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在全國上下抗擊疫情的戰鬥中

武進文藝界人士以自己的方式

與前線的醫護工作者並肩作戰

同氣連枝

同氣相求

激揚全民戰“疫”正能量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疫情阻擋了人們外出的腳步,卻止不住文化傳播的腳步。面對疫情,文藝界人士迅速行動,積極創作文藝作品,鼓舞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人員。武進錫劇團第一時間“聲”援,創作出一系列鼓舞人心、凝聚鬥志的文藝作品,謳歌真英雄、傳播正能量。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軍民同心戰病魔》是根據著名錫劇唱段填詞改編的,除了這首錫劇,武進錫劇團還在較短時間內創作了錫歌《我們的祝福》和快板《全民奮戰的新時代》,為武漢加油,為“逆行者”祝福。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雖然創作時間很短,但演員們克服困難,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參與,彰顯了文藝工作者在新時期的社會責任和擔當,作品製作精良,朗朗上口,得到了大眾的認可。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武進錫劇團團長沈惠蘭告訴記者:"宣傳片出來以後,好多戲迷直接來問我們要,想放進全民K歌裡面去唱,我覺得宣傳效果很好。"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筆墨聚力,同心抗“疫”。武進的書畫藝術家也紛紛拿起手中畫筆,用創作來表達抗擊疫情的決心。這幅前程錦繡,是畫家李文君精心創作的作品,她告訴記者,疫情期間看到醫護人員、志願者等逆行者,不顧個人安危,衝鋒在前,非常的感動,於是拿起畫筆記錄內心想法,表達期盼願望,為武漢祈福。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除了李文君創作的前程錦繡,區文化館館長張銳創作的這幅《決戰火神山》也在網絡迅速走紅。記者看到,這幅長150cm寬60cm的油畫作品上,五顏六色的挖掘機很是顯眼。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張銳告訴記者,這幅油畫作品生動彰顯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中華力量,後期他還將繪製更多相關作品,通過畫筆描摹戰“疫”前線,傳遞抗疫力量。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

全區上下進入“全民抗疫”狀態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區文體廣旅局紮實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暫停所有演出活動,劇院、場館、各級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暫停對外開放,取消或延期舉辦各類活動。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精神文化需求,各文化場館紛紛在線上推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教學及展覽活動。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作為展示武進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和人文風貌的載體,武進博物館在疫情期間坐上了互聯網雲服務的“直通車”,不僅推出雲展覽,還開設了線上微課堂,比如“你好二十四節氣”專題活動,通過文字、圖片及視頻模式,介紹節氣的相關知識,並設置課程互動環節,對孩子們的留言進行線上解答。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武進博物館館長助理辦公室主任金廷尉介紹,市民可以宅在家,通過微信公眾號參與到博物館的活動中,看展覽、學歷史。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在網上忙起來的還有圖書館,為了豐富廣大讀者的文化生活,圖書館特別在微信公眾號推出“數字展廳”,市民掃描二維碼就能直接進入展廳頁面,瀏覽專題歷史、藝術人文、科學科普等豐富的內容。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武進圖書館書香心理課堂還推出“面對疫情,我們同行”心理專欄等活動,通過心理推文、心理課堂、公益預約熱線等多種形式,安排具有專業水準的心理諮詢師為市民排憂解難,一同打贏疫情心理阻擊戰。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沒有一個嚴冬無法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武進文藝工作者以自己的雙手

將愛融進筆墨

將情揉進畫紙

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為奪取防控疫情的最後勝利

貢獻文藝人的力量!


匯聚文化力量 打響文藝戰“疫” | 抗“疫”,文藝沒有缺席


記者:潘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