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系聯手飛科做廚電,能否打破“美蘇九”格局?

小米系聯手飛科做廚電,能否打破“美蘇九”格局?| 如數家珍

面對疫情,小米系逆勢擴張,加碼廚房小家電,“美蘇九”的壟斷局面會否被撼動尚需觀察。

以電吹風、剃鬚刀起家的飛科電器(603868.SH)3月21日公告透露,擬斥資2986.86萬美元,受讓小米的關聯企業上海純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純米)部分股權並對其增資,交易完成後,飛科電器將持有純米15%的股權,雙方將聯手拓展廚房小家電。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家電市場今年一季度同比收縮,但是“宅經濟”之下健康類、廚房類小家電的線上銷售卻表現搶眼。這次“聯姻”,從飛科電器的角度來看,是在其剃鬚刀等業務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從生活小家電跨入廚房小家電的重要一步。

從小米系的角度來看,今年2月中國智能手機銷量環比下降62%,小米要保持業績增長、完善家庭互聯網的佈局,需要繼續擴張其業務的邊界。小米有品牌和渠道資源,擅長互聯網玩法,此前小米在國內彩電、淨水器、掃地機器人領域的銷量已躍居前列,這次“擴軍”廚房小家電正當其時。

不過,目前國內廚房小家電領域已形成“美蘇九”(美的集團、蘇泊爾、九陽股份)三強鼎立的格局。飛科電器坦言,如果純米未來智能產品開發滯後,不能引領消費需求,則會影響投資收益。

小米向來是一位野心家,尤其在家電領域雄心勃勃。把小米電視做起來的王川,今年升任小米的首席戰略官,去年小米憑藉低價策略,彩電出貨量已在國內領先,空調也進入第三陣營。而四年前,純米已推出米家IH電飯煲,還可遠程操控,不過其在煮飯的基礎功能的創新速度上仍不及美的。

過去,小米一直崇尚輕資產,而如今,供應鏈和物流體系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家電日益與家居環境融合,更具個性的80後、90後已躍升為消費主力,無論是功能還是外觀,廚房小家電都將走向大規模訂製。所以,純米找到有供應鏈、製造基礎的飛科電器來合作,無疑是補上了“短板”。

雙方的資本和業務聯姻,能否最終取得成功,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能否充分信任、精誠合作;二是能否研發出創新的差異化產品。

小米與美的也曾經進行過資本和業務合作,雙方相互參股、成為對方的戰略股東,雙方還曾聯手推出過“美米”空調,後來卻是相互提防,最終“同床異夢”,合作流於形式。廚房小家電對於飛科電器來說是新的“藍海”,對小米系來說也屬非核心業務,雙方要真誠合作,才能“開花結果”。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引入飛科電器參股15%後,在純米的股權結構中,創始人楊華仍為第一大股東、持股18.14%,飛科電器是第二大股東,小米創始人雷軍旗下的順為資本、天津金米投資的持股比例下降,變為第三、第五大股東。如何避免純米與小米系生態其它企業的同業競爭也需探討。

而“美蘇九”在廚房小家電領域地位穩固,電飯煲是美的起家產品之一,九陽則以豆漿機發家,而蘇泊爾是從壓力鍋業務“出身”的。它們在廚房小家電領域浸潤多年,有品牌口碑和技術積累,還有成熟的供應鏈和物流體系。比如,美的研發電飯煲,已延伸到研究大米,實驗室裡有大米地圖。

純米要異軍突起,除了繼續發揮小米的家庭互聯網生態優勢之外,還需要找到真正能解決用戶痛點的智能功能,同時要“以小博大”,在基礎功能上也實現差異創新。與歐美家庭相比,中國廚房小家電的品類尚有較大的拓展空間,所以推出差異化的創新品類,也是捷徑之一。目前,純米的主打廚電產品仍是電飯煲、電磁爐、電壓力鍋,還有烤箱、微波爐,尚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據奧維雲網(AVC)的推總數據,2020年1-2月,國內廚房小家電市場總體承壓,銷售金額、銷量分別下跌28.7%和12.3%;不過,電飯煲、電壓力鍋、豆漿機、料理機、榨汁機的線上銷量分別同比增長12.4%、5.2%、5.4%、109.5%和12.9%,尤其是新品類料理機在線上線下渠道的總銷量同比逆勢大幅增長54.2%。這對天生有互聯網基因、創新速度快的小米系來說,無疑是大好機會。

不過,今年在疫情之下,正如美的國際總裁王建國所言,高端需求不會變,中端需求將縮小,低端需求會增加。最近,美的頻頻推出性價比產品,其掃地機器人在順豐優品甚至打出799元的低價。而微波爐龍頭之一的格蘭仕,其多年沒出的399元微波爐近日在直播電商中又重現江湖。所以,純米如果只拿低價做“殺手鐧”,在今年加劇的競爭中,恐怕難以湊效,要“虎口奪食”還需差異化。

事實上,純米除了為小米做米家品牌的電飯煲等之外,自己也已推出TOKIT、圈廚的子品牌,試水中高端市場。一定程度上,純米做399元的低價IH電飯煲,也是“服從”小米生態的需要。因此,純米想打破“美蘇九”的壟斷格局,恐怕還需視其“脫米”的進程。在走向成熟的路上,”依託小米還是擺脫小米“將是一個悖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