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信軍:疫情何時結束?企業如何幫扶?

梁信軍:疫情何時結束?企業如何幫扶?

· 這是第3214篇原創首發文章 字數 2k+ ·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累計確診人數已經有30多萬。雖然中國之內的情況基本安定,但依然面對來自境外的輸入性壓力,國人的心情依然無法輕鬆。大家最關切的是疫情何時結束,限制何時解除,經濟如何復甦

對於疫情的進展和限制的解除,我有以下一些預測,僅供大家參考:

梁信军:疫情何时结束?企业如何帮扶?

關於疫情

「中國」

1月23日武漢封城,政府希望4月初能恢復正常生產生活。我認為,最樂觀的估計是,到4月底5月初,能夠解除交通旅遊限制,但整個經濟生活的人流物流完全恢復正常,至少要延後1個月,到6月或7月才能恢復正常。

「歐洲」

2月下旬開始採取“緊”和“封”的措施,部分國家跟美國一樣,3月中旬開始封,所以整個歐洲疫情的進程就要比中國延遲1-1.5個月,到7月、8月才能恢復正常。

「美國」

美國比歐洲又延遲半個到1個月左右,但考慮到北半球氣溫升高不利於病毒感染和傳播,美國估計8月恢復正常的可能性也是比較大的。

考慮到如果不封城就有外來輸入威脅,所以大概率全球要到9月初大家才能一起跨入平穩期,那時生產生活才會全面恢復。

梁信军:疫情何时结束?企业如何帮扶?
梁信军:疫情何时结束?企业如何帮扶?

對全球範圍的經濟影響

對全球供應鏈來說,從1月底到9月初都是不正常的,所以金融市場的反應是很負面的,認為今年兩個季度甚至三個季度的增長可能就沒有了,而且是真金白銀的損失。

首先,這兩三個季度的訂單與供應鏈的損失,會帶來大量實體企業陷入困境甚至倒閉。全球很多政府都採取了補貼企業及企業僱員的方式,但政府補貼的能力也有侷限,補貼一兩個月、個把季度就不得了了。所以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切實損害,還是巨大的。

其次是對老百姓家庭的影響。禁足不出門,消費會快速降低,必需品的消費還有,非必需品的消費,包括服務業的消費,在封城禁足期間會嚴重收縮。服務業很多企業的資產儲備不多,輕資產居多,大部分是高流動性的,無論餐飲娛樂旅遊都是一樣的,淨資產底子是不厚的、生產和利潤高度依賴每月每週的經營現金流。如果真的有三五個月,甚至七八個月沒有收益,但固定支出還存在,相當部分會難以為繼,所以服務業的壓力不亞於實體企業供應鏈的壓力。

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國家的危機通常由兩類因素引發:一是槓桿太高,一是現金流斷裂。有很多企業即使有淨資產,負債率也不是很高,但現金流斷了,得不到貸款和接續融資了,就倒閉了。

國家的危機也是一樣,過去幾次大危機都是槓桿率過高,像2008、2009年的美債歐債危機,是家庭槓桿率過高、疊加金融部門槓桿率過高,引發危機,最終是通過國家出面救濟,部分槓桿轉給國家承擔,部分市場消化,慢慢恢復起來的。

這次危機,美國的政府部門槓桿、企業部門槓桿,包括金融部門槓桿、家庭部門槓桿,和2008年相比都是好的,這次很可能是通過供應與消費兩端的現金流擠壓,導致供應方面的生產企業破產、服務業企業破產,引發失業飆升,進一步導致需求消費萎縮,從而影響製造業和服務業恢復。這些破產至今還沒完全發生,但是預期很透明,一旦有這個預期後,金融市場就把這個預期放大了。海外股市的表現比實體經濟的表現經常會先行一步。

梁信军:疫情何时结束?企业如何帮扶?梁信军:疫情何时结束?企业如何帮扶?

關於石油危機

石油價格暴跌,實際上對用油國、石油淨進口國,或終端用戶、行業來說都是利好。因為相當於產油國拿出真金白銀來補貼你……你消費一桶油,對方就補貼你40美元,不是很好嗎?所以我覺得這是這次全球經濟危機當中唯一的一個亮點。

當然石油價格暴跌,會對石油衍生品等金融參與者帶來一些破壞性作用,部分參與石油金融遊戲的人會破產,部分產油企業、國家的石油部門會破產,但是,他們的破產,是以全球其他部門和國家得利為結果的,因此我覺得不能把石油暴跌看成一個危機。

梁信军:疫情何时结束?企业如何帮扶?

關於航空業和旅遊業

從中國發生疫情後,1月底國外就減少了與中國的航空往來,有的地方甚至斷絕了跟中國的航空往來。從2月底開始歐洲的航空往來、3月中旬開始美國的航空往來,都大幅減少。航空業收入驟減後,中小航空就可能倒閉,大的航空公司會削減成本,首先會推遲資本性開支,所有跟買飛機有關、跟交付飛機有關的要付錢的全都暫停。

什麼時候能恢復呢?前面提過,可能要到八九月份航空才會恢復正常。那麼對航空公司來說,從1月底到8月,半年業績就沒有了。所以他們首先會推遲現在購買飛機付款的節奏或者暫時不付了,其次未來購買飛機的計劃肯定也後推了,換句話說,對波音這樣的公司來說,肯定今年的業績沒戲了。

旅遊公司的問題,類似航空業,起碼到6月下旬才會見底。

梁信军:疫情何时结束?企业如何帮扶?
梁信军:疫情何时结束?企业如何帮扶?

小結和建議

小結一下,這場危機簡單地說,就是由於疫情管控導致封鎖交通,封國封城,帶來供應鏈和消費的真金白銀的損失,隨後帶來整個家庭收入與就業率的下降,最終帶來一場供需兩側現金流枯竭引發的危機。

但是,現金流問題,在國家層面是不會破產的。不會有國家危機,因為國家可以通過印鈔來解決。但對行業和家庭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危機。

最後再談談對中國經濟復甦和企業救困的建議。

我覺得,對於供應鏈上的生產企業,消費行業的服務型企業,現金儲蓄不多的打工者家庭或個體打工者,要千方百計保障他們的臨時現金流穩定,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減少企業倒閉的數量,保障就業的穩定;最大限度保障打工者家庭的階段性生存,保障社會穩定,防止疫情穩定後因企業破產、家庭經濟破產帶來次生消費破壞。

在國務院的政策(包括信貸、發債、社保等新政)之外,地方政府可以有以下作為:

1、利用和爭取國家資源,結合國內省內的領先券商,總體上輔導、幫助企業、縣市政府融資主體,快速完成疫情債的發行,爭取有一定發債規模;

2、發揮本省財政政策的作用。對供應鏈生產企業、消費服務型企業都可以根據企業前三年上繳的實際稅收,不超過前三年累計額,提供短期如3-6個月的流動資金貸款;

3、借鑑新加坡的經驗,幫助企業穩定就業。新加坡的做法是在企業不裁員的前提下,政府按人頭補貼三個月的員工工資(按1500新幣/月);

4、對供應鏈生產企業特別是外貿企業,可以提供基於訂單的供應鏈採購融資;

5、借鑑歐美和中國香港、澳門的做法,略加改進,對個稅交付低的打工家庭,直接發放消費券進個人交稅賬戶,用於採購生活必須品,繳付水電煤等生活必須服務,繳付孩子學費老人康養費和自身醫養費用等,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6、對外地來打工的,特別是春節前已有工作的外來打工人員,參照上述政策執行;

7、引導社會資本公益投入。申請國家稅務特別減免政策,對於民間資金願意參與上述政府救助計劃的,在今後稅收中分三年予以等額扣減;

8、鼓勵動員引導金融系統的支持。

總之,政策要聚焦到一個關鍵點上,就是通過提供短期現金流支持,讓企業破產、家庭經濟破產降低到最低限度,以保持穩定,保住元氣,等待疫情過去的復甦。

梁信军:疫情何时结束?企业如何帮扶?
  • 作者為復星集團創始人之一。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梁信军:疫情何时结束?企业如何帮扶?梁信军:疫情何时结束?企业如何帮扶?

內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