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測評網上賣房平臺:完善度參次不齊,僅3家公告樓盤不利因素

受疫情影響,此前被認為離“線上”最遠行業之一的房地產,一瞬間紛紛觸網,規模房企們也加大了對線上售樓處等相關平臺的開發。

但在這些網上賣房平臺中,無論從售樓信息透明度、科技交互度和對購房者的資金保護度方面,都有著明顯差別。南都地產選取了34家上市房企的網上賣房平臺(App或小程序)展開測評,為廣大購房者提供參考。

售樓信息透明度:

規劃、物管費信息不完整

在選擇一個樓盤的時候,瞭解樓盤的規劃信息可謂是重中之重,不少地方政府也有要求線下售樓部要公示由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審定的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總平面圖。不過在此次的測評結果中研究員發現,並非所有的房企平臺,都有積極展現每一個樓盤的規劃情況。

同時,作為購房之後非常重要的物業管理費,也有很多房企的平臺沒有直接註明,這會導致購房者不便做出選擇。

深度测评网上卖房平台:完善度参次不齐,仅3家公告楼盘不利因素

而在所有的售樓信息中,開發商們最注重戶型圖和報價。

幾乎所有的賣房平臺,均能夠找到樓盤的在售戶型圖,同時也能夠找到報價信息。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線下售樓部,大多數樓盤都有公示每一套房的價格。但是在“網上售樓處”,報價信息依然不能做到一房一價,基本只表明一個大概的價格區間,如需要更進一步瞭解,還需要通過諮詢置業顧問的方法時來實現。

測評結果顯示,在恆大恆房通平臺上,大多數樓盤都能找到一房一價。而美的置業神器,選中自己想要買的戶型,也會顯示出具體價格。研究員認為,在這種精準報價情況下,網上賣房才能走到實處,購房者可以根據戶型的朝向、樓層與價格進行衡量,更容易在網上就做好購房決定。

深度测评网上卖房平台:完善度参次不齐,仅3家公告楼盘不利因素

僅3家房企進行不利因素公告

目前在線下售樓部,為了保障購房者的權益,政府都要求現場顯眼處公示樓盤的不利因素。但是在構建“線上售樓部”的大潮中,這一要求卻沒有得到貫徹。

研究員統計發現,在此次研究的34家房企網上賣房平臺,只有萬科、金地和時代中國三家房企,對樓盤的不利因素進行了公告。事實上,這樣的“陽光”公示,可以讓購房者更加有信息,不會擔憂受到隱瞞。

深度测评网上卖房平台:完善度参次不齐,仅3家公告楼盘不利因素
深度测评网上卖房平台:完善度参次不齐,仅3家公告楼盘不利因素深度测评网上卖房平台:完善度参次不齐,仅3家公告楼盘不利因素

科技交互度:

仍有平臺只能通過電話諮詢

事實上,數年前就已經有不少房企開始嘗試走到線上,而此次網上賣房的大熱,除了疫情的倒推作用外,科技的發展也是功不可沒。

360度的VR看房、視頻帶看、地圖找房等先進技術的運用,讓線上看房擁有更好的體驗感,更真實的實地觀感。

但是,也有有一些平臺的科技交互度明顯不夠,例如新城控股、金科地產、中南集團等,用戶在網上看中樓盤之後,需要進一步諮詢依然只能通過電話諮詢置業顧問,連線上諮詢的方式都沒有。

此次測評結果顯示,在34家房企的網上賣房平臺中,依然有6家房企無法線上諮詢,仍需通過電話才能諮詢相關信息。此外還有3家房企的平臺,沒有地圖找房功能,不方便購房者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找到自己想買房區域的在售樓盤。

深度测评网上卖房平台:完善度参次不齐,仅3家公告楼盘不利因素
深度测评网上卖房平台:完善度参次不齐,仅3家公告楼盘不利因素

近半平臺提供VR+視頻看房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以往網上看房只是獲取信息,要想感受現場還是得實地看房。如今網上看房平臺為了增加現場感可謂祭出了18般武藝。

統計顯示,34家房企中,有14家房企的網上賣房平臺上,既可以視頻看房,也可以VR看房,非常豐富。不過也還有中駿集團、藍光發展、遠洋集團等房企的平臺,既不能視頻看房,也沒有VR看房功能,更多的只是用於簡單的樓盤信息展示。

能直接下單買房的仍在少數

要說在此次疫情期間,網上賣房和之前最大的變化,就在於已經有不少房企對賣房平臺的交易環節進行了完善。相較於以往的帶客功能,如今部分房企的平臺上已經可以直接實現下單認購。

例如恆大恆房通,在App上繳納3000元定金就可以完成認購。而美的置業神器,不少樓盤也是可以直接選擇對應的樓棟和房號,並可繳納定金提交訂單。

不過可以看到的是,大部分房企的線上賣房平臺,依然沒有做到“賣”字。在此次測評的34個平臺中,只有12家房企的平臺能夠直接實現線上認購,且其中有不少平臺只有部分樓盤可以實現在線認購。

而大多數平臺來看,需要另外通過轉賬到開發商賬戶的方式來實現認購,或者仍然需要到案場完成認購流程。

深度测评网上卖房平台:完善度参次不齐,仅3家公告楼盘不利因素
深度测评网上卖房平台:完善度参次不齐,仅3家公告楼盘不利因素

資金保障度

半數房企承諾可退定金

與網上購物類似,允許“無理由退貨”,資金保障度可以說是一家購物平臺的“良心”,而目前大多數網購平臺,都允許七天無理由退貨。

而在網上賣房平臺上,研究員統計發現,有17家房企承諾“無理由退房”,剛好佔據了34家樣本房企中的一半。不過大多數開發商聲稱的“無理由退房”其實都是在下定後未簽訂正式合同前的“退定金”,至於在簽訂正式商品房銷售合同之後,依然能夠退房的依然是恆大一家。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承諾可以退定金的房企不在少數,但是退錢的速度確實參差不齊,快的如恆大承諾在5月10日前如果房子未賣出,定金可以在5天之內退款。而有些房企的承諾時限則在30天、60天甚至90天,速度較慢。

深度测评网上卖房平台:完善度参次不齐,仅3家公告楼盘不利因素深度测评网上卖房平台:完善度参次不齐,仅3家公告楼盘不利因素

建議:

通過針對個人隱私保護和平臺完善度兩大類別的測評後可以看到,由於缺乏統一的標準以及監管要求,目前各家開發商的網上賣房平臺差別依然較大,存在較大的優化提升空間。

在個人隱私保護方面,碧桂園、中國恆大、中海地產位居前三位,隱私政策相對完善。但仍有許多房企的平臺完全或幾乎沒有與個人隱私保護的相關政策,這也讓人擔憂在使用這些網上賣房平臺之後,是否會有個人隱私洩露的可能,甚至平臺方會將這些“準購房者”的個人信息進行倒賣。

南都建議,網上賣房儘管短期來看屬於疫情下催生的新業態新服務,但也是一個發展方向,房企依然可以按照一個長期戰略來實施,像一些主流應用一樣,在合規性方面做得更好,配備完整的《隱私協議》。尤其是大量的網上賣房平臺還涉及推薦他人購房,需要錄入他人的個人信息,因此擁有完備的個人信息保護機制,才能化解各方對於個人隱私安全的擔憂。

此外在平臺完善度方面,目前各房企的線下售樓部已經較為完善,該公示的,該體現的內容基本都到位。但是在線上平臺,由於缺乏統一的規範,各家平臺展示的方式方法、網上看房的交互性體驗,甚至完成購房鏈條的完整度均有所不同,這也導致購房者體驗感較差。

南都建議,在大多數房企已經做到產品標準化生產的情況下,樓盤信息的網上展示也可以做到標準化,將VR展示、視頻看房、線上認購等一些新技術標準化應用到每一個樓盤。此外在信息透明度方面,如不少城市住建局有要求線下售樓部必須公示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總平面、商品房銷售價目表、環評文件、項目周邊不利因素等,房企應該將這些公示內容同步移到線上平臺,讓購房者在網上購房與線下購房一樣,能夠獲取到影響購房者決策的充足信息。

未來我們將繼續完善測評標準,對房企網上賣房平臺的變化進行持續更新,擴大研究範圍,定期發佈測評報告,以推動網上賣房平臺更加實用、易用、好用,並更加完善個人隱私保護,引領行業新趨勢。

1、採樣隨機抽取ios或Android系統各個網上賣房平臺,時間截止於2020年3月15日,其隱私政策、樓盤展示信息、科技交互度甚至認購政策都可能進行調整,因此本報告僅對抽樣時間內的樣本負責。

2、在打分排序環節,儘管我們力求能夠儘量客觀反映某一平臺的每一項表現,但並不排除在打分時,包含評分人員的主觀因素。

附:

一、測評目的

2020年初,各家房企的網上賣房平臺忽如一夜春風來,呈現遍地開花的景象。但是各個平臺無論是內容的質量、真實性、科技交互感、資金保障政策等方面,都有著較大的區別,對於樓盤不利因素的公示,更是有所欠缺。本測評希望促進房企賣房平臺更加完善、易用,對於購房者而言更加有保障。

二、測評對象

在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篩選的50家規模上市房企中,目前有34家房企開發了網上賣房或全民營銷的App或小程序。本次測評針對這34家規模房企的網上賣房平臺。

當一家房企同時開發有App和小程序時,採取其主推的平臺作為測評對象。

三、測評方法

1、採集內容

針對售樓信息透明度、平臺科技交互度和購房資金保障度等三個方面進行信息採集。

課題組會對平臺各個方面的展示進行截圖,以便後期查閱。對於資金保障度等平臺未顯示的信息,會通過不限於致電售樓部、諮詢房企相關人士核實的方式採集信息。

2、採集時間

本次測評的採集時間為2020年3月11日至3月15日。在此採集時間以外,App或小程序做出的修改,均不計入本次測評結果。

備註:評測所採用的標準只代表第三方機構的觀點,只要提供完善度建議,企業並非必須按照這一標準進行操作。

深度测评网上卖房平台:完善度参次不齐,仅3家公告楼盘不利因素

出品:規模上市房企研究中心

監製:王衛國

牽頭人:林廣

研究員:林廣 李美鈺 黃露 王豔玲 伊曉霞 邱永芬

設計:甘丹

製圖:何欣 林泳希

深度测评网上卖房平台:完善度参次不齐,仅3家公告楼盘不利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