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符號學視野,解讀電影《一一》中符號的象徵性與意義

今年是電影《一一》上映 20 週年,該片由楊德昌指導,拍攝於 2000 年,楊德昌憑藉此片獲得了當年的戛納最佳導演,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蘇珊桑塔格甚至將本片列為當年最佳影片,目前在豆瓣上有超過 24 萬人給出了 9.0 的高分。

從符號學視野,解讀電影《一一》中符號的象徵性與意義

《一一》豆瓣評分 9.0

影片的情節並沒有太多波瀾壯闊,甚至是很普通的家庭故事:簡南俊是個很有原則的生意人,同妻子敏敏、女兒婷婷、兒子洋洋以及外婆住在臺北某所普通公寓裡。在小舅子的一場麻煩婚禮過後,因為外婆突然中風昏迷,敏敏公司、家裡兩頭跑,時常感覺自己要被耗空;婷婷一直為外婆的中風內疚,戀愛談到中途發現自己不過是替代品;簡南俊更是麻煩重重,公司面臨破產,他又不願放下別人眼裡一文不值的自尊;洋洋每天在學校中被女生欺負。

從符號學視野,解讀電影《一一》中符號的象徵性與意義

一家人的合照

《一一》作為楊德昌導演的集大成之作,他用近三個小時的時間,描述了一個家庭的 5 位主要家庭成員的 5 段不同的故事。影片通過幾個各不相同的家庭成員,為人們展現出人生不同階段的迷茫與困惑。幾個角色擁有著各自未被他人所知的部分,是導演最想表達的人生意義。

而意義的呈現,則是導演利用符號的隱喻及象徵性,通過場景、顏色、人物加以表現 。

下面我們就通過符號學理論加以分析,縱觀全片,深入人物關係,探討導演楊德昌如何應用符號呈現影片的意義和內涵。

1. 符號在電影中的應用現狀

電影是一種特殊的影像,有著自己的語言系統。電影中的人物、場景、服裝、道具、色彩、光線、音響甚至於電影的剪輯、鏡頭構圖與敘事方式都是電影中表意的符號,這些電影符號被導演賦予了更深的內涵。

符號在如今的電影中已經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其中現實題材電影側重通過符號意義建構,從敘事層面進行分析,反映影片符號與敘事的關係,呈現影片的意義;文藝題材的電影則基於符號學視野下對敘事進行探討,研究影片中展現的人性,如《暴裂無聲》中的「羊」符號。

從符號學視野,解讀電影《一一》中符號的象徵性與意義

《暴裂無聲》劇照

影片中經過鏡頭、場景等的配合使用,成為了一種新的表達方式,充滿了象徵性與隱喻意味,能夠讓觀眾在觀看時獲得更多導演所要表達的意義。

每個角色都各自擁有著屬於自己的符號,這些符號的象徵 ,為觀眾提供了認知與審美的心理需要。同時,觀眾眾通過解析符號的象徵性,不但能夠在心理上更加自覺地接收角色所傳遞出來的信息,還能將生活化的符號通過自身理解從而帶來和角色的對話與自我反思。

簡單來說,象徵性的意義是讓受眾在觀影的同時,激發想象與聯想機制,產生情感的共鳴。通過對電影符號解析,導演將每個角色的內心世界呈現在觀眾面前,以符號的象徵性與隱喻達到最終的意義呈現

2. 《一一》中人物的符號象徵

《一一》全片節奏緩慢,多為固定的長鏡頭,導演將觀眾至於一個冷靜旁觀的位置上,藉助皮爾斯符號學中的肖像、指標 、記號等賦予了人物更深的內涵。

1. 簡南俊的選擇

在影片中,簡南俊有著令人羨慕的美滿家庭,有著一份優越的工作。但這一切卻並不是他想要的。他的人生被許許多多東西限制著,而導演也藉由動物符號和人物符號來詮釋他內心中不可觸及的東西。

  • (一)鴿子:自由的象徵

鴿子這個符號的第一次出現是在簡南俊的辦公室外,窗戶將辦公室和戶外一分為二,形成了兩個世界。窗外的各自在自由飛翔,而簡南俊卻如籠中之鳥般被困在辦公室中。後來與初戀情人在日本重逢,兩人逛到一個寺廟,坐在石凳上聊天時,他們身邊也圍繞著許多的鴿子。

從符號學視野,解讀電影《一一》中符號的象徵性與意義

簡南俊與初戀

原本只能隔著窗戶看外面自由的鴿子飛舞,現在卻可以和鴿子一樣,置身事外,鴿子象徵著簡南俊原本渴望不可及的自由。

從一開始因為物質的壓力,離開了看中金錢的初戀;後來被家人卻說放棄自己熱愛的專業,選擇了現在的行業。簡南俊的人生從選擇的那一刻開始,就被限制住了。

因為他放棄了選擇的權力,屈服在了自己所愛的人的要求之下。

而與初戀在日本重逢,讓他重新體驗了另一種人生,重新獲得了自由。

  • (二)音樂:迴避與交流的工具

音樂是簡南俊迴避他人的一種工具。影片中,簡南俊一直隨身帶著音樂播放器,每當碰到他不想介入的現實,他就會帶上耳機,把自己隔離。

在婚禮結束後,簡南俊開車回家時,老婆和孩子在睡覺,他索性就自己戴上耳機聽音樂;當簡南俊與合作伙伴意向不同時,即使大家坐在同一輛車裡,他也是選擇聽音樂來回避這一切,而不是選擇和他們溝通。

從符號學視野,解讀電影《一一》中符號的象徵性與意義

沉浸在音樂中的簡南俊

這也暗喻了簡南俊與合作伙伴、家人之間缺乏理解和溝通

同時,音樂也成為了一種交流工具。為了拿下與大田的合作,簡南俊與大田在一家餐廳吃飯。在車上,放起音樂的他與大田聊起了關於音樂的往事。兩人對於音樂都有著不同的記憶。 雖然關於音樂的回憶不同,但都是內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也因為音樂,兩人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 (三)大田:初心的象徵

大田被作為人物符號,是因為他作為初心的象徵,與簡南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簡南俊溫婉的拒絕與大田的合作時,大田帶著氣憤的語氣說了這麼一句話:為什麼我們都害怕“第一次”,每 一天都是第一次,每個早晨都是新的,同一天不可能重複過兩次。這裡的言外之意是在質問簡南俊為什麼不敢進行嘗試。

大田溫文爾雅的外表下擁有著堅毅的勇氣,這與簡南俊容易妥協的性格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從符號學視野,解讀電影《一一》中符號的象徵性與意義

大田與簡南俊

2. 婷婷的成長

婷婷是一個單純的女孩,她一直活在一個安穩平靜的世界,對未來充滿了自己的美好幻想。直到婆婆住院,打破了她的平靜生活。

  • (一)盆栽:成長的象徵

在婆婆成為植物人後,她對婆婆的愧疚與日俱增。同時,因為鄰居莉莉的關係,她與胖子相識,並和胖子相戀、分手。她見證了莉莉與胖子的離合,也“見證”胖子從一個畏畏縮縮的人變成殺人犯的經過。在這個過程中,她打破了對美好世界的幻想,開始接受現實,並開始釋懷。導演藉由盆栽這一符號,借其開花過程暗喻婷婷的成長。

從符號學視野,解讀電影《一一》中符號的象徵性與意義

婷婷

在影片開始,婷婷總會偷看胖子和麗麗的愛情,同時由於婆婆的住院,婷婷開始處於愧疚之中;最後,經歷了與胖子的分合,見證了胖子的墮落,她也開始意識到世界並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麼美好。

與此同時,婷婷也在婆婆去世時做了一個夢之後,開始釋懷。她在這些事之中學會了思考,也開始接受一個現實的世界。

本來一直不開花的盆栽,在最後卻長了一個小小的花苞,這個開花的過程,象徵著婷婷開始成長的過程。她終於開始醒悟,進入了現實的世界。

從符號學視野,解讀電影《一一》中符號的象徵性與意義

含苞待放的盆栽

  • (二)交通信號燈:胖子與婷婷關係的隱喻

婷婷和胖子兩人最初的關係僅為朋友,婷婷只是幫助胖子給莉莉送信,此 時婷婷身邊的交通燈總是綠色,隱喻兩人關係是暢通無阻的友情;接著,胖子在雨中等婷婷來拿信,婷婷不願意再幫助胖子,此時紅色的信號燈亮起,隱喻兩人關係變得危險;最後,胖子在馬路上向婷婷示好,他們在馬路上親吻,此時身邊三個紅燈亮起,隱喻兩人曖昧而又危險的關係。

從符號學視野,解讀電影《一一》中符號的象徵性與意義

胖子與婷婷

3. 洋洋的性啟蒙

洋洋作為家庭中年齡最小的成員,對於兩性關係處於模糊的狀態。導演藉助一系列符號,由淺入深地表現洋洋性意 識萌發的過程。

  • (一)避孕套

避孕套具有很強的性意味 ,可是在洋洋的手中卻只是一個單純的“氣球”玩具。一開始,洋洋在家中洗澡的時候, 拿避孕套裝水玩;在學校中,將避孕套吹成氣球揣在自己的肚子裡,模仿懷孕的舅媽。

從這裡可以看出洋洋對性知識的缺乏,也側面表現了他的單純,但避孕套的出現,也隱喻了洋洋性啟蒙的開始。

從符號學視野,解讀電影《一一》中符號的象徵性與意義

洋洋模仿舅媽

  • (二)與小老婆的關係

洋洋一開始與小老婆處於一種對峙狀態,但洋洋在躲避小老婆的追查時,闖入了正在播放科教片的展映廳裡。小老婆進門時,洋洋無意間看到了小老婆的內褲,當屏幕上正極與負極結合,併產生閃電時,小老婆站著觀望四周,正好處於屏幕中央。此時洋洋也第一次產生了對小老婆的愛戀。

從符號學視野,解讀電影《一一》中符號的象徵性與意義

洋洋

在避孕套、閃電等符號的運用下,導演暗喻洋洋開啟了對性的認識,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成長。

4. 敏敏的迷茫

作為簡南俊的妻子,兩個孩子的母親,敏敏在與婆婆傾訴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日復一日的做著同樣的事情,感覺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意義,近乎崩潰。

這是大多數人中年時會出現的問題,每天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奔波,失去了自我。

  • 窗與影子

在表現敏敏迷茫時,導演將鏡頭語言和符號結合在一起,通過拍攝落地窗中敏敏的影子,藉助玻璃中的影像來展現含義。敏敏在崩潰與同事聊天時,導演並不是直接拍攝她與同事的聊天場景,而是將鏡頭對準了落地窗。

窗外的燈火通明,與敏敏空虛的影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鏡子中的影子象徵著敏敏真實的內心,空虛且無形。影子成了敏敏的替身,作為符號象徵了她的真實心境。她像失去了靈魂的軀殼,生活在這個城市當中。

從符號學視野,解讀電影《一一》中符號的象徵性與意義

敏敏與同事聊天

5. 婆婆的無言

婆婆雖然是整部影片臺詞最少的角 色,但卻是一個人物象徵,承載著導演賦予的深層意義。

  • 沉默的象徵

婆婆在影片的開頭不幸出事,隨後一直以一個植物人的身份出現在劇中,直到影片結尾,婆婆去世。

家中臥病在床的婆婆,象徵著家庭中的每一個家庭成員。植物人的“ 沉 默”與家人間的“沉默”如出一轍,在整個影片過程中,婆婆一直保持“沉默”,而家人們也擁有著各自的內心世界,表面上是一家人,但彼此的內心卻沒有靠近過。

從符號學視野,解讀電影《一一》中符號的象徵性與意義

婆婆與婷婷

直到婆婆生病之後,每個人才打開心扉,向不能回應的婆婆訴說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婆婆這個人物的塑造,在整部影片結構上看,具有推動劇情的作用,但更為重要的是導演所賦予其象徵意義,影射家中每一個人的內心,讓觀眾直觀地看到整個家庭人物的狀態,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小世界”這個主題做鋪墊。

3. 結語

在影片的時間軸上,主線是從阿弟的婚禮開始,期間從各個人物各自的時間線進行發散,最終彙集到婆婆去世,所有人再次聚在一起。由婚禮展開,最終迴歸到葬禮之中,收尾對照呼應,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時間鏈。

符號也隨著敘事軸線和人物的故事各自展開。導演所選擇的符號都很貼近我們的生活,一個小盆栽,路上的紅綠燈 ,一群飛翔的鴿子 ...... 這些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常常能接觸到的事物,除了被賦予可能性、展示意義之外,也讓觀眾不約而同地參與進故事中,尋找共鳴。

符號不僅僅是具有每個人物的象徵作用,更是表達每個人生階段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從整體上看,不同符號的使用正對應了導演所要表達的主題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

那些本來無法用三言兩語講清的意義,經過符號的使用、觀眾的思考這一系列過程,將導演的意圖悄無聲息地傳遞給了觀眾。在這個實現意義的空間當中,觀眾如何解讀符號,遠比作者如何詮釋來得更重要。而《一一》最大的意義,便是賦予了觀眾足夠的思考空間, 同時完成了導演楊德昌的所思所想。

從符號學視野,解讀電影《一一》中符號的象徵性與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