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2019補記 ▏河南中北部巡遊(4)

寫在前面

不求資料翔實全面,不求論證無懈可擊,但求真實記錄旅途中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我行故我思。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2019.05.12 林州-(150km)-雲臺山

昨天晚上順利抵達林州,我們住的民宿離景區只有10+公里。紅旗渠風景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林州市(原林縣),這裡是河南、河北和山西三省交界之處。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紅旗渠在我們這代人心中記憶猶新,雖然在我們這代人的童年紅旗渠就建成,但伴隨著我們的童年及青少年,當年不知看了多少遍的新聞電影以及新聞報道,因此一直心存實地看看的念頭,今天終於如願,有點兒小小的激動。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我們來的時候遊人不多,停車場空蕩蕩的。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我們準備採用傳統一日遊線路,即紀念館-絡絲潭-青年洞。紅旗渠紀念館面積6,300+平方米,布展面積2,950平方米。據其官網介紹,紀念館通過515米長的展線,採用空間環境、雕塑、繪畫、多媒體等藝術手段,試圖營造再現歷史、觸摸歷史、穿越歷史、對話歷史的效果與氛圍。現在的人們不禁要問幾個問題。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1. 為什麼要建紅旗渠?幾百年來,當地流傳的民謠曰:“天旱把雨盼,雨大沖一片,捲走黃沙土,留下石頭蛋”。林縣人民吃盡了缺水的苦頭,為了人畜飲水和農業生產,僅有的水井已不堪重負。下圖可見井口被繩子勒出的道道凹痕。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因此,當時的縣委決定在太行山上修建水渠引漳入林,決意要重新安排林縣的河山。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2. 工程量有多大1960年2月,紅旗渠總乾渠開工建設,歷時5+年,隨後紅旗渠配套工程開工,並於

1969年7月全部完成。光是山頭就削掉了1250座!↓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根據史料記載,該工程總計完成挖土582(萬立方米,下同),挖土石553,砌石方380.5,回填

1.34,砌石117.72,合計土、石、砌方1515.82,用工3740.2萬個,可以想象工程量之巨大。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3. 資金哪裡來? 在當時國家困難的時候,工程投資的絕大部分來自縣裡和當時的人民公社,國家投資不足15%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因為佔用徵用鄰縣平順縣的土地和山地,需支付在當時來看的一筆鉅款,36.4+萬人民幣。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4. 條件有多艱苦? 上世紀60年代初的生產生活條件還是非常差的,開鑿山洞和水渠主要是靠人工。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逢山鑿洞沒有更多的機械,除炸藥外,大錘、钁頭、石釺就是主要勞動工具。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簡陋的測量儀器,測量人員多次跋山涉水進行測量,有人甚至為此獻出了生命(下圖中:吳祖太)。在當時條件下,雖然走過彎路,但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基本上還是遵循著科學的方法。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時代特徵的用品和擺設,說明林縣人民心中有堅定的信念,任何艱難困苦都嚇不倒難不倒林縣人民。在這項巨大工程中,有80位同志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林縣人民真正踐行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最具時代特徵的施工現場,說擺拍都不信吶,這在那個年代是正常的。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以下這些雕塑側面展示了當時修建紅旗渠時的場景。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青年洞是有名的工程之一,一會兒我們還會去現場看看的。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5. 效果和影響有多大?工程完工放水時,林縣人民歡欣鼓舞,萬城空巷,齊聚現場,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千年的夙願終於實現了!人們喜悅的心情溢於言表。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當年的《人民日報》以及《河南日報》連續報道這項偉大工程。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周恩來總理也稱林縣紅旗渠為新中國的兩大奇蹟之一。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紀念館外遠眺太行山,你很難想象當初這裡嚴重缺水的景象。離開紀念館我們步行去往紅旗渠分水閘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順著渠道邊漫步,可見渠道兩旁鬱鬱蔥蔥。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這裡就是分水閘(分水苑),該建築長6.5米高12米寬13.5米,閘底高程454.44米,海拔低於渠首進水閘底10.31米。閘房上空高擎郭沫若“紅旗渠”三個大字,這裡是紅旗渠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紅旗渠總乾渠在此分為三條幹渠,依山遠行,深入林州腹地,潤澤著林州54萬畝良田。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早期的紀念館也在分水閘這裡,現在被我們剛剛參觀過的新館取代了。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彭衝題寫碑名的紀念碑,造型獨特,雖不夠高大,但在林縣人民的心中一定是沉甸甸的。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紅旗渠完工後的20多年,由於風剝水蝕,工程漸趨老化,渠道滲漏嚴重。特別是分乾渠砌石勾縫脫落,牆體變形倒塌,影響正常輸水。因此1992年-1995年在國家的支持下也曾經過技術改造。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分水閘這裡的廣場很開闊,樹木成蔭,兩側還有不少雕塑,但總覺得這些雕塑的內容與分水苑的內容相去甚遠。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離開分水閘我們驅車來到青年洞景區,天氣不好,下起了小雨。從停車場乘坐景區車先到山上看看。我們的計劃是先乘纜車上下山,然後再沿紅旗渠步行到青年洞。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纜車到山頂,從山上往下看,哈哈,紅旗渠裡還有遊船可坐。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因為紅旗渠位於三省交界,山頂觀景臺上可以一眼望三省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一道索橋架天塹,就是這天風太大,沒敢走過去。據說從那個山頭上可以乘滑索直接溜到青年洞,對我們不合適,還是乘纜車吧。結果因為風大,纜車無限期地關閉了,詢工作人員,他們也不知道風何時能停。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我們在山頂等待了差不多一小時,無奈選擇步行下山。下山的路太陡了,有的幾乎就是直上直下的臺階,且多處都是僅容一人通過,連續下山把我們累得夠嗆。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已經可以看到遠處的青年洞了。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據介紹,青年洞長616米高5米寬6.2米,1960年2月10日動工,於1961年7月15日竣工。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青年洞是紅旗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總乾渠上最長的隧洞。因該洞由300餘名青年修成,故名“青年洞”,後來郭沫若為此題寫洞名。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紅旗渠就是一座豐碑,它昭示並孕育了時代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紅旗渠至今還在發揮著作用,紅旗渠的精神也在一代一代傳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50年過去了,人們尤其我們這代人仍然為林縣人民當初表現出來了的大無畏精神而感動。官網介紹,當代紅旗渠精神為:難而不懼、富而不惑、自強不已、奮鬥不息,這也是紅旗渠精神的發揚光大和與時俱進。

希望林州(林縣)人民不忘初心,祝福林州人民幸福、好運!

林州 ▏人工天河——紅旗渠

我和我的“大篷車” G10

我也不忘初心,準備開著我的大篷車繼續我們的行程,今天晚上要趕到焦作的雲臺山去。


敬請期待河南中北部巡遊(5)

-The End-


河南中北部巡遊(1)

河南中北部巡遊(2)

河南中北部巡遊(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