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之眼:運用科技消除可預防失明

想象自己身處黑暗的世界中,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看東西,然後有一天,你失明瞭——這完全可以避免。想想這種挫敗感,你正努力工作,養家餬口,在生活中如魚得水,但突然,你的某種感官不復存在。

這是目前許多人面臨的現狀,尤其在發展中國家。可預防失明對個人、社區和國家造成的社會和經濟損害很大,且損害持續增加,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是全球人口老齡化。

失明率上升

《柳葉刀》上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不改善治療方法,到2050年,可預防失明病例將從3600萬增到1.15億。重要的是,這意味著我們要向最需要治療的人群,即貧困地區提供治療。

它還需要眼睛護理自身方面的革新,以降低治療成本,從而減少護理障礙。像白內障手術和視力矯正眼鏡這樣的介入治療必須變得更實惠、更快、更本地化、更廣為人知。

這就是技術可以提供幫助的地方。人工智能(AI)和生物技術可以通過植入物、凝膠、更好的診斷以及更多的教育來提供對抗可預防失明的方法。

人工智能之眼:運用科技消除可預防失明

預防要提早

失明前預防提供一些最大的投資回報,因為這些預防幾乎不需要基礎設施,花費相對較少。此外,隨著人們重新進入勞動力市場,各國可以回收成本。

事實上,關注基礎設施至關重要,因為世界上大多數盲人生活在最貧窮的國家。他們負擔不起在實驗室、醫院和專家身上的大筆投資。

這就是為什麼預防至關重要。首先要防止人們失明,並儘早解決視力問題,減少進一步治療的需要。如果及早發現,50%以上的失明能夠被治癒,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和溼性老年性黃斑變性(AMD)。

人工智能之眼:運用科技消除可預防失明

對抗角膜疾病

角膜疾病是可預防失明的一個主要原因。75%的角膜疾病可治癒,這對社會中最貧窮的人所造成的影響最大。90%的盲人和視障人士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其中包括1400萬印度人。

因此,Tej Kohli角膜研究所致力於在2030年之前消除全球範圍的可預防失明。Tej Kohli的一些項目包括通過熱線和應用程序進行社區教育,利用生物技術和角膜移植進行研究和開發。

過去兩年,Tej Kohli角膜研究所接待的門診數超過167,000人次,收集了26,000個角膜供體,進行了16,000臺角膜移植手術。

但通過創新的生物技術,該研究所的發展更進一步,包括使用一種充當組織膠的膠水填充物。這種非手術治療是Tej Kohli基金會、加拿大蒙特利爾的研究人員和英國Moorfields眼科醫院的合作成果。

它與人體接觸時,液體會形成一種凝膠,封閉角膜穿孔,幫助角膜組織再生,讓人從一開始就不需要進行移植手術。這能夠節約成本與時間,並降低病人身體排斥的風險。

使用人工智能進行早期檢測

在與失明的鬥爭中,人工智能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早期發現的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對預後良好至關重要。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農村和貧困地區的人們往往無法獲得同等質量的眼科護理或專業知識。微軟(Microsoft)正與初創企業Forus Health合作,利用人工智能來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機器學習補充了醫生的專業知識。微軟的人工智能網絡致力於普及這項技術,使世界各地的醫療機構能夠以標準化、可複製的方式提供醫療服務。這樣做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除了眼部護理,它也被用於心臟病學。

人工智能之眼:運用科技消除可預防失明

增加專業人員

在印度,一個最大的挑戰是缺乏訓練有素的眼科醫生(13億人口中只有2萬名眼科醫生)。微軟人工智能利用一種可以篩查常見眼部問題的便攜式設備,增加技術人員和眼科醫生的人手,從而緩解眼科醫生的短缺。

到目前為止,視網膜成像篩選設備已經幫助了200多萬名患者。

此外,微軟的人工智能還能“清理”眼睛掃描的圖像質量。通常,這些照片由受過最少培訓的技術人員在陽光下拍攝,因此很難將其用於診斷目的。

目前,一種圖像質量算法可以檢測到何時需要進行細化捕捉,隨後技術人員會收到即時提示,告知他們何時需要重拍圖像。

人工智能之眼:運用科技消除可預防失明


擴大檢測範圍

同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需要定期檢查,以監測病情進展。在美國,只有不到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按建議每年檢查眼睛。

在發展中國家,這一數字要高得多,因為那裡更缺乏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而且開設的診所數目不多。


然而,通過IDx-DR這種AI系統,專業人員能夠在幾分鐘內判斷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人工智能系統將使得眼科醫生在這一領域的工作量減少10%,因為他們必須手動診斷的人數變得更少。

合作需要

人工智能之眼:運用科技消除可預防失明

可預防失明對個人及整個社會來說是一場悲劇。但人工智能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它對眼睛健康來說潛力無限。然而,正如微軟和Forus的合作所顯示的那樣,為充分發揮其潛力,需要跨領域知識共享和協作。

為努力消除可預防失明這一共同目標,與單獨行動相比,組織和公共機構協同合作能夠帶來更大的社會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