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裡當年事 再憶谷公情

電視劇《谷文昌》昨晚迎來第30集大結局,該劇在我市引起強烈反響。漳州有一群特殊的“追劇族”,他們深情談起劇中事—

劇裡當年事 再憶谷公情

電視劇《谷文昌》劇照

銅缽村“兵災”家屬後人賴添泉:

“敵偽”改“兵災” 日子有盼頭

“30多年後,分別已久的親人終於團圓了,爺爺最後也得以魂歸故土。”看著今年101歲的奶奶陳銅山,賴添泉回憶起往事,止不住眼中的淚水。

連日來,電視劇《谷文昌》正在熒幕上熱播。當看到國民黨兵在“寡婦村”抓壯丁一幕時,賴添泉和家人觸景生情。“1950年5月12日晚上,他們從家中帶走了我的爺爺。”賴添泉說,只留下奶奶和僅有10歲的孩子相依為命。為了維持生計,奶奶只好外出打苦工,一個人撐起了整個家。“從那晚起,爺爺就音信全無。”賴添泉說,可奶奶始終等待著丈夫回家,沒有再嫁。

雖然生活困苦,陳銅山還能堅持,但扣在她頭上的“帽子”,令日子更加雪上加霜。在當時,親人在臺灣為國民黨效力,她們便是不折不扣的“敵偽家屬”。“不僅領不了救濟金,還會受到旁人的歧視。”賴添泉說,多虧了谷書記為他們發聲,將“敵偽家屬”改成了“兵災家屬”,好日子才有了盼頭。

1984年的一天,奶奶家門口突然出現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離開時正當壯年,重逢卻已到花甲之年。”賴添泉說,千言萬語竟說不出一句,兩位老人只能相看淚滿面。“晚年生活裡,他們享受著兒孫承歡膝下,日子也越過越好。”賴添泉說。

⊙殷琪

決心建海堤 造福數十載

連日來,已年逾七旬的陳炳文總要準時守在電視機前觀看電視劇《谷文昌》。上世紀60年代初,他作為一名年輕工人參與了南門海堤建設。因此在電視屏幕上看到谷文昌老書記那熟悉的身影,他總會在心中泛起陣陣波瀾。

在陳炳文的記憶裡,上世紀50年代前,大海總是侵擾沿海居民。1960年6月9日,12級強颱風正面襲擊了東山島,巨浪咆哮著衝上防沙堤,越過民居。“谷文昌老書記冒著傾盆大雨,檢查受災最嚴重的地段。”陳炳文說,當時谷書記就下定決心建造海堤,造福東山人民。

陳炳文說,谷書記在召開南門海堤建設工作會議時,曾動員大家道:“我們不僅要有造林綠化擋住風沙,更要有‘泰山石敢當’的勇氣擋住狂風巨浪。”在他的號召下,東山掀起了一場全民參與建設南門海堤的運動。大家爭分奪秒,在第二年(1963年)颱風季節來臨前,按質按量完成了南門海堤主體工程的建設。

如今,漫步在風光旖旎的南門灣畔,波光粼粼,白帆點點。撫今追昔,在這裡彷彿還能看到谷書記的身影。“南門海堤堅守了57年,用它厚實的身軀,阻擋了一次次颱風的襲擊和巨浪的侵蝕,勇敢地保護著東山人民。”陳炳文感慨地說。

⊙殷琪

谷文昌身邊工作人員朱子周:

寧願“太保守” 一心為人民

“在過去,一下雨就種樹,是東山人民的習慣。”3月12日,植樹節當天,93歲的朱子周老人感慨著追憶起往事。

剛參加工作沒多久,朱子周就被安排到谷文昌老書記身邊,從事文字兼“閩南語翻譯”的工作,一干就是十四年。令老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谷文昌老書記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以前,有不少人都說老書記‘太保守’,其實,他是時時刻刻把人民放在心上,真心實意考慮人民的利益,因而在工作中便多了一分腳踏實地。”朱子週迴憶說,有一年,谷書記帶著幹部到外地參觀學習水稻種植技術,谷文昌撥開重重稻子,搖了搖頭,擔憂地道:“種得密密麻麻,將來群眾吃什麼啊。”回到東山後,谷文昌先開闢了一小塊“試驗田”,嘗試引進新技術。

“不管外面是什麼趨勢,在沒有成功之前,他不會大面積推廣,他總是一心一意為人民著想。”朱子周說。

在生活上,谷文昌也時常關心、愛護著身邊的工作人員。“有時候寫材料加班到深夜,谷書記總會帶來蒸饅頭給我充飢。”朱子周感動地說。

“他是一個很值得敬重的人,能長期與他共事,受到他的鼓舞和鞭策,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朱子周說。 ⊙殷琪

東山山口村老黨員林嬌美:

贈送土喇叭 鼓勁治“沙虎”

家在山口村的八旬老人林嬌美,一說起谷文昌,兩眼閃出了淚花。

她回憶說,山口村過去是聞名的“乞丐村”。電視劇《谷文昌》中的“沙虎”為害,田屋被埋、作物絕收、村民被迫外出當乞丐等慘景,就是當年的真實反映。為了制服“沙虎”,造福人民,谷文昌嘔心瀝血。在1958年至1962年大造林的日子裡,她經常看到谷書記來到村外的荒沙灘上,白天帶著林業技術員、大隊幹部在荒灘規劃、部署造林,甚至身先士卒參與種植,有困難當場解決;晚上他又召開會議通報情況,處理出現問題。

也在那時,谷書記送給了林嬌美一把長50多釐米的土喇叭筒,希望她加強造林宣傳,科普科學植樹的重要性,及時表揚好人好事。從此她隨身帶著這一支土喇叭筒,造林到哪裡,廣播就到那裡,發揮好鼓勁加油的重要作用。正是幹群們齊心協力,山口村完成造林植樹達4500多畝,與國有赤山林場相連,形成的綠色屏障鎮住了“沙虎”,保護了農田和村莊。如今,昔日的“乞丐村”早已變成東海綠洲“幸福村”。

“電視劇《谷文昌》追憶了谷公先進事蹟,是對黨員幹部和青少年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好教材。作為一名老黨員,我將把谷公的好故事講述下去。”林嬌美說。

⊙謝漢傑

本文來源:閩南日報2020年3年17日 星期二 第2版 綜合新聞版塊

版權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公眾號聯繫(0596-2595655),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