世界裡,作為信息的發送者和傳遞者,文字這種光子不是一種因果發送或傳遞方式,而是有N種方式(途中有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快、慢、增加或者減少);作為信息的接收者,文字這種光子不是一種因果接收方式,而是有N種接收方式。

文盲認為,光子的本質,在宇宙尺度上,是我們無法看見無法觀測的液滴狀態,是液滴的流體量子躍遷在超距離作用,這種作用只存在於宇宙是超流體態——宇宙的更加基本本質是液態(我們看不見的液態),所有的物質只是黏附在這種宇宙超流體液態當中的振動效應。

科學常識告訴我們,光子沒有質量,但是文盲認為光子是有質量的:光子是通過宇宙的超流體這種超液態超距離振動,從而導致產生信息。不但如此,文盲還認為光子、電子、夸克、引力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是可以繼續分割的,這些基本粒子的內部結構,其實是流體這種液態的振動。所以,文盲的科學哲學小說的書寫探索,才把文字當成可以繼續分割的光子、電子、夸克、引力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打開了這些基本粒子,就可以進入文字的內部世界,探索其中的未知奧秘。對於科學常識認為不可再分割的基本粒子,文盲提出的這些看法,不管對與錯,都是一個嶄新的看法。超越已知,探索未知,永遠都是人類不斷向宇宙深處挺進的動力。

對文盲而言,文盲的這種書寫行動,其實是在探索文字內部看不見、隱藏在現實世界下面的更基本的量子世界,這種量子世界介於真實存在和不存在之外,是量子世界的文盲衍生(衍生現實)和文盲湧現(湧現現實)。文盲的這種文盲行動,逆轉了信息的因果關係,讓量子的疊加態,處於一種因果不穩定或顛倒或錯亂的狀態:事件結果,可以發生在事件起因之前;事件結果,可以發生在結果之前的事件過程當中;事件結果,可以發生在事件起因的同時。照文盲的這個觀點,某個事件可以是另一事件或者N個事件的起因,也可以同時是另一事件或者N個事件的結果。一個事件可以導致事件之前發生的另一個事件或N個事件。更為瘋狂的是,文盲試圖把這種事件的文盲行動推廣到整個宇宙甚至宇宙之外。在文盲看來,在整個宇宙甚至宇宙之外,都有各自的文盲行動之物理特性。顯然,文盲把這種(或N種)行為,稱之為宇宙及宇宙之外的文盲本能。

這就是文盲不同於科學常識的文盲行動!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的文盲行動,就是試圖窺視宇宙的文盲行動,宇宙一直在進行自己的文盲行動,這是宇宙的文盲本能,宇宙正是由此來進行它自己的文盲行動:1. 創造宇宙內部的一切,維持宇宙內部的內循環;2. 保持它自身的運動(宇宙本身也在運動,只是沒人知道宇宙在何處運動);3. 宇宙在和宇宙外面的世界互動、溝通,宇宙也會和其他宇宙發生大碰撞,以此吞併其他小的宇宙,或者被其他更大的宇宙所吞併。至於宇宙的命運究竟會怎麼樣,宇宙本身的危機如何,文盲進行了書寫探索和思考探索。人類的進步,就來自於不斷思考和不斷探索。人類的進步,需要嶄新的驚世駭俗的創意,有了這些,一切皆有可能。

文盲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先鋒創意者,作為小說作者,他在書中用不少篇幅描述了先鋒文學與先鋒科學的互動場面,我其實很驚訝於他的這些盲科學思想。比如,人類要避免末日毀滅的自救技術顯然是非常規技術。此方面,文盲特別對我們研究多年的液態金屬報以極大的熱情和關注。事實上,這一領域的探索,隨便列舉一些問題,像液態金屬電子/量子科學、液態金屬奇異流體行為與超常規物質效應、原子層級物質軟化理論、吞食物質獲取動力的液態金屬自驅動馬達與血管機器人(可以在血管內部執行任何藥物任何傳統手術無法徹底解決的任何醫學任務包括打通血管、清潔血管、修復血管)、液態金屬神經連接與修復(有了這種新技術,人類有望更加長生)、打造液態金屬骨骼、液態金屬血管造影、液態金屬栓塞終結腫瘤生長、液態金屬可編程及可變形調控、液態金屬計算機(液態金屬計算機不是傳統理解的量子計算機,而是與人類目前研製的量子計算機完全不同的液態金屬量子計算機)、液態金屬生命(對我們這種傳統生命形態的升級)與類生物智能等,無一不是當今極為重要的科技主題。由液態金屬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種尖端物質材料打造的人體器官如心、肺、肝、脾、胃、腎等,似可抵抗一波又一波的人類災難包括病毒襲擊。多年來,我曾在不同場合多次闡述和暢想過液態金屬文明,倡導並推動了液態金屬新工業的創建和發展,正是始終保有的對這一新興科技的堅定信念,我們得以有幸做出了不少基礎發現和大量底層技術發明,初步打通了前沿科學與現實應用的邊界,一些先鋒科技如高密度集成電路與芯片液態金屬極端冷卻、液態金屬功能電子快速製造、變革性液態金屬生物醫學技術乃至液態金屬可變形機器人等甚至已規模化進入市場或者展示了美好前景。文盲在與我的多次交流中,就頗為急迫的希望我的實驗室能儘快推動這些先鋒科技在人類社會的應用,特別是將液態金屬器官及早變成現實,他覺得人體若能實現部分(比如心、腦等)打造為液態金屬身體,人類或可真正實現升級,從而超越純粹的機器和人本身。這些有趣的願望與我們在現實中的諸多探索和嘗試其實是異曲同工,互為啟示的。

總之,人類已經並還將面臨無數更大挑戰與風險,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對此般困境的深切感受,我非常理解作者將文盲當作其筆名的深刻用義。換句話說,我很讚賞這部小說中展示的大量文盲思想和表述。的確,對於大自然乃至宇宙萬物,人類在許多重大問題的認識上可以說一無所知,是十足的文盲。在面臨這些未知,若以文盲般的心態去觸摸,並從應對末日來臨的宏大視角出發,可以反過來激勵人類當前的現實探索,包括科技的、人文的、社會的、世界的以及宇宙層面的嘗試,這些憂慮和行動無疑會引導促成真正的科學突破。面對各種可能不期而至的毀滅性末日挑戰,地球人類要做的只能是積極擁抱這些不確定性,就像文盲小說副標題點明的那樣,需要為之付出不屈不撓甚至是無比悲壯的努力。

誠然,人類要想在地球上或者地球以外甚至整個星系乃至整個宇宙生存下去,那麼人類的思維就得隨之升級匹配。我們現在還是地區思維、國家思維、人種思維、文化思維,在地球上存在了這麼久,人類似乎還沒有上升到地球思維這種行星思維。文盲和一些有理想有遠見的先鋒科學家們對此並不滿意,不要以為這是他們的狂妄,事實上,人類現在就迫切需要新的科學文明革命,這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從行星思維上升到恆星思維,從恆星思維上升到星系思維,再到星系團思維、超星系團思維,最後從超星系團思維上升到整個宇宙思維,這就是文盲認為的人類文明的終極奮鬥目標和人類文明的宇宙動力。文盲在這部作品中已經部分呈現了對宇宙思維的展望。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人類在先鋒科技的重大突破上,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向末日應對策略的不斷叩問上。對此,我們將拭目以待!

Wenmang簡介


對人類末日的憂患意識和自救情懷或可催生先鋒科技

Wenmang:男,筆名文盲,先鋒科學思想探索者、先鋒書寫者(盲文學、盲哲學、盲科學、盲理論倡導者和探索者)、歌唱沉默和傾聽沉默以及探索宇宙盲音的盲音樂者,中國製度反腐第一人李永忠領銜《深度剖析“蘇聯模式”,深入推進中國製度反腐》課題組 聯絡員,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生態文明建設與人類命運共同體”課題組成員,液態金屬哲學學者,中國清華大學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亞洲研究中心 特約研究員、上海UFO探索研究中心研究員。


盲科學著作:《空白:在所有的宇宙之外之上的盲洞之外之上》(文盲對宇宙和宇宙之外之上的71個未知揭示)(盲科學思想,其部分先鋒科學揭示被國際科學最新觀測所多次間接證實)。

盲哲學著作:《文盲行動》、《文盲啟蒙》、《文盲空間》等。

盲文學理論著作:《盲文學、盲詩歌、盲理論、盲文本》。

盲詩歌著作:《為了創造一個完全屬於我們自己的宇宙,我在宇宙中到處打洞》。

盲小說著作:《人類末日來臨》、《創造盲太陽系》、《開著盲太陽系去銀河系中心黑洞》、《開著銀河系去宇宙中心》、《逃出即將毀滅的宇宙》、《創造一個完全屬於我們自己的盲宇宙》。

盲音樂唱片:《到處都是我們的人》、《我在黑暗中聽見人類在喊救命哪》。

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做一個合格的文盲,不斷探索人類和宇宙的未知、未智、未能。

部分作品曾在國外出版並引起國際先鋒同行關注。其先鋒科學思想、先鋒人文思想,對開放的先鋒探索者有一定的啟迪和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