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問方方:怨婦不能稱為作家


十問方方:怨婦不能稱為作家

日記是隱私,是不能隨便公開發表的,請各平臺作為編輯,要為社會負責,及時清理一下方方日記。

讓她歇歇,整理一下思路,找到作家應有的擔當。

下邊是一網友對作家方方的疑問,我認為問的很好,分享:


湖北終於迎來確診、疑似清零,阻擊病毒顯露曙光,疫情結束可期。

作家方方說過讓時間證明一切,時間過去兩個月,疫情清零臨近,日記應該可以封筆了,子彈已經飛了一會。

對作家方方的日記,支持與反對的兩大陣營,關注角度,關注焦點,理解詮釋不同,相持不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正常,這事本身沒有絕對的對錯,觀點相佐而已,看法不同而已,再爭再吵也分不出是非曲直,只會陷入死循環。

子彈還在飛,回頭看看時間證明了什麼,大家獨立思考,不爭論。

一、疫情突如其來,氣勢洶洶,作家職責或謳歌先進英雄,或搖旗吶喊助威,或鞭撻時弊振臂,從而促進防阻工作,添磚加瓦,不添堵,不增亂,贏得抗疫勝利,日記起到該起的作用了嗎。

二、製造矛盾,撕裂社會,分化群體,對立雙方,效果達到,兩邊陣營近乎水火不容,且樂此不疲,誰也不服誰,誰也說服不了誰,這是日記的初心和目的嗎,即日記願意看到這樣的結局嗎。

三、力挺者多,反對者眾,但要求反對者包容寬宏,不能封殺多種聲音,任日記膨脹,常理是不能雙標,那麼日記又寬容了什麼。

四、縱使反對聲浪此起彼伏,但日記不反思考量,毫無觸動,一條路黑到底,雖然支持者也多,但現實存在著的另一半反對陣營,他們的人心可以被這樣漠視嗎。

五、日記的觀點,不言自喻,晦澀、喪氣、陰暗為主調,但以民間視覺,悲天憫人,感同身受為切入點,包裝成高大上,包裝得清新脫俗,儼然正能量角色,搶佔道德制高點,這與既想當婊子,又想立貞節牌坊有何區別。

六、微博被封殺,轉而尋求美國二湘,日記非要公之於眾,不然決不罷休,最終起到親者痛,仇者快的作用,而西方罔顧事實,惡意攻擊,執意抹黑我國,是否有裡應外合,神之助攻之嫌。

七、胡錫進總編在論方方日記現象說,每一個時期和圍繞每一件大事都會有一些個人的情緒和感受能夠引起共鳴,作家們就是發現、放大這種共鳴的高手。

光明是今日中國的主色調,甚至也是這次抗疫中的主色調,人們越來越會看清楚這一點。我的主張是,把“方方日記現象”也納入進來,讓它成為這個時代旋律的一個音符。

說來說去,說了那麼多,胡總最後結論是光明才是主色調,日記只是一個音符,作家方方認同嗎。

八、勝利與結束之糾結,以過程的悲愴為判斷標準,那麼南京大屠殺慘絕人寰,過程之悲壯慘烈,但最終結果,抗日戰爭我們是勝利了還是結束了,作家方方如何落筆。

九、日記中喊得最多的,也是最強烈的,就是疫情出現後處置的諸多問題,予以遣責,要求追責,點贊,按照規範做法,應疏理相關事實及線索,實名向紀委監委等職能部門舉報,作家方方行動了嗎,舉報了嗎。

十、日記寫到洪山交管局“派了”警官送作家方方侄女去機場,後又改口是警官私人關係送去,把逆行英雄醫護人員稱為“勞務大軍”,就這樣的文字表達,配得上作家的稱謂嗎。

或許,我們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