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山料》

前面給大家介籠統地講了籽料,今天再講一講山料。

和田玉的山料又稱“山玉”或“碴子玉”,是從山上軟玉原生礦中直接開採的。它的外形特點相比籽料而言往往呈不規則稜角狀,而且塊度較大,大的甚至可以重達幾噸至幾十噸。山料的質量一般不如籽料好,油性略差。但也有例外比如九五于田剛板料油潤和白度俱佳。由於玉礦的開採難度極大,玉石和岩石是穿插生長在一起的,開採時必須用炸藥去掉大量包裹在玉石周圍堅硬的岩石,所以,很多山料有綹裂現象。

《和田玉.山料》

和田玉原指新疆和田地區所產的玉石。但近年因為玉石資源逐漸枯竭,所以呢只要礦物成分達到標準均劃為和田玉。不過老的發燒友還是能區分出真正的和田玉的。這樣一來,青海玉,俄羅斯白玉等俱加入了和田玉家族。

和田玉,包括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黃玉,糖玉,墨玉,青花等多種軟玉系列。和田玉的名稱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戰國時稱它為“禺氏之玉”,秦代也稱為“崑山之玉”

說到和田玉山料就不能不說且未,且未是新疆南彊的一個縣,位於塔格拉瑪幹沙漠南緣,歷史上是和田玉山料的一個著名出產地,素有“和田之玉,且末為上”之說。因產出的玉料色白,質潤而聞名。除籽料外,現在市場上大部分的和田玉都出自且未,好的山料礦時常集中在海拔4000一5000米的雪線附近,開採難度大,每年只有幾個月可上山採礦因此好料十分昂貴而且極少流入市場一出礦就被香港或內地的富商收走或加工或收藏。流入市場的都為加工好的商品。

歷史上最大的青白玉山子“大禹治水”即為和田玉。玉料出山石據說有八噸重,歷經三年從新疆運至北京,工程浩大,費時費工由揚州技師歷六年時間琢成,耗銀萬餘兩總工程量達15萬個工作日。是一件無與倫比的藝術珍品和國之瑰寶。

《和田玉.山料》

圖中為白玉高山仰止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