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電影還未面世,這部9.9分的"方塊人"動畫挺有看頭

技術爆炸"的《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 | 語境

《三體》電影還未面世,這部9.9分的

片頭"浸泡",片尾"脫水"。

這是觀眾送給三體的特別彈幕禮儀,一般人不懂,懂的人深感親切。

在"三體世界"中,浸泡等於復活,脫水等於休眠。三體人在太陽太大時會被曬死,需要休眠,停止能量消耗,等到亂紀元過去,環境恢復友好時,再浸泡復活。

三體愛好者對這兩個概念輕車熟路,久而久之,不少沒讀過原著的觀眾被"三體浪潮"席捲,開始"入鄉隨俗"。

"我沒有看過三體,但是在章北海為人類犧牲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哭了。"一位B站用戶在看完《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以下簡稱《章北海傳》)最後一集,徹底被"三體世界"迷住。

3月13日,《章北海傳》上線2個月後,在B站達成"百萬追番"成就。導演神遊八方告訴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這個數字遠超出了他的預期,"我們預計第三季(追番人數)有50萬就不錯了,現在比預期的翻了一倍。"

《三體》電影還未面世,這部9.9分的

100萬追番人數紀念截圖


從同人"轉正"的國創動畫


3月17日,神遊來到B站,在"三體社區"直播間和粉絲見面。在前一天的預告中,官方稱這次直播是第三季的"加更?",實則是與粉絲互動的彩蛋。

和他一起主持的,是B站的一位員工虛淵暄,也是《我的三體》第一、二季創作團隊的成員。

《三體》電影還未面世,這部9.9分的

圖左為神遊八方,右為虛淵暄

能見到這位前同伴,神遊感到意外。"太巧了,我來到B站直播間,門口剛好就是他的工位,他是被臨時抓過來做直播的,沒想到還挺專業。"

神遊說,在《我的三體》進入正規化製作之前,虛淵暄作為全能型選手,參與過配音、後期,後來又因為製作需要自學了動畫,"貫穿著我三前期的始終"。

六年前,《我的三體》系列動畫剛剛啟動,它的"身份"還是B站遊戲區的同人作品投稿。

當時,一款名為《我的世界》(Minecraft)的遊戲在B站流行。這是一款UGC沙盒遊戲遊戲,類似於數碼樂高,玩家可以在虛擬世界自主創建場景和人物。

同為遊戲玩家和科幻迷的神遊,自己利用Minecraft平臺製作了《我的三體》第1集,也由此奠定了三體動畫的"方塊人"世界。

《三體》電影還未面世,這部9.9分的

《我的三體》第一季第一集

看了他的同人作品後,逐漸有觀眾和同好向他提出優化意見,有人來詢問能不能加入創作。

團隊協作從第4集開始,神遊稱這個團隊為"網絡社團",有三體迷,也有Minecraft和動畫愛好者。網絡社團雖然流動性很高,但一直不變的是,不斷申請加入成員的動機,都源自內心熱愛,每個人都希望動畫在內容和形式上能做得更好,希望自己能為動畫帶來新鮮的血液。

在"自來水們"的努力下,成片質量在慢慢提升,團隊整體工作量也隨之暴增,一集的製作時間從開始的幾天延長至一兩個月,甚至更久。團隊成員流動性大,特別是在缺乏資金支持的情況下,更新越來越不穩定。據神遊回憶,第二季的前期,有兩集的上線時間相隔超過8個月。

"那時候動畫製作已經相當複雜,場景搭建、打光渲染等環節都給我們很大壓力,當時的狀態已經有點撐不下來了,但我想把它當成'事業'繼續下去。"神遊開始聯繫版權方尋求授權和解決方案。

轉機出現在2016年的China Joy遊戲展。

Minecraft的中國代理商是網易。2016年,《我的三體》製作組接到網易的邀請,去上海參加China Joy的活動。神遊人在國外,主創團隊的編劇Dr.Baa代表製作組去上海赴約。

本著"來都來了"的原則,Dr.Baa藉此機會拜訪了在上海的遊族影業,說明了團隊想要繼續做動畫的訴求。遊族影業是當時《三體》的版權方,現在,《三體》的版權開發已交由其新組建的公司"三體宇宙",也是《我的三體》團隊所在的公司。

Dr.Baa坐火車返回,一進家門就接到了遊族影業的電話,得知Dr.Baa離開上海後說,"你再回來一趟吧,我們老闆聽了你們項目,很感興趣"。

幾個月後,神遊回國加入遊族影業。

在經歷了第一季的粗糙和第二季的升級,很多觀眾用"技術爆炸"來形容第三季的效果。"技術爆炸"是《三體》中劉慈欣創造的詞彙,原指弱小的文明,經過技術爆發式發展,在短時間內就可以超越強大文明。

《我的三體》的製作水平,在10人核心團隊的打磨和三體宇宙的支持下有了蛻變。


《章北海傳》除了在製作水平上有了質的飛躍,與前兩季不同的是,劇本在原著的基礎上,加入了大量原創情節。同樣圍繞"三體世界觀"開發的也主要遵循了小說的故事脈絡。

小說《三體》的主線是,三體星系由於存在著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文明遭遇一次又一次毀滅和重建。三體人企圖入侵安全宜居的太陽系,毀滅人類,佔領地球。全人類展開防禦。

《章北海傳》改編自《三體Ⅱ·黑暗森林》,聚焦在軍官章北海的支線故事。面對三體文明威脅,人類分為兩種學派,一種堅定必勝,一種認為必敗。章北海屬於後者,他明白地球與三體的懸殊差距,因此偽裝成必勝一派,暗自籌劃逃跑計劃,為人類文明保留火種。

為保證計劃順利進行,章北海暗殺了航天界的三個關鍵人物。

章北海計劃將暗殺偽裝成隕石雨造成的意外死亡。他在隕石店買了三顆鐵隕石,在昏暗的地下室,將隕石用鋸床切割,再用數控機床打磨成彈頭形狀,最後將切割好的隕石,裝進打空的彈殼中。

《三體》電影還未面世,這部9.9分的

章北海在暗殺計劃前處理隕石

伴隨著機器的加工聲,瞄準靶心的射擊聲,和彈殼落地的聲音,旁白是父親給章北海的一封信。

神遊告訴刺蝟公社,這封信是編劇冰魂原創的。"因為這一段做完之後,發現只有背景音和畫面,感覺缺了點什麼,氣氛不對,還是得加一些意味深長的話。所以就考慮了一下和章北海有關係的人物,能夠意味深長的,那就只有他爹了。"

信給予章北海信念上的指引,但不能削弱他的主觀能動性。因此編劇把寫信的時機,安排在章北海畢業時,不希望他的戰略行動完全受到父親"指示",而是出於自身的決定。

原創比例高的一個客觀原因是,章北海在原著的戲份相對較少,需要原創劇情去充實主角的人物形象。這也是神遊在開始第三季製作時最擔心的問題。

"這一季情節變多,其實我們自己很虛。但是觀眾的反響比我們想象中熱烈很多,特別是章北海和希恩斯會面那段,我也挺好奇,怎麼大家一下就明白了?"

章北海和希恩斯分別是中國和英國的"面壁者",是戰略計劃的制訂者和領導者,要為全人類的未來負責。兩人表面上堅信勝利,實則是逃亡主義者。製作組安排兩人在章北海的辦公室會面,在三體"智子"(高科技機器人)的嚴密監控下,打了一場啞謎。

《三體》電影還未面世,這部9.9分的

章北海希恩斯對視名場面

"他們的科技水平是碾壓我們的,不管怎麼想都是必輸的局面。"

"您認為人類必敗?"

"不是我個人,而是大家都這麼覺得......您已經有取勝的計劃了嗎?"

"您誤會了......說不定您的解析計算機,會對未來、甚至太空軍也產生巨大的影響呢?"

寥寥數語,兩人都明白了對方的立場和意圖。

這段原創情節的靈感,來自《讓子彈飛》裡張麻子、師爺和黃四郎三人"裝糊塗"的高手對決,"好像什麼都沒說,又好像什麼都說了"。"它其實有一個內在的邏輯需要你去理解,這種猜疑的感覺很像面壁者之間的聊天方式。因為有'智子'在看著你,不能說實話,在拉鋸戰之後握手達成一致,感覺就特別爽。"神遊解釋場景設計的用意。

《三體》電影還未面世,這部9.9分的

電影《讓子彈飛》酒館三人對決

彈幕裡的"加密通話""確認過眼神,是一起想跑的人""小智子,你是否有許多問號",正是觀眾破解加密對話之後的反饋。

劉慈欣是三體宇宙的總顧問,他對於原創的態度是支持且開放的。電影《流浪地球》就是不按原著出牌,改得"親媽不識"的成功案例,而《章北海傳》也推動了動畫在原創內容的探索。

"我沒有直接問過大劉關於原創部分的意見,但是在項目上有過這方面的交流。他的意見就是,'改!隨便改!'"神遊說。


從同人中來,到同人中去


從2020年1月下旬,《章北海傳》登陸B站國創區以來,7.3萬B站用戶為它打出9.9的高分,追番人數破百萬,播放量超過2600萬。

追番大軍中,原著粉的比例在逐漸降低,有很多之前並沒有原著基礎的觀眾通過不同的安利形式,開始關注到冷門的方塊人動畫。

"我經常看到B站有up主自發地做安利視頻,也會收到評論說之前沒看過三體,但是也看懂了。"這讓神遊特別欣慰。

製作組希望《我的三體》能面向更多普通路人,第三季的大量刪減也是為了照顧到新觀眾的感受。被刪減的內容以"開會"為主,儘管各種會議對於書迷很燒腦,但對於新觀眾來說並不友好,容易覺得"節奏拖沓,對話無聊"。

在《章北海傳》中,最出圈的名場面,是第8集的末日之戰。這一集的點擊量超過300多萬,是除了第1集外點擊量最高的。

末日之戰的場景在第二季中就已經出現,當時的時間和預算都不夠,就被團隊"混"過去了。神遊一直惦記著,心心念念要在第三季提前準備。

《三體》電影還未面世,這部9.9分的

末日之戰片段

"邦邦邦邦",熟悉的《命運交響曲》前奏響起,墨色太空中列隊整齊的戰艦和全人類迎來命運的挑戰。從檢測到三體探測器"水滴",到"水滴"自毀,穿過艦隊接連引發爆炸,消失在夜空,持續了11分21秒的《命運交響曲》貫穿了末日之戰的始終。

團隊為這段10多分鐘的場景足足籌備了一年,是神遊覺得最難實現,也最滿意的畫面。

用古典樂配科幻,是第三季執行導演空青想出來的點子,神遊也覺得很合適,"曲子本身預示著人類的命運,我們的鏡頭也是跟著樂曲的節奏來敘事的。"

但神遊眼中的神來之筆,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很多觀眾認為交響曲的基調過於歡快和喜慶,和戰爭的氣氛不搭,B站也有不少up主根據自己對劇情的理解,為末日之戰重新配樂。

《三體》電影還未面世,這部9.9分的

粉絲用"馬勒第五交響曲""克羅地亞狂想曲""末日飛船"等BGM自制視頻

"我覺得這是個人審美上的認知性問題,我現在依然是不後悔用這個配樂。當然我也願意讓大家發揮自己的腦洞來做不同版本的聲音替換。"

神遊的態度和劉慈欣對原創改編的態度一致。他曾在微博鼓勵粉絲們二次創作,"跟B站簽了協議,非商二創都是允許的,不用問我們",平時看到喜歡的同人繪插畫或視頻,也會經常轉發翻牌。

B站up主的自制視頻,偶爾會因為所用片段涉及版權問題而遭遇下架。製作組深知"為愛發電"的不易,因為他們自己就是這樣一路走來的。從同人中來,到同人中去,這些二次創作的作品也成為"籠絡"更多普通路人的利器。

第三季剛剛收官,粉絲們已經按捺不住對下一季的期待,開始討論起劇情來。

在3月17日的直播中,神遊現場闢謠此前編劇Dr.Baa說的"第四季的初稿快寫完了",進度是"新建了一個文件夾"。神遊告訴刺蝟公社,最近會組織團隊開會討論修改大綱,離終稿完結仍隔著一個太平洋。

"別催,在寫了。"

刺蝟公社是聚焦內容產業的垂直資訊平臺,關注領域包括互聯網資訊、社交、長視頻、短視頻、音頻、影視文娛、內容創業、二次元等。

商務合作聯繫微信號 | yunlugong 網站 | www.ciweigongshe.n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