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進士一次無心之舉,攤上了大事……


有些相遇,會將化學反應擴散到最大,以至成為傳奇。

比如新會柑和普洱茶。

她們從來沒有想過,會結合到一起。因為一個人一次無意之舉,新會和雲南,相隔一千五百多公里,兩個朝庭的貢品,就這樣結成了一段好姻緣,在茶的世界,又多了一對恩愛伴侶,穩穩佔據市場,成為新興茶葉的中堅力量。

普洱茶是不需要科普的。

她多像一名老中醫,老御醫,醫術高明,只要把她帶在身邊,隨時可以為你消痰化積,醒酒,清熱降脂,茶性溫潤。

說起普洱茶,我們要感謝三國時期的蜀國軍師諸葛亮,清人檀萃《滇海虞衡志》記載中我們得知,蜀建興三年,他深入雲南瀘水,征討蠻王孟獲,這個仁慈的丞相,七擒七縱使孟獲口服心服,率眾而降。

諸葛亮在收服孟獲之後,來到雲南視察,在茶山種了一棵友誼之樹,這棵樹就是普洱茶樹。

不要小看這種有紀念價值的小小舉措,通常帶來的象徵意義極為遠大,也使人們對它珍而重之,它也不負重望,通常會長成參天大樹,寓意情義永固。

果然,這棵小樹後來長成了茶王樹。在它的影響和輻射下,種茶的六茶山也逐漸形成方圓八百里的茶山,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

這是偶像的力量,也是品牌的力量。

一棵不起眼的小樹,長成茶王樹,它需要的不僅是愛心,是接力,更是漫長的時間成長。

當歷史走到清朝,她終於等來了成名的機會,在茶葉的選秀中,她成為最佳女主角——貢茶。從而深得宮廷及權貴的喜愛。一度被譽為唐朝詩聖“杜甫”:老成持重,赤子丹心,爐火純青,煉句精美。

普洱茶終於熬成婆了,她如何遇見廣東的新會柑呢?

一切要從清道光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847年講起。

這年秋天,羅天池辭官回到家鄉新會。這個道光六年的進士,踏上故土的剎那,終於鬆了一口氣。

公正廉明,嫉惡如仇的他,看到朝庭日益腐敗,氣數衰落,官場黑暗,一身本領難以施展,又不甘同流合汙,最後決定掛印而去。

迎著涼爽的秋風,歸心似箭,日夜兼程的他,回到家中就病倒了,是風寒感冒。

妻子趕緊把收藏多年的陳皮拿了幾瓣出來,煮了一壺拿進書房給他喝。羅天池一心二用,看書過於專注,把陳皮水當開水,用來泡他的朝庭貢品普洱茶。

這下好了,新會陳皮味辛性溫,去痰平喘;普洱茶性溫味香,消食化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無心促成的柑普茶,恰便似秦觀遇到蘇小妹,董永遇上七仙女,唐伯虎遇上秋香。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若果能與她三生石上走一回,勝似朝庭賞賜萬戶侯。

入口甘醇,清香滿懷,柑普茶,這是你給我的第一印象。

人生若只如初見,最初的相遇,讓人決定同行還是告別。所以,微笑,呼吸,語速,聲調,都在來之前反覆練習,一遍又一遍,以最好的狀態,得到你的認可。

這是製茶師傅的初衷,這是茶藝師的技術,這是情感的昇華。

茶湯金黃,湯質飽滿。

這裡有雲貴高原的清風白雲,這裡有採茶女七彩的衣裳來回掩映,她那纖纖素手在茶樹上高低起伏,臉龐紅潤充滿原始的性感。

這裡有嶺南江海鹹淡水的交替站崗。沃土肥地裡,長辮子花格子的農家女積極地為柑樹施肥,除草,這裡生長的是柑,是一年的希望,明年自己的嫁妝,還有哥哥的洋房。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是啊,明明與你剛剛認識,卻又似相知多年,好象賈寶玉初見林黛玉,卻道這妹妹好生面善,在哪裡見過?

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盡在那杯精心泡好的茶中。

如果可以,我願意只記取這一刻。

因了這一刻,相知到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