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天天看戲子八卦,也不去關注,這些偉大的科學家


寧願天天看戲子八卦,也不去關注,這些偉大的科學家

很多人一說到科學家,就痛心疾首:

“你們寧願天天看戲子八卦,也不去關注這些偉大的科學家。”


其實你想多了,科學家不太需要你的關注。

我們的水平,跟科學家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強行關注會把人搞煩。


前陣子央視採訪核物理學家何澤慧,記者水平比我們普通人高多了,你一看採訪過程,磕都嘮散了。


您當時做出了這麼大貢獻,是怎麼做呢的?

——那是啥貢獻,說老實話還不都是抄的?


現在學生們都很喜歡您的故事。

——喜歡故事有啥用,向我學習啊!


您和先生錢三強一起發現三分離四分離,怎麼發現的呢?

——你做工作細緻一點,東西就在那,你看還看不見嗎?


根本沒法嘮。


皮埃爾·居里剛拿諾貝爾獎的時候都抑鬱了,筆記裡都是這種話:

“簡直沒有片刻安寧。”

“這幫人天天找我演講,那我還能幹活了嘛?”

“記者連我們家的黑白花貓都詳細報道了。”

“我女兒和保姆聊天內容也外傳?”

人家根本不想理你。


那麼到底為他們做點啥才是正確的呢?


生物學家巴斯德就說過一段呼籲:

“我請你們對稱之為實驗室的聖地給予一點關心。需要建更多的實驗室,它們還需要設備。

“這些實驗室是祈求未來的殿堂,是祈求財富和好日子的殿堂。

“人類有了這些殿堂才得以成長。”

類似車軲轆話不少,說挺老長。


一言以蔽之就五個字兒——

打錢,趕緊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