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香港,讓多少人魂牽夢縈。
每一寸街道,都可能是電影佈景;隨便攔個行人,都可能是天才演員;金庸的江湖,尚未遠去;衛斯理的冒險,仍在繼續。紅磡鼓聲一響,全亞洲的歌迷,心臟要偷停幾拍。
那是香港最奔放的時代,放肆就是它的座右銘。
張國榮穿睡衣登臺,梅豔芳比基尼謝幕,Beyond街角擊鼓,旁若無人,黃霑能倒彈宮商角徵羽,譜下《笑傲江湖》,然後傳真給徐克,附言“愛要不要”。
《笑傲江湖》在臺上映時,《滄海一聲笑》曾連播五次。
每次完場,劇院都變身KTV,全場觀眾不約而同,起立、合唱。
那個放肆的香港,給所有的想象都打上港味的標籤。
恩仇,就是洪興的山雞東星的烏鴉;味道,就是廟街的夜宵旺角的月光;江湖,就是洪熙官方世玉;勇敢,就是玻璃樽紅番區。
你把不到妹,一定是不會騎天若有情的鈴木摩托;而炒股失敗,一定是惹惱了秋官。
維多利亞港前的大廈,每一塊玻璃窗,彷彿都閃耀著傳奇。大廈後的街巷內,多少江湖故事在發酵。
耳光槍擊和綁架,大亨遊艇和高爾夫球,那個時代的八卦,都粗獷到沒有框架。
香港就像鼻息粗重的狂徒,將繁華的荷爾蒙封在錄像帶、磁帶以及盜版書中,肆意拋灑。
那個香港,可以精緻,可以無厘頭,可以傷懷,可以咆哮,唯獨不可以落寞。
1999年,在一個波雲詭譎的大時代到來之前。香港TVB上了一部劇,名叫《創世紀》。
劇中的商戰環節,請專業金融團隊指導,耗資1.5億港元。
那時,許多人以為,這將是新傳奇故事的起點。
二
故事並沒有如願展開。
金融颶風掃蕩過後,香港開始停步茫然。黃大仙的籤筒窸窸窣窣,但怎麼也抖不出新世紀的節奏。
2002年,張敏儀把金像獎頒獎給周星馳。
她說,因為周星馳,很多香港人在不開心的時候也能笑一笑。
星爺寂寞地笑了笑,一如既往地拘謹且沉默。
一年後的愚人節,張國榮如蝴蝶般,從香港中環文華東方酒店飛撲而下。
李承鵬在博客中寫道:在一個從容順暢的黃昏,全港的心情竟被一具體溫尚存的屍體堵塞了。
堵塞的又何止那個黃昏。那一天之後,許多味道,開始快速蒸騰,消散。
張國榮離世的紀念晚會上,四大天王罕見同臺合唱《當年情》,郭富城破音了,但無人苛責。
其實,唱得如何已不再重要,就算唱得再好,那個時代也回不來了。
那一年的冬天,香港養和醫院,150餘名記者擁擠在大堂,午夜時分,醫院正門的雲石框轟然倒塌,就像冥冥中的預告。
幾分鐘後,樓上病房內,梅豔芳離世。從此後有香港演員,但再沒有香港的女兒。
香港人一向對梅豔芳寵愛有佳,別人不過在星光大道留下個手印,但他們給梅豔芳修了座銅像。
或許因為梅豔芳就是從香港的街巷中生出的花朵,帶著最純的香港風韻。她樂觀,大方,她勇敢,堅強,她不用傾國傾城,但一定要有情有義。
梅豔芳走後,媒體採訪高曉松,高曉松說他感覺一夜之間老了很多,“就好像一個年代的逝去似的,因為他們那個時代,是香港最真誠的時候,真誠的在做事、唱歌的年代。”
一切都無從挽回,即便是新世紀初的《無間道》,而今看來更像是一場訣別。
天台上的對決,像兩個時代在舉槍凝視。
拍完《無間道》後,劉德華北上拍了《天下無賊》,電影在香港票房不過454萬港幣,但在大陸,票房1.2億。
世道變了。
當年拍《少林寺》時,李連杰一個月片酬90元,同組的香港配角,一天5000元。李連杰憤怒地找片方。
片方做出補償,在演完自己的戲份後,李連杰可以趴地上裝死屍,一天50元。
2006年,李連杰從好萊塢回到香港,迴歸之作《霍元甲》,榮登當年香港票房榜首。然而票房竟還不如他自己14年前沒上榜的《男兒當自強》。
星光開始在香港黯淡,新生代越來越少,2008年後,豔照門再次重創娛樂圈。
幾年前,壹週刊發佈劉嘉玲舊照,還有梅豔芳憤怒帶隊上街抗議。豔照門時,香港已無梅豔芳,陳冠希匆匆道歉,阿嬌慌張落淚,世事潦草收尾。
其實,伏筆可以倒退到剛早時候。
2001年的平安夜,尖沙咀酒吧內,有資深導演,開生日趴。
酒過半巡,他7個徒弟中的5個,執酒下跪,哽咽著說要退出看不到希望的電影圈。
電影投資人葉澤錕,呆立一旁。那夜,來酒吧前,一個原本敲定由張柏芝出演的劇本剛剛流產,他本想借酒消愁的。
“那天,我真覺得香港電影完了。”
三
2016年3月3日,香港亞視宣佈將遣散員工,節目停播。
港人無動於衷。
香港《成報》發表社評稱:亞視的停播對多數港人沒有任何影響。
亞視和張國榮一樣,選擇了4月1日。時鐘劃過12點,晚間新聞畫面切為藍屏,宣判香港首家電視臺的死亡。
它的老冤家TVB,日子也不好過,昔日當家花旦紛紛奔向大陸。鄭嘉穎拍了《步步驚心》、陳浩民演了《濟公活佛》、蔡少芬走進《後宮甄嬛傳》……
然而,沒人能從這些作品中品到港味,而且很快,港味也成為歷史詞彙。
去年國慶檔,王晶甩開爛片之王評價,拍了部《追龍》,故事依舊取自那個放肆時代,我們記憶中的那個香港,短暫回了回眸。
即便是一瞬,也足以令人忘懷,就像有人推開記憶閘門,找到那些消散的光陰。
可以一瞬終歸是一瞬,香港正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封閉,港味的傳承看起來遙遙無期。那個自由的香港,正在自建圍城。
陳小春拿起了屠龍刀,古天樂拿起了屠龍刀,張家輝拿起了屠龍刀,每當聽見他們為傳奇私服奮力吶喊,就總會覺得,一切都已離很遠,一切都已過去很多年。
江湖傳言,曾志偉陷入風波,是因為公關為幫皮幾萬轉移視線。
為什麼選擇曾志偉呢?
因為他有知名度,但又沒什麼粉絲,所謂勢力也早已是往事。一個過氣大佬,某種意義上還不如一個當紅主播。
榨乾最後一絲流量,擋下最後一顆子彈,時代果然變了。
我們與香港終於不告而別。
各位老廣,你們對於香港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回憶或者想說的話,評論區一起留言討論吧~
閱讀更多 報告廣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