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就是用這兩種方法作舊的(一)

復仿製的青銅器作舊,主要分為傳統和化學作舊等方法。一種是用漆片、顏料等手工作舊,復仿製的青銅器半成品經打磨,拋光後就可以作舊。

先把它放到用化學藥品配好的溶液裡浸泡上1-3天。在這3天裡,每天都要拿出來觀察,防止浸泡過度,否則就會出現麻點,沒有光亮。

泡好後用清水洗淨吹乾,新青銅器身上就形成了一層黑綠色的光亮地子。用漆片配各種各樣的顏料,調出紅色,綠色,黑色,藍色等需要的顏色塗在青銅器上。

青銅器就是用這兩種方法作舊的(一)

漆片配鐵紅調出紅色塗在新青銅器的最裡層,儘量塗平。漆片配沙綠或鉻綠加鈦白粉,調出綠色,塗在新青銅器的表面,儘量塗的疙疙瘩瘩。

這樣就形成了紅斑,綠鏽,黑漆古,再用膠水拌土,點在凸起的鏽色上,一件用漆片作舊的新青銅器就基本完成了。

另外還有一種手工作舊的方法,就是“點泥法”,先把細黃泥土和成稀糊狀,然後用牙刷沾上稀泥,用刀刃等工具撥動牙刷上的毛使泥粘到新青銅器上形成點狀及片狀的不規則形狀。

等幹後,再用漆片調各種顏料形成各種顏色塗到器物上。幹後用水洗掉泥土,一件新復仿製品就基本做成了。


這種手工方法雖然很快,鏽的顏色也非常接近真鏽,但這種鏽不自然,不結實,用手輕輕摳鏽就掉了 ,時間越長鏽掉的越厲害,而且漆片、顏料塗在新器物上蓋住了紋飾,也影響了器物本身的美觀,用手摸,滿手是綠,給人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

另一種青銅器復仿製品作舊方法是化學方法。

要想很好的掌握此方法,就必須對銅及其合金的化學性質,土壤腐蝕及青銅器在地下的腐蝕狀況及所生成的化學成分都要有所瞭解。

銅是人類歷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屬。純銅是富有延展性,延性的紅色金屬,比重8.9,熔點是10839C。

青銅器就是用這兩種方法作舊的(一)

銅有青銅、黃銅和白銅等合金,古代青銅器就是由青銅即銅、錫合金鑄造而成。銅在空氣中氧化地很慢,開始得到的是紅色的-氧化物,以後是黑色的氧化物Cu2O、CuO。

但是,因為空氣中總是有著汙染物,含量較高的是二氧化碳,其次為一氧化物和氧化物,極常見的情況是這些化合物和碳酸化合物以及和它們的氫氧化物相混在一起。

也就是說銅在潮溼的空氣中放久後,其表面會慢慢生成一層銅綠:

2Cu+O2 + H20+ CO2 = Cu (OH)2 CuCO3

後續文章中繼續介紹青銅器相關內容,幫大家更好的學習,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