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難而上,研戰教戰!”疫情之下,他們這樣教學……

疫情當前

老師們紛紛當起了“網紅”

通過網絡與學生交流授課

在空降兵某基地的教研室裡

卻有這樣9名教員

從開年至今一直堅持在一線授課

從而保證新兵們能夠順利轉入某專業訓練

朝夕相處的學員們

只能用“未曾謀面”來形容他們之間的關係

“迎難而上,研戰教戰!”疫情之下,他們這樣教學……


1

疫情當頭穩訓練,越是艱險越向前


這是開課時裝備技術教研室主任陳俊傳達的標準,也是開課以後9名任課教員說得最多的話。


“迎難而上,研戰教戰!”疫情之下,他們這樣教學……

由於任務需要,教員們剛過完年就被早早召回隔離。大多數教員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擔期,可大家都是聞令而動,毫無怨言。

文職教員餘白平,年前備課忙,顧不上照顧5歲的女兒,便讓家人帶著孩子先回了湖北隨州老家。疫情發生後,孩子回不來,她一個人待在單位也回不去,想念孩子擔心家人,心裡萬分著急。但在課堂上,你只會看到文雅沉著的她,留給學員的印象永遠是耐心而細緻。


“迎難而上,研戰教戰!”疫情之下,他們這樣教學……

作為阻力傘場地上唯一的女教員,學員們一直覺得趙莉以完全“力壓全場”的氣質把握著訓練進程。可霸氣的鎧甲,其實也是堅強加持下的不捨柔情。一雙兒女託付給家中年邁的父母,一個人居住進單位,每天只能跟孩子視頻以解相思。

因為疫情影響,教學場地和授課人員臨時變動較大,原本對於課程最熟悉的她協調其他教員修改了十幾次進程,壓力可想而知。然而,在平時和學員們聊天時,她卻常說:“疫情當前,更能體會你們當兵的苦和累。我也離家很長時間了,自己的兒子閨女顧不上,可把你們當自己的孩子去培養我就能充滿力量。”


“迎難而上,研戰教戰!”疫情之下,他們這樣教學……

李如年教授,為了給學員們上課,獨自搬進了招待所居住。五十歲的他每天保持著和年輕教員一樣的授課強度,但上課的精氣神和訓練標準卻一點不輸。當有浮躁情緒出現時,他就耐心疏導,想辦法緩解大家的焦慮。大家都很敬佩地說:“李教授都能堅持,我們更是不能懈怠。”


“迎難而上,研戰教戰!”疫情之下,他們這樣教學……

疫情當前,在家“躺贏”是貢獻,堅守站位是奉獻。而軍人的價值,正在於不畏艱險的“逆行”和無怨無悔的奉獻。首先自己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戰士,才能教別人怎麼成為一名戰士。這便是在疫情大考前教員們的以身作則。


“迎難而上,研戰教戰!”疫情之下,他們這樣教學……


2

抗疫不誤戰鬥力,防控不松戰備弦


疫情形勢給教學訓練的展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很多本來平時不是問題的小事,在疫情期間卻成了頭等的難題。但教員們遇到困難不害怕,發現問題不遮掩,做到了疫情面前,堅決“亮劍”。


“迎難而上,研戰教戰!”疫情之下,他們這樣教學……

由於市政工程的規劃建設,學員宿舍和訓練場之間被馬路隔開。如果讓學員過馬路,拉警戒、測體溫一套程序下來,一個連就至少需要40分鐘的時間。為了減少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學員不動教員動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於是,教員們每人每天至少要過4次馬路,測8次體溫。


“迎難而上,研戰教戰!”疫情之下,他們這樣教學……

訓練時,有學員覺得戴口罩很憋悶,但是教員們不講通融、不講情面,嚴格落實戴口罩進行相關訓練的要求,堅持做好每天上下課全身消毒、場地消毒;同時,疊傘標準絕不降低,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紮實開展教學訓練工作。


“迎難而上,研戰教戰!”疫情之下,他們這樣教學……

二月的南國多雨潮溼,加上疫情影響,教學場地也面臨新的問題。他們根據實際及時調整,不惜三換場地。從疊傘棚,到食堂和臨時板房,再到室外跳傘訓練場,對專業訓練器材、新場地進行搬運及清理整治。學員訓練的相對安全距離和訓練空間保證了,但教員們只能在凜冽的寒風中穿著厚厚的棉襖,拖著笨重的身體給學員們示範講解。


“迎難而上,研戰教戰!”疫情之下,他們這樣教學……

防控是責任,教學訓練是職責。面對困難,教員們積極找尋防疫期間訓練模式,始終保持正規訓練生活秩序和良好教學工作狀態,真正做到防疫防控和練兵備戰“兩手抓兩不誤”。


“迎難而上,研戰教戰!”疫情之下,他們這樣教學……


3

熱情灑滿訓練場,走過寒冬便是春


疫情期間特殊的教學訓練,是對部隊應急能力的一場考驗,也是錘鍊部隊的一個契機。


“迎難而上,研戰教戰!”疫情之下,他們這樣教學……

對於航空救生裝具員專業,裝備技術教研室其實是在2019年初才開始接觸。一年的時間裡,教員們積極轉型,跟學跟訓,到傘廠、場站調研;到航宇公司瞭解先進設備;參加跳傘補差集訓隊的疊傘訓練。這次教學中,他們積極探索方法、科學嚴密組訓,開展“戰鷹守護者”系列專業訓練比武等一系列的專項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學員複雜環境下的疊傘能力,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為培養出合格的航空救生裝具員奠定了基礎。

“迎難而上,研戰教戰!”疫情之下,他們這樣教學……

以不畏艱難的決心、細緻嚴謹的作風、團結奮戰的信念確保教學安全和教學質量,疫情期間的教員們不僅率先垂範,將所學所思運用到科研場上,也將牢築忠誠之魂、牢記育人之責的熱情灑滿實踐的訓練場上,礪初心、踐使命、暖人心,他們帶給學員的是知識和品格的雙重成長。

對於學員們來說,這可能是從小到大最特別的上學體驗。他們不識教員的廬山真面目,卻記住了一雙雙迥異又相似的眼神,那些眼神或睿智、或堅韌、或和藹、或嚴格、或幽默、或深沉、或細緻、或溫柔,但都飽含著忠誠、勇毅、信任和對他們濃濃的愛。當然,還有傳達出的那份深深的篤定:鉚定站位,衝鋒不止,幹勁不松,經受意志耐力的考驗,接受使命擔當的檢驗,相信從寒冬裡走來的人,必將擁抱最溫暖的春天。


4

寫給老師的畫像

“迎難而上,研戰教戰!”疫情之下,他們這樣教學……


雖然相知相交不“相識”

充滿想象力的學員們

還是細心地描繪出了

教員們的樣子



“相聲藝術家”陳俊教員


“耳東陳,英俊的俊,我叫陳俊。”陳教員在第一堂課上就教會了我們如何“推銷”自己。“理論是一切的基礎。”他不僅教會了我們疊傘,更用生動的講話方式、詼諧的語言表述,教會了我們許許多多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態度。他不僅是愉悅氣氛的助燃劑,更是照亮前路的指明燈。




“菩提祖師”李如年教授


“穩如泰山、氣定神閒”,開傘器的分解和結合總有安全隱患藏匿於期間,開訓時我們的毛手毛腳致使訓練場“噼啪”亂響,而李教授更像一劑“強心劑”、“定神丸”,讓我們這些手忙腳亂的孩子們變得規範而有序起來。在李教授的悉心指導下,大家一次次突破自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美少女戰士”趙莉教員


“幹工作一絲不苟,講標準不差毫釐。”她的口頭禪一直是我們疊傘時的航道標。標新立異的組訓方式,細緻入微的指導幫帶,“美少女戰士”帶領我們一路披荊斬棘,所向披靡,忍不住想把她的課“安利”給所有人。在她美麗的外表之下,是更美的心靈。上課時一名學員因流鼻血染髒了口罩,趙莉教員拿出了自己都捨不得換的新口罩送給他。在寒冷的冬日,她讓我們的心被一抹陽光溫暖著。




“功夫熊貓”劉健教員


“稍息,come!”所有學員應聲脫帽,三次重複提醒之後,我們突然明白口令是“稍息,科目!”的口罩變奏版。在劉教員可愛的口音之後,有著疊傘的高超“功夫”,有著“熊貓”的憨態可掬。跟著劉教員,我們一次次打破操作壁壘,衝破速度難關,直達“功夫”之巔。




“托塔天王”夏正德教員


“包裝訓練”時一遍遍的“跑步” 糾錯,疊傘訓練時的“緊張”督促,“包裝訓練”時的標準嚴苛。作風是他一直強調的方面,只要在訓練場上待一秒,就絲毫不能放鬆。一身“哪吒”般頑性的我們,在教員的嚴肅、嚴厲標準要求中,疊傘水平有了質的提高,逐漸向新時代“四有”軍人靠攏。




“奇異博士”閆世偉教員


一雙深邃的眼睛彷彿洞悉萬象,一腔東北調顯得格外親切而幽默。他是我們尊敬的老師,更是我們交好的朋友。以學霸式的疊傘技能開掛全場,“別以接受能力弱為傲,別以接受能力強為飄。”言傳身教、耳提面命,最終每個人交出的答卷都是滿滿的學霸高分。




“花千骨”餘白平教員


口罩可以隔離病毒,但是隔離不了動人的笑容。在我們取得佳績興高采烈時,教員用笑容來祝賀我們成功;當我們小錯不斷失意憤懣時,教員用笑容鼓勵我們成功。微笑是世界上溝通最好的良藥,從教員的笑容中,我看到了她對我們殷切的希望,沉甸甸的愛。我們定要苦練本領,不負教員,不辱使命。




“廣寒仙子”渠文靜


渠教員在第一節課談及真實案例時潸然淚下,那一刻,教室裡的氣氛沉重如凝固的石牆,我們也明白了“戰鷹守護神”的職責之重。我們會以一己之力,堅決守護飛行之路的一片光明。



“冰雪公主”閆雅慧


當你初次見她,一定不要被她美麗的外表和溫文爾雅的氣質迷惑,她的標籤,是軍人的颯爽和訓練時的冷靜理性。她用行動告訴我們,疊傘是在毫釐間穿梭,在方寸間拿捏,精心塑造著高標準、高要求的冰雪王國。



迎難而上,研戰教戰

嚴格標準,忠勇擔當

戰疫的另一種堅毅力量

向你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