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澳洲到上海,疫情下艱難的回家之路


從澳洲到上海,疫情下艱難的回家之路

本家許仰東從澳洲返滬,一路艱辛,進上海更是如過鬼門關。何謂嚴防死守,看浦東機場。

此刻,已經是第二天早上8:15。

距離我昨天下午7點下飛機,已經過去了13個半小時。

我剛完成從來下機到歸口接待區的流程,進行核酸檢測後送到固定點休息,估計再過八個小時,就是說在晚飯前獲得檢測結果後居家隔離,就算很順利的事了。

從澳洲起飛,這次艱難的回家之路,估計整整需要27個小時以上。

【1】

第一次,踏上如此艱難的回家之路。

飛機上,因為一直戴著N95口罩及手套,不敢睡覺、不敢進食,也不敢飲水。10小時的飛行悶熱冒汗,被口罩帶拉緊的橡皮帶,在脖子上己拉出紅印,甚至有些隱痛。

機艙裡,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心情。非常的靜謐。這不象是旅途,象是一場逃亡。

我開始想起了“難民”這個詞。

眼前,擠滿了浦東機場內內外外的人群,無論你來自美國、法國,還是澳洲、德國,也無論你是富豪、華僑還是中國公民,都一樣。

排隊、登記,再排隊,再登記。

等待、詢問,再等待,再詢問。

看得出來,上海為了管控住海外疫情輸入,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我真的不敢恭維,有太多的管理細節,與上海人的習慣效率觀念依舊格格不入。

半夜時分,因為飛抵而來的人數多,機場有些雜亂。加上都是長途飛行的疲憊,各色各樣的行李塞滿在機場的大廳、走廊,這個原本現代化的侯機樓,現在真的有點象臨時避難所。

【2】

午夜的上海天下著小雨。

眼前,白色的防護服、閃爍的警燈,一片片口罩的人群,真的有點象世界未日的類似場景。

任何人沒有自由進出機場的權利。我們這批25個從世界各地飛回的靜安區的居民,被本區車輛接送,或者被送到上海賓館隔離14天,或者去專門的核酸檢測點,需要完成檢測後,才能居家隔離,並嚴密監控。

我計劃去上海賓館隔離。省得家人被我牽累一起隔離。

房費每天400元,每天統一餐食186元,一次性交8204元隔離費。即使是本市居民,也不例外。管制級別應該等同於雙規,不能出房間門,不能會客,大門口的警車24時小時值班,絕不充許被隔離人員走出大門半步。

非常不好的感覺!

車上25名人員,除了一人自願留在賓館隔離,都選擇了居家隔離。

我也改變了主意。想離開這個陰森的氣氛。

【3】

凌晨4:45,在滬A-5069-警開導下,我上了第二輛大巴,來到靈石路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釆樣。

管理極為嚴格。所有人不得下車,逐一對號報名、釆樣,凳子不斷消毒。連臨時建立的衛生間,都有警察看守。

疲勞。飢餓。缺眠。

人生第一感受被控制自由的那種不爽。

我理解上海為了防止境外病例輸入,從下機那一刻起,環節之多、核查之嚴,那種滴水不漏的程序。

接待我們的是一個年輕的志願者。

如此折騰,任何修養的人都會有怨言。這個志願者是個好脾氣,一路上忍著大家許多的不滿。他說,他己經三天沒有休息了,上海這些控制流程,也是剛剛建立起來,在試行。他在感染風險最高的崗位上,幫助自己的這座城市,控制可能的疫情迴流。

想到昨天在澳洲登機時,澳洲機場依然若無其事的狀態,踏上中國的土地,如此森嚴壁壘的管控,雖然折騰,但為了安全,應該把怨氣吞下去。

【4】

此刻,我依然在被管控的程序中。

家人幫忙點的外賣,可能馬上會到。讓飢餓了一天一夜我終於可以美食。

這個艱難的回家之路,可能是次難忘的記憶。

想告訴我在澳洲的朋友們,如果你們想回中國,請千萬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這必定是千辛萬苦的歷程;

想告訴我的海外朋友們,只有踏上中國的土地,你可能才明白:你真的在疫情漫延的亂世裡,這是安全的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