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紅隊,快船,可能陷入了一場迷局!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東,西部的分區像是兩個用鋼筋鐵鎖禁錮而成的囚籠,只有在經歷了一輪輪窒息,沉悶,磨牙吮血般的撕咬拉扯之後,才能突破囚籠的束縛,邁向那個更加恢弘,耀眼的舞臺。

只是相比於東部涇渭分明的戰力分佈,西部的局勢就顯得粗獷了許多。而這樣的反差感一方面在於雄鹿一騎絕塵的強悍實力,即便是76人在休賽期便組建成了“反字母裝甲”,即便是熱火交易來了伊戈達拉,克勞德兩位萬金油鋒線,可還是很難彌補太多即戰力上的差距。另一方面,湖人雖說以49勝14負的戰績穩居西部榜首,可就真實戰力水準而言,遠遠談不上統治西部的程度。畢竟萊昂納德+保羅-喬治的快船,雙MVP後場+超微陣容的紅隊,還並沒有完全壓榨出球隊的潛力。

而在綜合三支球隊交手時的比賽呈現,或許能夠觀察到這樣一個西部迷局——湖人吃紅隊,紅隊吃快船,快船吃湖人。

湖人,紅隊,快船,可能陷入了一場迷局!

湖人吃紅隊:麥基/霍師傅/濃眉的內線威懾力;詹姆斯的突破衝擊力,以及空間操縱力。

即便是湖火二番戰時,後者用其剛剛組建成的超微陣容擊敗了湖人,給魔球理論+極致五小的攻防理念注入了一劑定心丸。可是注意,那場比賽存在著兩個變數——威少炸裂的火力輸出;湖人進攻選擇中攻框的用力過猛。

以威少的身體衝擊力,在湖人身高體型均不佔優勢的後場防守資源面前欲予欲求當然能夠理解,可問題在於,大多數球隊面對紅隊時,更多時候是讓大中鋒對位威少的。這樣選擇的一方面在於大中鋒的身高體型能夠最大程度上限制威少的衝擊力,另一方面,威少的投籃牽制力最小,大中鋒能夠更加自由地出現在協防位,以及籃下護框。而湖人選擇的是讓濃眉主防威少,結果後者硬是用60.7%的投籃命中率拿到了41分8籃板5助攻,生生拆解了對手的王牌武器。要知道,湖火一番戰時,下半場沃格爾是讓庫茲馬主防威少的,所呈現出的防守效果反而卻要好過這場的濃眉。所以說,即便是火箭進一步優化的空間環境能夠給威少攻框提供更多的支持,可在防守效率聯盟第3的湖人面前,在濃眉的面前,也很難場場交出這樣的進攻呈現。

其實在紅隊過於超前的攻防理念面前,湖人是有一點不適應的,所以他們應對的方式更加簡單粗暴:利用內線雙塔的身高優勢,儘量把球吊進內線,強行終結。當然,看起來這是一個相當正確的進攻選擇,可問題在於紅隊之所以有底氣交易走卡佩拉,擺出一套無中鋒的超微陣容,很大程度上是源於鋒衛線低位包夾切球/造失誤的能力。另外,一旦塔克/考文頓死死卡住麥基/霍師傅/的接球身位,後者就很難發揮出他們的強終結能力,即便是能夠勉強接到球,在重重的包圍堵截下,也很難有後續的動作。反之,自主進攻能力能力更強的濃眉並不受其防守策略的限制。

簡單來說,威少近乎無解的攻框呈現很難長時間維持,而湖人的進攻側重反而能夠通過微調來改觀。

湖人,紅隊,快船,可能陷入了一場迷局!

之前的兩次交手過程中,湖人並沒有展現出他們內線三大中鋒的絕對優勢,其原因一方面在於麥基/霍師傅並沒有足夠的自主進攻權限,單靠吃餅強終結,很難給紅隊帶來持續,足夠威脅的殺傷。另一方面,濃眉固然能夠在紅隊的禁區翻江倒海,可他畢竟是個內線球員,出球能力又一般,紅隊完全可以利用鋒衛線上的機動性,低位包夾後迅速輪轉到位。這樣一來,濃眉在進攻端的威脅就在能夠接受的範疇之內了。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湖人的內線優勢會最大程度上被扼制。其實對於湖人來說,詹姆斯+濃眉已經足以撐起球隊的進攻體系,麥基/霍師傅更多的作用其實是在防守端的護框,威懾力,從而解放濃眉的協防能力。換句話說,湖人並不需要特意地改變自己的進攻側重,而是應該優先於籃下的護框,從而避免紅隊打出縱深感,聯動外圍的三分射手。魔球理論固然是契合這個時代的進攻理念,可沒有一位強終結的大中鋒在籃下牽制,過多的射手堆積在三分線外,彼此又沒有過多的無球掩護戲份,很難真正調動,牽制對手的防線。而一旦能夠限制威少/哈登的攻框頻率/效率,就只能依靠三分線外的手感暴擊了。可顯然,這並不足以維持球隊的進攻基本盤。

另外,哈登的無差別單打固然讓大多數球隊在防守對位上很難做,但這其中可能並不包括湖人。其實從湖火二番戰中能夠看出,濃眉在對位哈登時的防守呈現相當驚豔。當然,這需要在大樣本下繼續觀察。

而且即便是紅隊具備極致空間的環境,哈登也具備大師級別的傳球意識,手法,可受限於身高,視野,一旦突破至過深的位置,還是很難直接找到底角的空位機會。這樣一來,對手完全可以用其外線輪轉的機動性及時補防到位。反之,湖人的空間環境雖然存在過多的瑕點,可在詹姆斯的身高,視野加持下,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彌補的。在湖船三番戰中能夠看出,憑藉著布拉德利暴走的三分球,甚至一度復刻了17-18賽季“詹皇點名”戰術。如果詹姆斯能夠基礎維持對陣雄鹿,快船攻框呈現的話,紅隊顯然並具備足以與其匹配的防守資源。

湖人防守端頂級的護框配置讓紅隊的魔球理論難以打出縱深感,而詹姆斯+濃眉的進攻武器,紅隊很難給予足夠的限制。

湖人,紅隊,快船,可能陷入了一場迷局!

紅隊吃快船:哈登無差別單打瓦解其防守體系;威少的攻框侵略性:無限換防切割其進攻體系。

火船四番戰中,完整體的快船摧枯拉朽般地摧毀了紅隊的防線,雙方儼然不是同一水準線上的球隊。可是注意,其原因一方面在於哈登進攻拉胯,甚至無法單點爆破小莫里斯,傑邁克爾-格林這樣明顯的防守弱點,自然也難以維持球隊的進攻下限。另一方面,紅隊的三分球42中7,16.7%的命中率,對於一支場均以34.8%的三分球命中率扔進15.4記三分球的球隊而言,這顯然不是他們的正常水準。

其實從兩支球隊此前的三次交手中能夠看出,快船的防守資源並不足以限制哈登。首先,萊昂納德+保羅-喬治的外線封鎖很難給其太大的限制,以哈登這個段位的單打水準,一對一單防其實並不是最優的防守策略(濃眉這個BUG除外)。而在交易走卡佩拉,空間環境進一步優化之後,你又不敢肆無忌憚的選擇包夾。由於快船長時間擺哈雷爾站5號位的小陣容,籃下的護框又得不到保障,哈登的突破縱深能力,威少的攻框侵略性,均能夠最大程度上發揮。另外,快船的小陣容雖說能夠在進攻火力和機動性上匹配紅隊,可他們的防守瑕點過多,路威/沙梅特/小莫里斯/哈雷爾均有不同程度的防守弱點。如果紅隊能夠更耐心,更細緻的找到錯位,給予精準打擊,快船就相當難辦了。

另外,紅隊的無限換防就是切割對手的進攻體系,形成局部的一打一。萊昂納德/保羅-喬治/路威固然是足夠水準的單打爆破點,甚至雷吉-傑克遜也能掄上兩分鐘。可是注意,路威的進攻終結其實更加傾向於漂移投籃和造犯規,這一點在防守撕咬兇狠,身體對抗級別更高的比賽中,很難佔據到優勢;保羅-喬治的狀態時而超神,時而超鬼,並不足以維持球隊的進攻基本盤;萊昂納德的單打能力當然豪橫,可是跟哈登相比,效率和產量上還是會略遜一籌。與此同時,攻框侵略性超強的威少可能會是快船更加難以限制的進攻武器。

快船並沒有足以限制哈登+威少的防守資源,而一旦比賽被無限換防切割成陣地戰的單點破局,就恰恰陷入了紅隊最喜歡的進攻模式。

湖人,紅隊,快船,可能陷入了一場迷局!

快船吃湖人:豐富的鋒線防守資源;覆蓋48分鐘的進攻武器;以及靈活的小陣容排布。

湖船三番戰中,湖人之所以能夠拆解快船防守體系憑藉的其實是詹姆斯+布拉德利的“點名戰術”,以及“季後賽詹”的攻框呈現。可是問題在於,前者過於依賴掩護人的投籃牽制力,不過你不能場場指望著布拉德利以50%的投籃命中扔進6記三分球;至於後者,詹姆斯當然有能力在某個夜晚交出這樣的表現,可是在一輪對位排布更加嚴謹,防守策略更加剋制的系列賽中,想要持續地衝擊,摧毀快船的鋒線群,也並不是一件現實的事情。說白了,詹姆斯攻框突破流的打法只有在極致空間的加持下,才能開發出最大的價值。

濃眉固然是湖人對位上的絕對優勢,可一方面在於內線球員進攻發起的侷限性,一方面在於快船鋒線包夾,輪轉的機動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其進攻威脅。而快船的進攻武器顯然更加豐富,保羅-喬治的單擋之後的搶投三分;路威+哈雷爾的王牌擋拆拆解其大中鋒蹲坑的防守策略。萊昂納德/保羅-喬治的無差別單打能夠覆蓋48分鐘,持續性地造成殺傷,特別是在銜接段湖人鋒線體型偏矮的情況下,很容易被其找到防守端的弱點,給予針對。

在大莫里斯到來後,雖然湖人也在有意地打磨自己的小陣容,在無論是在空間環境上,還是進攻端的豐富程度,均難以匹配快船。當然,湖人的小陣容防守端更加均衡,可問題在於小陣容的排布目的就是為了最大程度上開發進攻潛力,防守上瑕點是能夠用一些策略部署來掩蓋的,比如用聯防來限制其攻框威脅。其實從雙方此前的兩次交手中能夠看出,快船都是先輸後贏,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了小陣容的機動性,進攻全面來實現反超。至於湖人的小陣容打磨,終究還是欠缺了一塊拼圖。

總的來說,快船有足夠的進攻資源來拆解湖人的各種防守策略,可受限於打法限制,及其進攻發起的單一,湖人很難給其造成持續,精準的殺傷。

湖人,紅隊,快船,可能陷入了一場迷局!

理論上的完美球隊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即便是昔日的金州王朝也要飽受替補席羸弱的困擾。所以對於湖人,紅隊,快船來說,他們要做的並不是一昧的補強引援,而是在最大化自己的優勢的基礎上,儘量掩蓋其短板。可問題在於,總是會有兩支球隊在西部半決賽相遇,戰績相對穩定的湖人,快船並沒有太大的選擇權,而狀態飄忽不定的紅隊,到底會落到一個怎樣的排名,似乎才是這場迷局的關鍵。

湖人,紅隊,快船,可能陷入了一場迷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