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刺4000億”“建設雙300”,達州這不是空喊口號

“衝刺4000億”“建設雙300”,達州未來將這麼幹。

經濟總量到2025年“衝刺4000億”、城市規模到2035年“建成雙300”,達州有基礎、有條件,但絕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市委四屆八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經濟總量“衝刺4000億”城市規模“建設雙300”加快實現“兩個定位”奮力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的若干重大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八大戰略路徑40條重大舉措,科學系統地回答了幹部群眾普遍關注的“怎麼幹”問題。

“衝刺4000億”“建設雙300”,達州這不是空喊口號

塔沱溼地公園

經濟規模總量如何“衝刺4000億”?

全會指出,要牢牢抓好產業支撐,按照“統籌推進、抓大圖強、量質並舉、超常突破”思路,發揮比較優勢,加快培育旗艦型大企業、建設引領型大園區、推進支撐性大項目、開展立體型大招商、形成支柱型大產業,著力構建起經濟總量“衝刺4000億”的強勁支撐。

《措施》明確,採取“掛包幫扶、項目推動、鼓勵創新、併購重組、培育上市”等舉措,重點培育一批科技領先、品牌領銜、產值領航的“旗艦型”企業;發揮工業發展資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幫助企業發展壯大,確保到2025年,達州企業總量突破6萬戶,其中“四上一新”企業突破3000戶。

“衝刺4000億”“建設雙300”,達州這不是空喊口號

梨樹坪溼地公園

同時,加快達州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步伐,聯動中國(普光)鋰鉀綜合開發產業園、中國(普光)微玻纖新材料產業園、川渝合作示範園、第二工業園區、西南職教園、達州建築產業園、秦巴物流園、四川體育產業園等,構建“一區多園”格局,確保到2025年,全市各大產業園區入駐企業突破3000戶,主營業務收入突破7000億元。

《措施》提出,要圍繞“兩個定位”“‘6+3’重點產業集群”“建設秦巴地區商貿服務型綜合物流樞紐”“達萬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重點部署,謀劃、儲備、建設一批事關達州長遠發展、支撐引領作用巨大的重大項目。深化“牽頭領導主抓、落地單位主責、行業部門主談、要素部門保障、經合部門統籌”五位一體的重大產業項目招商推進機制,緊盯“三類500強”企業,圍繞鋰鉀資源綜合開發、天然氣全產業鏈、新材料等集中攻堅,

確保到2025年,引進“三類500強”企業投資項目突破70個,100億級重大產業項目突破5個,5億元及以上製造業項目突破200個,20億元及以上非製造業項目突破100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突破1300億元。

《措施》還就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總部經濟,做大做強國有資本,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夯實縣域經濟支撐,實施品牌強市戰略等明晰了路徑,提出了明確要求。

“衝刺4000億”“建設雙300”,達州這不是空喊口號

達州市農產品集中加工區

工業發展方面,《措施》提出,要打造全國天然氣綜合開發利用示範區、鋰鉀綜合開發利用示範區、先進材料產業基地、新興智能終端電子產品製造基地、綠色智能製造基地、秦巴山區農產品加工示範基地和中醫藥現代產業示範基地。其中,能源化工產業、先進材料產業、智能終端電子產業和農產品加工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在2025年要突破1000億元,智能製造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要突破2500億元。鋰鉀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500億元。

服務業發展方面,《措施》提出,要建設川渝陝結合部現代服務中心,建設區域金融中心、教育中心、醫療中心、文旅中心,確保到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2000億元、金融業增加值突破200億元、文旅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

“衝刺4000億”“建設雙300”,達州這不是空喊口號

開江縣黃金花海

農業農村發展方面,《措施》提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四川新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建設川渝陝結合部鄉村振興示範區。

《措施》要求,堅持內外連通聯動,建設四川東出北上綜合交通樞紐、秦巴地區綜合物流樞紐,建設開放合作大平臺,主動融入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將達州真正打造成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同時,堅持創新驅動引領發展,聚合創新要素資源,打造創新創業平臺,加快建設川渝陝結合部科技創新高地。

城市規模怎樣“建成雙300”?

全會指出,要牢牢抓好空間拓展,按照“強市活區、通道連城、產城融合、功能優化、組團聯動”思路,以中心城區為核心,以大竹縣城、宣漢縣城、開江縣城、第二工業園區為支撐,

統攬城市交通、產業、物流、商貿佈局,構建形成“中心城區+衛星城”為一體的半小時都市圈;依託高鐵和機場,高起點審視城市空間規劃,優化產業佈局,構建主城區和高新區、第二工業園區、亭子生態居住區為主的“一中心三組團”城市空間格局。

“衝刺4000億”“建設雙300”,達州這不是空喊口號

北外江灣城

《措施》明確,要堅持“南拓、北聯、西跨、東進”城市發展戰略,依託正在建設的達宣、達開和規劃建設的達竹、達石四條快速通道,連接宣漢、開江、大竹縣城和第二工業園區,形成以中心城區為核心,輻射宣漢、開江、大竹縣城的半小時都市圈。

城市南向以達州新機場、高鐵站為核心,形成空鐵產業新城;

城市北向將宣漢靠近主城區部分鄉鎮納入中心城區統一規劃,縱深聯結宣漢縣城;

城市西向加快第二工業園區和石梯、石橋等城鎮配套建設,迅速形成產城融合新城。

城市東向向亭子方向延伸,規劃建設亭子生態宜居新城。總體形成“一中心三組團”(“一中心”為主城區,“三組團”為空鐵產業新城、第二工業園區產城融合新城、亭子生態宜居新城)的“雙300”城市空間格局,確保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到2025年突破200平方公里、2035年突破300平方公里。

“衝刺4000億”“建設雙300”,達州這不是空喊口號

西外蓮花湖片區

在聚集城市人口方面,《措施》提出,要緊抓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契機,以“招引人才、聚集人口、提升人氣”為主線,加快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功能,培育壯大主導產業,打造創業就業平臺,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增強城市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吸引周邊市(區)人口來達州定居、創業就業。大力實施“人才新政十條”,推動更多的高層次、高學歷、高技能型人才落戶並長期定居達州。

“衝刺4000億”“建設雙300”,達州這不是空喊口號

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景區桑樹坪

落實達州市促進返鄉下鄉創業各項政策,吸引更多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制定流動人口入城落戶優惠政策,吸引流動人口長期定居達州。建立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推動在城市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促進中心城區人口加快集聚,

確保中心城區人口到2025年突破200萬人、2035年突破300萬人。

《措施》就提升城市品質、優化城市治理等明確了任務、落實了責任,要求以“四城同創”引領城市發展,做強城市功能、做優城市服務、做綠城市生態,打造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品質城市。

為確保“衝刺4000億”、“建成雙300”目標如期實現,《措施》還專門就創優政策環境、構建有力保障等提出了具體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