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我的連長李應邦

疫情防控期間,

我們閉館不停展;

清明祭祖時節,

我們致敬英雄!

蘭州解放,隴原新生,仁人志士,莫不有功!今天,就讓我們帶大家穿過歷史的雲煙,回望他們的名字,他們的身影,他們的故事,滿懷一腔真誠向他們致敬。

今天的【致敬英雄】,耿園麗為您講述蘭州戰役沈家嶺戰場上的連長李應邦——

【致敬英雄】我的連長李應邦

2018年的6月26日,蘭州市七里河區委、蘭州戰役紀念館及社會各界人士齊聚烈士紀念碑廣場,隆重舉行了烈士李應邦的正名儀式。一位九十歲的老人緩緩揭開蓋在李應邦烈士雕像上的紅絨布時,淚眼愁眉,他用顫抖的聲音朗誦著英雄的一生,表達對戰友的哀思,回憶著當年那場發生在蘭州的血戰。這位九十歲的老人名叫何志瑛,此刻,大家都會有這樣的疑問“何志瑛與這位烈士是什麼關係?”在蘭州戰役中,李應邦烈士是這位老人的連長。

1949年8月25日,在蘭州戰役沈家嶺的戰鬥中,李應邦擔任一野四軍十一師三十一團一營二連的連長,率全連突擊。

“戰鬥在早上5:50左右打響,炮聲、槍聲、喊殺聲、衝鋒號聲,將整個山川、河谷震動,將士們抱著必勝的信念,在連長的帶領下,向沈家嶺主峰西側突擊,就在這時,突擊隊遭遇敵人碉堡裡機槍的猛烈射擊,很多戰士倒在血泊中,突擊隊無法突擊。面對敵人強勁的火力,李應邦組織爆破小組炸碉堡。爆破組後來被影視劇叫做“敢死隊”三人一組的爆破組衝上去便倒在敵人的槍火中。幾番爆破不成,十幾名戰士倒在血泊中。此時突擊連連長李應邦一個箭步衝上去,在距離碉堡300米的地方,從犧牲的戰友身邊抱起炸藥包,匍匐衝向碉堡。就在接近碉堡時,他的腿部和腰部中彈受傷,鮮血從衣褲裡流了出來。他強忍劇痛,側著身子滾到了碉堡跟前,用盡全身氣力,把炸藥包扔進了槍眼裡,順勢用自己的身體堵在了敵人冰冷的槍眼上。一瞬間,炸藥包爆炸了,敵人的碉堡摧毀了,李應邦卻犧牲了。用生命為勝利“開路”戰士們踏著血紅的道路,抱著‘為連長報仇’,抱著‘堅決消滅敵人’的信念攻佔了沈家嶺主峰。戰役結束後,第一野戰軍授予李應邦“戰鬥英雄”稱號,並追記大功。

【致敬英雄】我的連長李應邦

這位英雄連長的感人故事回憶到這裡時,何志瑛語重心長地說道:連長作戰勇敢、不怕犧牲、忠於人民、忠於黨,他是為人民而犧牲的,這種精神需要我們傳承和弘揚。是啊,英雄是“人民的光榮”,正是他們的赴湯蹈火、捨生忘死,我們的國家、民族才得以昂首走向未來。和平從不是英雄的退場,恰恰是英雄的新生。

講述人耿園麗

【致敬英雄】我的連長李應邦

一個自信的性格,一個放鬆的狀態,以及一種讓人親近的感覺,這就是我。我叫耿園麗,一名來自蘭州戰役紀念館的講解員。我從懵懂到喜歡,從喜歡到熱愛,成為了一名三心二意的講解員,我的三心就是用“愛心,真心,責任心,我的二意就是:“宣傳有誠意,服務得滿意”去對待每一支每一位來參觀的團體和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