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從兩彈一星到嫦娥飛船,看這所"百年名校"如何助力"大國重器"!

渤海之濱,白河之津,巍巍南開精神;作育英才,傳承文明,泱泱學府北辰。歷經百年風雨,南開大學堅持"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以"知中國,服務中國"為宗旨,以傑出校友周總理為楷模,於崢嶸歲月中守正創新,於時代盛世下砥礪奮進,努力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硬核!從兩彈一星到嫦娥飛船,看這所

2019年,是南開大學建校100週年。回首過去的一百年,南開大學以雄厚的科研實力鑄就了一個個輝煌的大國重器,為國家的發展與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百秩崢嶸,鑄就國之重器

科研元勳,助力兩彈一星研發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點,羅布泊上空騰起了一朵巨大的蘑菇雲,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我國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的第五個擁有核武裝的國家。

硬核!從兩彈一星到嫦娥飛船,看這所

而這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背後,也飽含著南開人何炳林與郭永懷無怨無悔的付出。其實最開始,何炳林的研究方向是農藥,當時正逢朝鮮戰爭期間,西方國家以核武器肆意叫囂,何炳林在激憤之餘得知了離子交換樹脂可用於提取製造原子彈的原料鈾,便將自己的研究方向轉向離子交換樹脂。

硬核!從兩彈一星到嫦娥飛船,看這所

何炳林

學成以後,他毅然歸國,在南開大學開始了中國最早的離子交換樹脂研究,並在世界上首次製備出大孔離子交換樹脂。1958年,何炳林創立了南開大學高分子教研室,並主持建立了我國第一家專門生產離子交換樹脂的化工廠,其主要產品專供提取國家急需的鈾,為我國原子能工業的誕生、為我國首顆原子彈的成功爆炸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而另一位南開人郭永懷,更是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了祖國的"兩彈一星"事業。1929年,郭永懷考入南開大學,開啟他的大學求學生涯。1956年,留美回國後的他臨危受命擔任中科院力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確定了最佳方案,為潛地導彈、地對空導彈和反導彈系統的研究作出開創性努力,併成功助力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此外,他還參與領導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研製。

硬核!從兩彈一星到嫦娥飛船,看這所

郭永懷

1968年12月5日凌晨,郭永懷帶著第二代導彈核武器的一份絕密資料,遇到了空難。找到遺體時,裝有絕密資料的公文包就夾在他與警衛員緊緊相抱的身體之間,完好無損。1999年,郭永懷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南開製造保駕護航,為"天宮"打造安全屏障

2011年,"天宮一號"順利升空,舉國歡騰;2016年,"天宮二號"沐浴著中秋的皎潔月光,在長征二號FT2運載火箭的託舉下,也成功踏上了太空旅程。這一個個飛天夢想成功實現的背後也凝聚了南開人的心血與智慧。

"天宮一號"與二號空間實驗室要為宇航員們提供安全的工作、生活空間。在這方面,南開大學現代光學研究所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們研發的"在軌航天器有害氣體檢測裝置",已經成為了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確保宇航員安全的關鍵設備。

硬核!從兩彈一星到嫦娥飛船,看這所

在軌運行過程中,空間實驗室的太陽能電池翼、電源分系統的所有設備,以及飛行器的燃料都有可能導致艙內有害氣體增加,對於密閉空間內的宇航員可能造成致命危險。經過無數次的比對和試驗,南開大學現代光學研究所教授劉偉偉和同事們創造性地提出了基於微納結構新型材料的光譜檢測技術在載人航天工程上應用的方案成功解決了在軌有害氣體檢測多組分、高靈敏度的在線測量性能需求與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的苛刻空間環境適應性要求之間的矛盾。也使我國在光譜分析領域的技術水平超越美國、俄羅斯等航天科技發達國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自主創新做出了重要貢獻。

超導技術"順風耳",聆聽嫦娥佳音

2013年12月5日夜,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號"任務成功完成著陸器與巡視器的月面互拍,這標誌著我國首次月面軟著陸探測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中國成為繼美國、前蘇聯之後第三個實現月面軟著陸的國家。

然而,月球與地球的距離相聚38萬公里,無線電信號經過遙遠的距離傳播到地球會有很大的衰減。"嫦娥三號"在太空中"看"到的畫面,"聽"到的聲音,"感受"到的溫度,想跨越38萬公里傳回地球,並衝破地球表面手機、WIFI、GPS等各類無線電波信號的"包圍圈",清晰準確地告訴地面科研人員,則離不開南開大學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超導電子與微波應用研究團隊長達3年的科研攻關項目——"深空站高靈敏度接收系統用超導材料及濾波器技術研究"。

硬核!從兩彈一星到嫦娥飛船,看這所

在探月工程二期測控系統SK-4091和SK-4092深空探測設備科研項目中,南開學者承擔了實用Tl(鉈)系超導薄膜研究,參與了超導濾波器技術攻關,該技術成果已應用到我國首次建成的佳木斯66米與喀什35米深空測控站上,順利執行了"嫦娥三號"等重大航天測控任務,成功運用於"嫦娥"飛船的測控和信號接收。

南開大學超導與微波研究團隊從1988年起就開始了高溫超導研究,在高溫超導薄膜和器件的研製方面一直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嫦娥三號"任務是高溫超導濾波器在國內深空探測領域的首次實際應用。

硬核!從兩彈一星到嫦娥飛船,看這所

催開"手性"之花,對藥物生產帶來變革性影響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南開大學周其林、謝建華、朱守非以及王立新團隊,憑藉"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項目,榮獲今年唯一一個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硬核!從兩彈一星到嫦娥飛船,看這所

"手性是一種現象,就像左右手,互為鏡像,可以重合但是不能重疊,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手性現象。"周其林介紹,在自然界中,小到微觀世界的基本粒子,大到宇宙星雲都存在手性現象。在製藥領域,如果不加以區分,後果十分嚴重。上世紀50年代末,用於治療妊娠噁心、嘔吐的藥物"反應停"被廣泛使用。但在短短几年裡,全球發生了以往極其罕見的過萬例海豹肢畸形兒。科學家們後來研究發現,原來"反應停"的右手分子具有鎮靜效果,左手分子卻有致畸作用,而當時市售的"反應停"是兩種手性分子的混合物。

"反應停"事件後,手性藥開始受到重視。高選擇性、高效率、適用範圍廣的手性催化劑成為周其林和其團隊的目標經過二十年的潛心研究,他們設計發展了一類全新的手性螺環配體骨架結構,在此基礎上合成了系列手性螺環催化劑。手性螺環催化劑,不僅選擇性高,效率也非常高,成為為數不多的一類"優勢手性催化劑"。比如在酮化合物的不對稱氫化中,手性螺環銥催化劑的催化轉化數達到了455萬,是目前"最高效的手性分子催化劑"。

硬核!從兩彈一星到嫦娥飛船,看這所

作為該項目提名專家之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有機化學家馮小明評價:"高效手性螺環催化劑的發現,帶來全世界在手性催化合成領域的變革,不僅實現了科學上的重大突破,其卓越性能也引領了產業界的發展,特別是對藥物生產具有巨大價值。"

走進新百年,再譜科研新華章

走進新百年,南開大學秉承"知中國,服務中國"的優良傳統,立足"四個服務"職責使命,聚焦"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自貿區等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積極發揮學科、人才和技術優勢,努力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硬核!從兩彈一星到嫦娥飛船,看這所

李正名院士的實驗室

硬核!從兩彈一星到嫦娥飛船,看這所

實驗中的南開人

2019年,在承擔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方面,南開大學再次展現了出眾傲人的實力。

南開大學共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7項,重大項目課題2項,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4項;孔德領教授團隊獲批創新研究群體;獲批5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5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批傑青項目數位列全國第9。

硬核!從兩彈一星到嫦娥飛船,看這所

硬核!從兩彈一星到嫦娥飛船,看這所

2019年,南開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立項64項,其中重大項目立項6項,較上年度增加3項;年度項目和青年項目立項38項,較上年度全國立項數排名前進5位;後期資助項目立項12項、中華學術外譯項目4項,立項數均創歷年之最;2項重大項目獲得滾動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5項(文科單位獲立),立項總數較上年度增加11項,為最近7年來立項最多的一年。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立項23項,其中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立項6項。

這些國家級科研項目的開展,將為南開大學"文科振興"作出貢獻。

2019年,南開大學一系列高水平原創成果屢屢登上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2019年10月11日,Science報道了中國南開大學與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達拉斯分校的一支國際聯合研究團隊研獲的一種柔性製冷新策略——"扭熱製冷";2019年11月22日,Science在線發表南開大學周其林和朱守非團隊題為卡賓對脂肪胺氮-氫鍵的高對映選擇性插入反應的研究論文;2019年11月4日,《自然·電子學》(Nature Electronics)刊發了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永勝教授團隊的研究論文,介紹了他們在柔性透明電極與柔性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中獲得的突破性進展。

硬核!從兩彈一星到嫦娥飛船,看這所

2020年,隨著自然指數網站的最新一期自然指數排名的更新,南開大學再次以601篇文章、241.52分穩居國內前十,國內排名第9,全球高校排名第33。

硬核!從兩彈一星到嫦娥飛船,看這所

愛國奮鬥百年輝煌,公能日新再踏征程。南開大學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四個服務"重要使命,加快建設南開品格、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新一代南開人的歷史貢獻。


關注"南開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文章部分素材來自:南開大學官網、青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